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0134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净水设备,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净水的设备,而净水又被我们广泛用于:生活饮用、化工、医疗、养殖、种植、食品、饮料等,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复杂,处理后的水质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复杂,处理后的水质不够理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澄清化泥箱,所述澄清化泥箱上开设有污水进口和观察口,所述澄清化泥箱内通过挡板分为第一澄清区和第二澄清区,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溢水口,所述底座上设有罐体,所述罐体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入孔,所述澄清化泥箱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上设有进水管和送污水管,所述送污水管远离潜水泵的一端贯穿澄清化泥箱通过其中一个入孔延伸至罐体内,所述澄清化泥箱上插设有反冲水回流管,所述反冲水回流管远离澄清化泥箱的一端贯穿罐体并延伸至罐体内,所述罐体内通过多个生物膜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接触氧化区、沉淀区、第二接触氧化区、深度净化区和清水区,其中一个所述入孔内插设有管道,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上设有送风总管,所述送风总管上依次设有第一送风支管、第二送风支管和第三送风支管,且第一送风支管、第二送风支管和第三送风支管均贯穿罐体并向内延伸,所述罐体内设有加药消毒装置,且加药消毒装置位于清水区内,所述沉淀区内设有蜂窝斜管结构,所述罐体上设有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支座,每个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每个所述支座上对称设有两根加强筋,且加强筋远离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罐体。

优选地,所述蜂窝斜管结构有第一蜂窝斜管、第二蜂窝斜管和第三蜂窝斜管组成,所述第一蜂窝斜管的上端与罐体连接,所述第一蜂窝斜管的下端与第二蜂窝斜管和第三蜂窝斜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送风支管位于第一接触氧化区,所述第二送风支管位于第二接触氧化区,所述第三送风支管位于深度净化区。

优选地,所述风机与送风总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地,所述潜水泵位于第二澄清区内。

本发明中,将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进口导入澄清化泥箱内,污水在第一澄清区内沉淀,第一澄清区的上清液通过挡板上的溢水口流入第二澄清区,打开潜水泵,潜水泵通过进水管和送污水管将第二澄清区内的污水导入罐体内,打开风机,风机通过送风总管、第一送风支管、第二送风支管和第三送风支管将空气导入罐体内,污水在第一接触氧化区内通过生物膜和氧气进行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进行初次净化,初次净化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采用蜂窝斜管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区体积,上清液通过生物膜进入第二接触氧化区,通过生物膜和氧气进行生物氧化作用,对废水中的未被分解的有机物再次进行氧化分解,然后污水进入深度净化区进行进一步的水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清水区,通过加药消毒装置对污水进行消毒,最后通过出水口将净化完全的水导入罐体即可;支撑杆的设置支撑澄清化泥箱,支座增大支撑杆与底座的接触面积,减小澄清化泥箱的重力对支撑杆的压力,加强筋的设置支撑支撑杆,减小支撑杆损坏的几率。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用便捷,对于污水的净化完全,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罐体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板、3风机、4法兰、5送风总管、6加药消毒装置、7管道、8第三送风支管、9入孔、10第一蜂窝斜管、11反冲水回流管、12送污水管、13观察口、14第二澄清区、15澄清化泥箱、16污水进口、17挡板、18第一澄清区、19支撑杆、20支座、21加强筋、22进水管、23潜水泵、24第一接触氧化区、25安装座、26沉淀区、27支撑架、28第二接触氧化区、29罐体、30深度净化区、31清水区、32出水口、33生物膜、34第二蜂窝斜管、35第三蜂窝斜管、36第一送风支管、37第二送风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澄清化泥箱15,底座1上对称设有两个支座20,每个支座20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每个支座20上对称设有两根加强筋21,且加强筋21远离支座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9上,支撑杆19的设置支撑澄清化泥箱15,支座20增大支撑杆19与底座1的接触面积,减小澄清化泥箱15的重力对支撑杆19的压力,加强筋21的设置支撑支撑杆19,减小支撑杆19损坏的几率,澄清化泥箱15上开设有污水进口16和观察口13,澄清化泥箱15内通过挡板17分为第一澄清区18和第二澄清区14,挡板17上开设有溢水口,底座1上设有罐体29,底座1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安装座25,每个安装座25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7,支撑架27上固定连接有罐体29,罐体29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入孔9,澄清化泥箱15内设有潜水泵23,潜水泵23位于第二澄清区14内,潜水泵23上设有进水管22和送污水管12,送污水管12远离潜水泵23的一端贯穿澄清化泥箱15通过其中一个入孔9延伸至罐体29内,澄清化泥箱15上插设有反冲水回流管11,反冲水回流管11远离澄清化泥箱15的一端贯穿罐体29并延伸至罐体29内,罐体29内通过多个生物膜33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接触氧化区24、沉淀区26、第二接触氧化区28、深度净化区30和清水区31,其中一个入孔9内插设有管道7,底座1上设有支板2,支板2上设有风机3,风机3上设有送风总管5,风机3与送风总管5之间通过法兰4连接,送风总管5上依次设有第一送风支管36、第二送风支管37和第三送风支管8,且第一送风支管36、第二送风支管37和第三送风支管8均贯穿罐体29并向内延伸,第一送风支管36位于第一接触氧化区24,第二送风支管37位于第二接触氧化区28,第三送风支管8位于深度净化区30,罐体29内设有加药消毒装置6,且加药消毒装置6位于清水区31内,沉淀区26内设有蜂窝斜管结构,蜂窝斜管结构有第一蜂窝斜管10、第二蜂窝斜管34和第三蜂窝斜管35组成,第一蜂窝斜管10的上端与罐体29连接,第一蜂窝斜管10的下端与第二蜂窝斜管34和第三蜂窝斜管35固定连接,罐体29上设有出水口32。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需要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进口16导入澄清化泥箱15内,污水在第一澄清区18内沉淀,第一澄清区18的上清液通过挡板17上的溢水口流入第二澄清区14,打开潜水泵23,潜水泵23通过进水管22和送污水管12将第二澄清区14内的污水导入罐体29内,打开风机3,风机3通过送风总管5、第一送风支管36、第二送风支管37和第三送风支管8将空气导入罐体29内,污水在第一接触氧化区24内通过生物膜33和氧气进行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进行初次净化,初次净化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26,采用蜂窝斜管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区26体积,上清液通过生物膜33进入第二接触氧化区28,通过生物膜33和氧气进行生物氧化作用,对废水中的未被分解的有机物再次进行氧化分解,然后污水进入深度净化区30进行进一步的水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清水区31,通过加药消毒装置6对污水进行消毒,最后通过出水口32将净化完全的水导入罐体29即可;支撑杆19的设置支撑澄清化泥箱15,支座20增大支撑杆19与底座1的接触面积,减小澄清化泥箱15的重力对支撑杆19的压力,加强筋21的设置支撑支撑杆19,减小支撑杆19损坏的几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