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0796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微波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微波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了使得污水达到排放要求而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处理一般包括有两种处理方式,其分别为化学处理以及物理处理。化学处理方式是将污水装在污水池内,然后在污水池中加入污水处理药剂,污水处理药剂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物理处理,即采用过滤方式将污水中的颗粒物杂质去除,使得水质达标后再进行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化学处理是在污水池内进行反应的,该反应操作从微观角度而言,其粒子采用扩散方式均匀分布到污水池中,这种反应方式不仅反应时间较长,而且,反应效果较差。

那么,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污水化学处理的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时间,并且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为架体结构;

内置处理管路,所述内置处理管路于同一平面内采用S形迂回设置、并形成有一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处理单元于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设置、并形成有污水处理主体,于所述污水处理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水口,于所述污水处理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污水处理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

外置处理管路,所述外置处理管路包括有用于污水输入的入水管以及用于处理后污水输出的输出管,所述入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输出管与所述排水口连接,于所述入水管上并联有用于给药的给药管路;

微波处理组件,所述微波处理组件包括有微波发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微波发生器信号连接,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并与所述内置处理管路相对设置、用于对所述内置处理管路发出微波。

优选地,所述微波发生器包括有多个,以两个所述微波发生器为一组,各层所述处理单元均设置有一组所述微波发生器,同组内的两个所述微波发生器分设于所述处理单元的两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水口上。

优选地,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优选地,于所述给药管路上设置有一个管道泵。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将化学处理药剂与污水同时输入到内置处理管路进行混合,内置处理管路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污水的流通长度,增加污水与化学处理药剂之间的反应时间。基于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微波处理组件,可以对内置处理管路提供连续性微波能量,通过调整微波功率密度、控制微波照射时间,可以加快污水与化学处理药剂之间的反应速度,达到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快速降解、转化,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管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污水处理系统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装置主体1、内置处理管路2、入水管3、输出管4、给药管路5、微波发生器6、控制器7、管道泵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管路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污水处理系统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将污水以及化学处理药剂进行混合,并利用微波加速药剂在污水中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系统包括:

1、装置主体,装置主体1为架体结构,装置主体1由金属管材焊接而成,金属制成的装置主体1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金属框架结构的装置主体1,其整体质量较高,能够降低整个系统的重心,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内置处理管路,内置处理管路2于同一平面内采用S形迂回设置、并形成有一个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包括有多个,全部的处理单元于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设置、并形成有污水处理主体,于污水处理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水口,于污水处理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污水处理主体设置于装置主体1内。污水处理主体由内置处理管路2连接而成,其底部设置进水口、顶部设置排水口,内置处理管路2采用分层结构设计,每一层的处理单元采用S形结构,处理单元设置多层,每一层相互连接,这样污水自底部的进水口进入,依次流过各层的处理单元后,自顶部的排水口排出。在该结构设计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在装置主体1内最大程度地布设管路,延长污水的流通长度。

3、外置处理管路,外置处理管路包括有用于污水输入的入水管3以及用于处理后污水输出的输出管4,入水管3与进水口连接,输出管4与排水口连接,于入水管3上并联有用于给药的给药管路5。入水管3与给药管路5并联,可以使得污水以及化学处理药剂共同进入到内置处理管路2中。

4、微波处理组件,微波处理组件包括有微波发生器6以及控制器7,控制器7设置于装置主体1上,控制器7与微波发生器6信号连接,微波发生器6设置于装置主体1内并与内置处理管路2相对设置、用于对内置处理管路2发出微波。微波处理组件中设置的微波发生器6采用传统的小型微波发生器6,其能够对外发射微波。微波发生器6可以是一种晶体管,大功率则是电子管。微波能量是由微波发生器6产生的,微波发生器6包括微波管和微波管电源两个部分。其中微波管电源(简称电源或微波源)的作用是把常用的交流电能变成直流电能,为微波管的工作创造条件。微波管是微波发生器6的核心,它将直流电能转变成微波能可提供稳定的连续波微波功率。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将化学处理药剂与污水同时输入到内置处理管路2进行混合,内置处理管路2的特殊结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污水的流通长度,增加污水与化学处理药剂之间的反应时间。基于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微波处理组件,可以对内置处理管路2提供连续性微波能量,通过调整微波功率密度、控制微波照射时间,可以加快污水与化学处理药剂之间的反应速度,达到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快速降解、转化,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波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中污染物在化学处理试剂与微波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催化、物理化学反应,转化成不可溶物质或气体从水中分离,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微波及化学处理试剂的共同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之后与化学处理试剂结合生成速沉絮体物。其中,金属离子可直接与化学处理试剂结合生成速沉絮体物沉淀;氨氮转化为氨气逸出;水中磷转化为不可溶解磷酸盐沉淀。

具体地,微波发生器6包括有多个,以两个微波发生器6为一组,各层处理单元均设置有一组微波发生器6,同组内的两个微波发生器6分设于处理单元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进水口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污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精度。

为了便于系统的移动,于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具体地,于给药管路5上设置有一个管道泵8,通过管道泵8将化学处理药剂泵入到给药管路5上,可以保证化学处理药剂充分地混入到内置处理管路2内进行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