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特别是一种具有滤芯排空装置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净水器中的滤芯在自来水或泵的工作压力下长期处于满水高压状态。当需要更换滤芯时,通常直接断水断电,然后强行拆下滤芯并进行更换。由于断水断电并不会有效降低滤芯内部的压强,因此此时拆下滤芯一般需要借助专用工具,或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克服压力拆卸滤芯,操作较繁琐。此外,当滤芯断水断电后,滤芯内部仍然留存有部分余水,直接拧开滤芯时会有大量余水溢出,容易影响其他用电零部件,严重时甚至损坏电控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滤芯排空装置的净水器,用户在更换滤芯前可先自动排空滤芯中的余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滤芯排空装置的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原水系统1、滤芯模块和净水龙头9,所述滤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置滤芯4和膜滤芯6,膜滤芯6具有浓水端和净水端,所述净水端与净水龙头9连接,所述浓水端与净水器的浓水排水口10连接;其中,在原水系统1与前置滤芯4之间设有排空控制阀3,前置滤芯4与膜滤芯6之间设有电控泵5;所述净水器还包括与电控泵5连接的电控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对于单向管路或部件,根据水流方向将朝向原水系统的方向描述为“上游”,将朝向净水龙头的方向描述为“下游”。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后置活性炭滤芯11能够进一步改善出水口感。
优选地,原水系统1与排空控制阀3之间设有保护过滤装置2。所述保护过滤装置2可以是过滤网,用于过滤原水中的大颗粒物,起到保护下游组件的用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浓水端与浓水排水口10之间设有浓水电磁阀7。
优选地,所述净水端与净水龙头9之间设有单向阀8。
在本实用新型中,原水系统1可以是自来水进水端或自来水水箱。
在本实用新型中,排空控制阀3是机械阀或电控阀,允许用户手动操作关闭,或通过电控装置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装置还与浓水电磁阀7连接。当排空控制阀3选用电控阀时,该电控装置也与排空控制阀3连接,起到启停控制的作用。
电控装置及其连接构成净水器的电控系统,通常用于控制净水系统中各用电部件的开关,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掌握的知识,所述用电部件例如相连的主控制板和显示屏,所述主控制板分别与排空控制阀3、电控泵5和浓水电磁阀7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控系统可优选地集合在主控制板中,通过一个单独的“换芯排空”按键实现一键控制。当需要拆卸或更换芯时,按下“换芯排空”键,此时排空控制阀3受电控装置控制而关闭,切断原水系统,净水器的其余部件继续正常运行一定时间,电控装置控制电控泵5继续抽吸一段时间,确保前置滤芯4和膜滤芯6中的水全部由浓水排水口10排出,后置活性炭滤芯11中的水在电控泵5的继续作业下全部进入净水箱12,再停止电控泵5并待机,直到再次按下“换芯排空”键,系统恢复动作,以达到换芯排空效果。经过排空后,净水器的各个滤芯处于空载、低压状态,因此较易拧开,且避免更换过程中溢水,保证各用电器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原水系统;2、保护过滤装置;3、排空控制阀;4、前置滤芯;5、电控泵;6、膜滤芯;7、浓水电磁阀;8、单向阀;9、净水龙头;10、浓水排水口;11、后置活性炭滤芯;12、净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非限制性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净水器,包括依序连接安装的自来水端口(作为原水系统1)、保护过滤装置2、排空控制阀3、前置滤芯4、电控泵5和膜滤芯6。
设置在前置滤芯4与膜滤芯6之间的电控泵5一方面能够向膜滤芯提供稳定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作为净水器的排空装置的构建之一。
膜滤芯6的浓水出口通过浓水管道连接浓水电磁阀7,净水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后置活性炭滤芯11和单向阀8,然后接入净水龙头9。
单向阀8设置在膜滤芯6的净水出水口,防止净水端的水倒流至膜滤芯6。
净水箱12设置在单向阀8的出水口,使得换芯时净水能进入净水箱,另一方面作为净水器排空系统的构件之一。
排空控制阀3、电控泵5和浓水电磁阀7分别与电控装置连接,受电控装置控制。
在更换滤芯之前,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钮通过电控装置关闭滤芯排空控制阀3,排空控制阀3切断水路,净水器在原水停止输送的状态下继续运行在制水状态,电控泵5持续运作抽吸,使得滤芯中的浓水全部由浓水排水口10排出,净水因电控泵5的持续工作全部进入净水箱12。
此时,净水器内基本没有余水,系统处于低压状态,用户无需断水断电,也无需工具即可拧开滤芯进行更换,也不会造成溢水现象,保护其他用电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结构简单、易于构造,能够有效减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