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277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及其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没有水生命就不存在。随着世界人口不断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的逐年增加。地球上水的总量不少,但能供人类利用的水量却不多,仅占总水量的0.0092%。对于我国来说是属于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因此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充分利用各种水就显得更加重要。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洁净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合理利用现有水源,保护现有水源不受污染,治理生活和工业废水以及污水回用,不仅是我国城乡面临的当务之急,而且是当今世界性问题。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加上我国过去过多地把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放在工业污水污染防治上,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防治相对滞后。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又跟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致使城市生活污水成为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如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机关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物含量主要是有机物,如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糖类、矿物油等,其中cod(化学需氧量)、bod(生物需氧量)、tkn(凯氏氮)、tn(总氮)、tp(总磷)也较高。生活污水经一级物理处理、二级生化处理后cod、bod、tkn、nh3-n等大幅度降低,但tn、tp仍较高,排入水体后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赤潮和水华。藻类生物原生质的组成是c106h263n16p,可知水中含少量的氮、磷就能促使藻类大量生长,而当藻类代谢大量死亡时,就使水域水体腐败发臭水质恶化。

目前,城市废水处理通常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法,将城市废水中所含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加以分离去除或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系统称为城市废水无害化处理系统,在处理深度上分为一、二、三级处理。由格栅、沉沙池和沉淀池等处理设备组成的物理处理系统,可去除废水中的可沉杂质,称为城市废水一级处理,一级处理出水中,还含有较多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不能直接排放;以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等生物处理技术为主体的二级处理,可大幅度地去除废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bod去除率达85%~95%,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15~30mg/l;废水无害化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主要处理由沉淀池排出的沉淀污泥和从生物处理系统排出的生物污泥。城市废水一级处理较为简单,有较大的局限性,一般只作为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以减轻二级处理负荷,保证二级处理系统正常工作。目前,城市废水二级处理系统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活性污泥法,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该方法主要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而呈悬浮状态,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反应。随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中沉下来和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净化水。沉淀池中的污泥大部分回流,称为回流污泥,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引起微生物的增殖,增殖的微生物量通常从沉淀池中排除,以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这部分污泥叫剩余污泥。活性污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聚和沉降性能,以使活性污泥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出水。

由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因此在建设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治理技术与资金问题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瓶颈”。归纳起来,目前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研究和应用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往往基建费、运行费高,能耗大,管理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2)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对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要求较高,传统的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多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往往需要将多个厌氧和好氧反应池串联,形成多级反应池,通过增加内循环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这势必增加基建投资的费用及能耗,并且使运行管理较为复杂;(3)目前城市污水的处理多以集中处理为主,庞大的污水收集系统的投资远远超过污水处理厂本身的投资,因此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从污水再生回用的角度来说不一定是唯一可取的方案。

因此,如何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朝着低能耗、高效率、少剩余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回用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目前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要求污水处理不应仅仅满足单一的水质改善,同时也需要一并考虑污水及所含污染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问题,且所采用的技术必须以低能耗和少资源损耗为前提。

生物膜法在污水生物处理的发展和应用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物膜法主要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主要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化一般直接来自大气。生物膜法处理系统适用于处理中小规模的城市废水,采用的处理构筑物有高负荷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生物滤池在我国南方更为适用。随着新型填料的开发和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起来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在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由于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产泥量低、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行管理等优点,在处理中极具竞争力;但膜处理存在的极大问题是需要定时更换膜组件,否则容易因为膜组件表面的附着物而使得膜组件破裂。

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但对于生活污水来说,其有机成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蛋白质(40%-60%),碳水化合物(25%-50%)和油脂(10%),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尿素。生物膜法依靠固定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膜来降解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细胞几乎能在水环境中的任何适宜的载体表面牢固地附着、生长和繁殖,由细胞内向外伸展的胞外多聚物使微生物细胞形成纤维状的缠结结构,因此生物膜通常具有孔状结构,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生物膜附着在载体的表面,是高度亲水的物质,在污水不断流动的条件下,其外侧总是存在着一层附着水层。生物膜又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质,在膜的表面上和这一深度的内部生长繁殖着大量的微生物及微型动物,形成由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生物膜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和其他一些肉眼可见的生物群落组成。其中细菌一般有:假单苞菌属、芽苞菌属、产碱杆菌属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原生动物多为钟虫、独缩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后生动物只有在溶解氧非常充足的条件下才出现,且主要为线虫。污水在流过载体表面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并通过氧向生物膜内部扩散,在膜中发生生物氧化等作用,从而完成对有机物的降解。生物膜表层生长的是好氧和兼氧微生物,而在生物膜的内层微生物则往往处于厌氧状态,当生物膜逐渐增厚,厌氧层的厚度超过好氧层时,会导致生物膜的脱落,而新的生物膜又会在载体表面重新生成,通过生物膜的周期更新,以维持生物膜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生物膜法通过将微生物细胞固定于反应器内的载体上,实现了微生物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载体填料的存在,对水流起到强制紊动的作用,同时可促进水中污染物质与微生物细胞的充分接触,从实质上强化了传质过程。生物膜法克服了活性污泥法中易出现的污泥膨胀和污泥上浮等问题,在许多情况下不仅能代替活性污泥法用于城市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而且还具有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强、更为经济节能、具有一定的硝化反硝化功能、可实现封闭运转防止臭味等优点。

通过人工强化作用将生物膜引入到污水处理反应器中,便形成了生物膜反应器。近年来,生物膜反应器发展迅速,由单一到复合,有好氧也有厌氧,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生物处理系统。填料是生物膜技术的核心之一,它的性能对废水处理工艺过程的效率、能耗、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均有直接关系。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主要分为了复杂物料厌氧降解阶段、厌氧生物膜法处理工艺确定、好氧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确定等几个过程。

但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缺点是:(1)设计、运行经验不足;(2)膜组件的使用寿命短,能耗大,运行费用高;(3)膜的化学清洗过程、清洗效果和自动化等尚需要优化;(4)对水力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

氧化法是目前广泛采用并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生活污水预处理方法之一。根据氧化剂的种类及反应器的类型,氧化法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等。化学氧化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由于其处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而且由于其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使用并不很多。为了达到提高处理效果,同时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人们开发了一些其他的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法设备简单、运行条件温和、氧化能力强、杀菌作用强、处理彻底,因此,在水的深度处理及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国内外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有专家预测,氧化法将成为21世纪废水处理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微波辐射可促进有机化学反应,在国外已于1986年发现和利用。近年微波已应用于化学学科的各个分支,由于微波辐射具有快速加热、快速达到反应温度、分子水平意义下的搅拌、反应收率高、产物容易分离、污染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微波工业化设备(上海微波设备厂)的出现,使得它的使用日益广泛。目前已应用于氧化反应、烷基化、酰化、酯化、细合成(药物、染料、香料等)、纳米材料、无机化学、催化剂材料及改性等。已有研究表明:(1)活性炭在微波辐射的条件下,对生活废水处理的最好条件是,微波炉功率为800w,反应时间6.5min加入入活性炭2g,处理50ml的生活废水,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量220nm处的透过率达到或超过91.1%;(2)对处理以后的生活废水,按照国家对于生活杂用水标准中的规定,在最好条件下,微波炉功率为800w,反应时间6.5min加入活性炭2g,处理50ml生活废水,可以将cod为367mg/l的原水处理为cod<50mg;(3)处理后的废水已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标准无色无味cod<50mg透过率达到或超过91.1%接近生活杂用水的标准,完全能满足冲厕和绿化的要求。本方法至今只局限于实验室小样,并未中试,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其工艺有待进一步研究。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目前现有技术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的污水处理方法都既存在优点但也存在较难以克服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极低、处理效率高且结合多种污水处理优势在一起的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及其工艺。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包括原水槽、调节槽、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再次氧化池、催化氧化池、固液分离装置、高级氧化池、固液分离装置二、兼氧池、生物氧化池和滴滤塔,所述原水槽与调节槽通过水泵连通,所述调节槽与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连通,所述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再次氧化池、催化氧化池、固液分离装置、高级氧化池、固液分离装置二、兼氧池、生物氧化池和滴滤塔依次连通,所述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包括多相耦合电化学包括罐体和催化填料,所述催化填料设在罐体内;所述再次氧化池为再次氧化池体和底部设有的曝气管,所述催化氧化池包括催化氧化池体;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曝气管和生物膜组件,所述生物膜组件设在装置本体内,所述曝气管设在装置本体底部;所述高级氧化池为高级氧化池体和底部设有的曝气管,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二结构与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兼氧池包括兼氧池体和曝气管二,所述曝气管设在兼氧池体底部,所述生物氧化池包括生物氧化池体、生物填料层和曝气管,所述生物填料层设在生物氧化池体中,所述滴滤塔包括滴滤塔本体、喷淋管、填料层和出水管,所述喷淋管设在滴滤塔本体上部,所述填料层设在滴滤塔本体内部,所述出水管设在滴滤塔本体下部且与滴滤塔本体联通。

作为优选,所述催化填料为二价铁氧化物或铜、镍、锰、铂、钌、铌、钯制成的贵金属及其氧化物。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层113内为石英砂填料和活性炭填料。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关于其具体污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原水槽内的原水经过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水泵泵入调节槽;

步骤二:将调节槽2内原水进行酸化处理,加入2%的hcl和2%的h2o2,将调节槽2的原水ph调节至3-3.5;

步骤三:将调节槽内进行酸化后的污水加2‰h2o2泵入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加1.5‰h2o,通入再次氧化后加0.5‰h2o,通入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后的含絮凝物的污水进入再次氧化池停留1-2h并加入5‰的h2o2,充分利用污水中多余的二价铁氧化物或铜、镍、锰、铂、钌、铌、钯制成的贵金离子进一步的将污水内的有机物进一步催化;

步骤四:将再次氧化池4内的污水通过水泵泵入所述催化氧化池包括催化氧化池体进行两次催化氧化;

步骤五:将催化氧化池体内的污水通过水泵泵入固液分离装置中,通过曝气管的曝气并将污水通过生物膜组件进而实现固液分离;

步骤六:将经过过滤后的污水排入高级氧化池7,对高级氧化池内的污水曝气和催化氧化处理;

步骤八:将经过高级氧化罐后的污水再一次排入固液分离装置二进行固液分离处理;

步骤九:将经过固液分离装置二后的污水排入兼氧池进行兼氧处理;

步骤十:对经过兼氧处理后的污水泵入生物氧化池内并停留至少24小时并通过生物填料层1和曝气管对污水进行曝气和生物氧化处理;

步骤十:最后将经过曝气和生物氧化处理的污水送入滴滤塔,通过填料层对污水进行过滤。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优势在于设备采用大多为常用设备,整个系统的建造成本低,不需要采购国外的一些内含技术诀窍的高价污水处理设备,同时还可以直接以旧的生产型企业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在原水酸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多相耦合电化学的技术,将原水在初步处理时,就做好了充分的催化氧化絮凝,并且整套系统中的能耗基本就集中在了水泵、供气方面,而从整套系统中也可以看出,整套系统中水泵、供气所占比例极低,能耗也极低;基本可以达到每吨水处理在两毛左右,极大的提高了本系统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污水系统的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污水系统的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污水系统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污水系统的生物氧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生活垃圾污水系统的滴滤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原水槽,2、调节槽,3、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31、罐体,32、催化填料,4、再次氧化池,5、催化氧化池,51、催化氧化池体,6、固液分离装置,61、装置本体,62、曝气管,63、生物膜组件,7、高级氧化池,71、高级氧化池本体,72、曝气管,8、固液分离装置二,81、装置本体,82、曝气管,83、生物膜组件,9、兼氧池,91、兼氧池体,92、曝气管二,10、生物氧化池,101、生物氧化池体,102、生物填料层,103、曝气管,11、滴滤塔,111、滴滤塔本体,112、喷淋管,113、填料层,114、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一种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包括原水槽1、调节槽2、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3、再次氧化池4、催化氧化池5、固液分离装置6、高级氧化池7、固液分离装置二8、兼氧池9、生物氧化池10和滴滤塔11,所述原水槽1与调节槽2通过水泵连通,所述调节槽2与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3连通,所述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3、再次氧化池4、催化氧化池5、固液分离装置6、高级氧化池7、固液分离装置二8、兼氧池9、生物氧化池10和滴滤塔11依次连通,所述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3包括多相耦合电化学包括罐体31和催化填料32,所述催化填料32设在罐体31内;所述再次氧化池4为再次氧化池体41和底部设有的曝气管42,所述催化氧化池5包括催化氧化池体5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6包括装置本体61、曝气管62和生物膜组件63,所述生物膜组件63设在装置本体61内,所述曝气管62设在装置本体61底部;所述高级氧化池7为高级氧化池体71和底部设有的曝气管72,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二8结构与固液分离装置6结构相同,所述兼氧池9包括兼氧池体91和曝气管二92,所述曝气管92设在兼氧池体91底部,所述生物氧化池10包括生物氧化池体101、生物填料层102和曝气管103,所述生物填料层102设在生物氧化池体101中,所述滴滤塔11包括滴滤塔本体111、喷淋管112、填料层113和出水管114,所述喷淋管112设在滴滤塔本体111上部,所述填料层113设在滴滤塔本体111内部,所述出水管114设在滴滤塔本体111下部且与滴滤塔本体111联通;所述催化填料32为二价铁氧化物或铜、镍、锰、铂、钌、铌、钯制成的贵金属及其氧化物;所述填料层113内为石英砂填料和活性炭填料。

一种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原水槽1内的原水经过沉淀后的上清液通过水泵泵入调节槽2;

步骤二:将调节槽2内原水进行酸化处理,加入2%的hcl和2%的h2o2,将调节槽2的原水ph调节至3-3.5;

步骤三:将调节槽2内进行酸化后的污水加2‰h2o2泵入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3、加1.5‰h2o,通入再次氧化后加0.5‰hcl,通入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3后的含絮凝物的污水进入再次氧化池4停留1-2h并加入5‰的h2o2,充分利用污水中多余的二价铁氧化物或铜、镍、锰、铂、钌、铌、钯制成的贵金离子进一步的将污水内的有机物进一步催化;

步骤四:将再次氧化池4内的污水通过水泵泵入所述催化氧化池5包括催化氧化池体51进行两次催化氧化;

步骤五:将催化氧化池体51内的污水通过水泵泵入固液分离装置6中,通过曝气管62的曝气并将污水通过生物膜组件63进而实现固液分离;步骤六:将经过过滤后的污水排入高级氧化池7,对高级氧化池7内的污水曝气和催化氧化处理;

步骤八:将经过高级氧化罐7后的污水再一次排入固液分离装置二8进行固液分离处理;

步骤九:将经过固液分离装置二8后的污水排入兼氧池9进行兼氧处理;

步骤十:对经过兼氧处理后的污水泵入生物氧化池10内并停留至少24小时并通过生物填料层102和曝气管103对污水进行曝气和生物氧化处理;

步骤十:最后将经过曝气和生物氧化处理的污水送入滴滤塔11,通过填料层103对污水进行过滤。

由于生活垃圾污水中由于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因此仅仅采用单相催化氧化技术,则较难达到对污水的催化氧化,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对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并不难,但鉴于市场趋向节能化和高效化的污水处理,如何采用低能耗的情况下对生活垃圾污水进行处理才是困难之处。

对原水槽中的原水(c0d:4000+)进行初步的沉降后的上清液送入调节槽进行原水的酸化和加双氧水的操作,经此操作后的原水待ph调节至3-4后,会被泵入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中,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合,是一种强氧化剂,化学式h2o2,分子量34.01。

h2o2在fe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而羟基自由基可以无选择的对大多数有机物进行氧化。二价铁离子(fe2+)和过氧化氢之间的链反应催化生成o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氧化电位仅次于氟,高达2.80v,另外,羟基自由基具有很高的电负性或亲电性,其电子亲和能力达569.3kj具有很强的加成反应特性,因而fenton试剂可无选择氧化水中的大多数有机物,特别适用于生物难降解或一般化学氧化难以凑效的有机废水的氧化处理,fenton试剂在处理有机废水时会发生反应产生铁水络合物,主要反应式如下:

[fe(h2o)6]3++h2o→[fe(h2o)5oh]2++h3o+

[fe(h2o)5oh]2++h2o→[fe(h2o)4(oh)2]+h3o+

当ph为3~7时,上述络合物变成:

2[fe(h2o)5oh]2+→[fe(h2o)8(oh)2]4++2h2o

[fe(h2o)8(oh)2]4++h2o→[fe2(h2o)7(oh)3]3++h3o+

[fe2(h2o)7(oh)3]3++[fe(h2o)5oh]2+→[fe3(h2o)7(oh)4]5++5h2o

此为单相耦合电化学原理,而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填料中不仅还有二价铁氧化物还含有铜、镍、锰、铂、钌、铌、钯等贵金属制成的氧化物,该催化填料可以对多种复杂成分的有机物进行催化,从而对大分子进行打断和络合并且进行沉降,经过多相耦合电化学设备后的污水进一步的排入再次氧化池进行催化氧化操作,进一步的通过一定时间的反应使得污水中内的有机物进一步絮凝和大分子打断,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即可以达到cod:1000+,此时将污水送入催化氧化罐内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即进行普通的电催化氧化操作,而此时再形成的絮凝物会被催化氧化罐内的污泥仓回收,经过催化氧化罐后的污水c0d会已经降至600以下,此时再将经催化氧化罐后的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在进行曝气的同时,将污水经过生物膜过滤,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和cod,经过固液分离装置后的污水已经可以称之为清水,可以达到无肉眼可看到的杂质且cod降至400以下。

将经过固液分离装置6后的清水再次排入高级氧化罐7,经过曝气和电解操作后,新成为的絮凝物会排入排泥仓,其余的清水会排入排水仓,此时的cod已可降至100以下,并再一次将经过高级氧化罐7后的清水排入固液分离装置二中,再一次对此清水进行曝气过滤操作,再将过滤后的清水排入生物氧化填料池中对清水进行曝气生物氧化反应,通过生物氧化填料对污水进行最后的生化处理,此时的cod已可以达到1-3左右,最后将处理后的清水通过滴滤塔,通过滴滤塔的填料层,由于填料层内含石英砂填料和活性炭填料,最后使得整个清水可以安全排放且无污染,并且对固液分离装置二中的生物膜组件更换为纳滤膜后,以此整套流程进行的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做到直接饮用,其水质经过测量可达到家用水过滤设备处理后的水质。

本发明最大的优势在于设备采用大多为常用设备,整个系统的建造成本低,不需要采购国外的一些内含技术诀窍的高价污水处理设备,同时还可以直接以旧的生产型企业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在原水酸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多相耦合电化学的技术,将原水在初步处理时,就做好了充分的催化氧化絮凝,并且整套系统中的能耗基本就集中在了水泵、供气和电解方面,而从整套系统中也可以看出,整套系统中水泵、供气和电解所占比例极低,能耗也极低;基本可以达到每吨水处理在两毛左右,极大的提高了本系统的适用性。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