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7787发布日期:2019-04-23 21:5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净饮设备,水路布置较为复杂,不仅增加了净饮设备的设计难度,还增加了净饮设备的生产成本,而且严重影响净饮设备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该壳体装配方便,有利于简化水处理装置的水路设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一体融合形成有分水水路,该分水水路具有一个进口端和至少两个出口端,其中一个所述出口端被构设成第一分水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分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热水进水通道;另一个所述出口端被构设成第二分水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分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冷水进水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在分水水路上设置进口端和出口端,并在分水水路内限定出相互独立的热水进水通道和冷水进水通道,不仅可以保证为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正常供水,还能防止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之间发生串水影响水处理装置的正常使用,而且可以为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的装配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与分水水路之间的连接密闭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进水通道或所述冷水进水通道的孔径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进水通道或所述冷水进水通道的孔径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进水通道或所述冷水进水通道的孔径一部分逐渐增大,另一部分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水水路包括多段子分水路,每段所述子分水路首尾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热水进水通道或冷水进水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段所述子分水水路的孔径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段所述子分水水路的孔径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部分所述子分水路沿竖直方向延伸,部分所述子分水路沿水平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段所述子分水路的夹角为9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水进水通道或所述冷水进水通道的孔径为5-20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为注塑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水水路通过抽芯工艺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水水路还包括第三出口端,所述第三出口端构设成常温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常温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常温出水通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结构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结构的底部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水处理装置;

10:壳体;11:分水壳体;111:第一隔板;112:第三连接板;12:加热壳体;121:第二隔板;122:第一连接板;13:制冷壳体;131:第三隔板;132:第二连接板;

14:分水水路;141:第一组子分水水路(热水进水通道);142:第二组子分水水路(冷水进水通道);143:第三组子分水水路(常温出水通道);

20:制热模块;

30:制冷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水处理装置100的壳体。

水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和至少包括一个功能模块,可以包括一个制冷模块30,可以包括一个制热模块20,也可以包括一个制冷模块30和一个制热模块20。壳体组件包括:壳体10和水路结构,壳体10内限定有间室,功能模块设在间室内。不仅可以为功能模块的安装提供方便,而且可以提升功能模块的安装稳定性。

其中,水路结构设在壳体10内,水路结构至少包括分水水路14和出水水路,分水水路14一体融合形成于壳体10上,也就是说,壳体10内限定有若干水路通道,多个水路通道相互连通形成水路结构。

具体而言,壳体10具有至少两个子壳体10构成,可以包括:分水壳体11和加热壳体12,可以包括:分水壳体11和制冷壳体13,也可以包括:分水壳体11、加热壳体12和制冷壳体13。分水水路14设在各子壳体10内,且相互连通,引导净饮设备内的水流流动。分水壳体11、加热壳体12和制冷壳体13可以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也可以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而且各子壳体10可以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壳体10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使用寿命较长。子壳体10也可以分体成型,分体成型的壳体10可以为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安装以及维护提供方便,而且可以降低壳体10的生产难度。

其中,分水水路14具有一个进口端和至少两个出口端,进口端可以连通供水装置,供水装置中的水流通过分水水路14分别输送至不同的功能模块内。其中一个出口端被构设成第一分水出口端,进口端与第一分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热水进水通道141,水流可以通过热水进水通道141进入制热模块20中。另一个出口端被构设成第二分水出口端,进口端与第二分水出口端相互连通形成冷水进水通道142,水流通过冷水进水通道142进入制冷模块30中。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10内限定出分水水路14,可以为水处理装置100内部各部件之间的水路连通提供方便,例如,可以简化净饮设备为制冷模块30或制热模块20的供水水路,而且可以为制冷模块30或制热模块20的安装与连接提供方便。再者,与壳体10一体融合成型的分水水路14,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提升了水处理装置100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分水水路14的稳定性和强度,防止分水水路14损坏,延长了水处理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再者,在分水水路14上设置进口端和出口端,并在分水水路14内限定出相互独立的热水进水通道141和冷水进水通道142,不仅可以保证为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正常供水,还能防止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之间发生串水影响水处理装置100的正常使用,而且可以为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装配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与分水水路14之间的连接密闭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处理装置100,功能模块包括: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分水水路14的热水进水通道141连通制热模块20,并向制热模块20供水。分水水路14的冷水进水通道142连通制冷模块30,并向制冷模块30供水。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处理后的水再经过分水水路14送出,供用户饮用。

制冷模块30可以对净饮设备中的水流进行制冷作用,制热模块20可以为净饮设备中的水流进行加热作用。用户可以获得冷水也可以获得热水,对不同用户或不同时期使用净饮设备提供了方便。由此可以提升净饮设备的性能,为用户使用净饮设备提供了方便。

如图1所示,壳体10被分隔成位于上部的第一子间室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子间室,也就是说,加热壳体12内限定有一个子间室,制冷壳体13内限定有另一个子间室,加热壳体12位于制冷壳体13的上方。其中,制热模块20设在第一子间室内,制冷模块30设在第二子间室内。制热模块20设在第二子间室内,制冷模块30设在第一子间室内。

将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设在不同的子间室内,可以防止制冷模块30与制热模块20之间相互干扰。不仅可以防止制热模块20中的热量传导至制冷模块30上,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独立工作,可以提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工作效率。

如图2至图6所示,壳体10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21和第三隔板131,第一隔板111可以设在分水壳体11上,第二隔板121可以设在加热壳体12上,第三隔板131设在制冷壳体13上。第一隔板111与第二隔板12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122,第一连接板122与第二隔板121相连并与第二隔板121配合形成加热壳体12。第二隔板121与第三隔板13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132,第二连接板132与第二隔板121相连并与第二隔板121配合形成制冷壳体13。

分水水路14可以设在制冷壳体13内,分水水路14也可以设在加热壳体12内。分水水路14也可以部分设在制冷壳体13内,另一部分设在加热壳体12内。由此可以为分水水路14连通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通过方便,而且可以将分水水路14的出水端设在邻近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位置,进而为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安装提供方便,有利于提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连接密闭性。

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21和第三隔板131,可以将水处理装置100的各部件间隔开布置,从而可以消除制冷模块30与制热模块20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在相邻隔板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板122或第二连接板132,可以利用连接板封闭第一子间室和第二子间室。由此可以消除外部环境对制冷模块30和加热模块的影响,有利于延长制冷模块30和加热模块的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第三连接板112,第三连接板112围绕第一隔板111设置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第三连接板112与第一隔板111配合构设出上表面敞开的分水腔室。

利用第三连接板112围绕分水腔室设置,可以提升分水腔室内的环境,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分水腔室影响水流的质量,而且可以提升水处理装置100的外表面的美观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分水水路14包括多段子分水路,每段子分水路首尾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热水进水通道141或冷水进水通道142。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分水水路14至少包括第一组子分水水路141和第二组子分水水路142,第一组分水水路14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子分水水路,第一组子分水水路141连接在进口端和第一分水出口端之间形成热水进水通道141,供水装置中的水流沿着第一组子分水水路141进入制热模块20。类似地,第一组分水水路14包括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子分水水路,第二组子分水水路142连接在进口端和第二分水出口端之间形成冷水进水通道142,供水装置中的水流沿着第二组子分水水路142进入制冷模块30。

其中,多段子分水水路14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也就是说,分水水路可以设计成一条孔径均一的水道,也可以流体力学将分水水路设计成孔径不均一的水道。

通过设置第一组子分水水路141和第二组子分水水路142,不仅可以保证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正常供水,还能防止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之间的水流混合发生串水,有利于提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的工作性能。

壳体10中的子分水路,一部分沿竖直方向延伸,另一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相连子分水路之间的夹角可以是90°。由此可以降低个子分水路的生产工艺的难度,而且可以缩短分水水路14的总长度。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组子分水水路141包括:第一水平延伸段、第一竖直延伸段和第二水平延伸段,第一竖直延伸段的入口与第一水平延伸段的出口连接,第一竖直延伸段的出口与第一水平延伸段的入口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组子分水水路141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水管,两个水管延伸水平方向延伸,一个水管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一个水平延伸的水管连接在竖直延伸水管的上端与进水端之间,另一个水平延伸的水管连接在竖直水管的下端与制热模块20之间。

上述结构的第一组子分水水管的各管段均沿直线延伸,生产工艺难度较低,而且可以缩短第一组子分水水管的长度,不仅可以降低水处理装置100的生产成本,还能为制热组件的装配提供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组子分水水路142包括:第三水平延伸段、第二竖直延伸段和第四水平延伸段,第二竖直延伸段的入口与第三水平延伸段的出口连接,第二竖直延伸段的出口与第四水平延伸段的入口连接。类似地,第二组子分水水路142包括三个相互连接的水管,两个水管延伸水平方向延伸,一个水管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一个水平延伸的水管连接在竖直延伸水管的上端与进水端之间,另一个水平延伸的水管连接在竖直水管的下端与制冷模块30之间。

上述结构的第二组子分水水管的各管段均沿直线延伸,生产工艺难度较低,而且可以缩短第二组子分水水管的长度,不仅可以降低水处理装置100的生产成本,还能为制冷组件的装配提供方便。

其中,第一竖直延伸段和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形成于第一连接板122上,第一竖直延伸段和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下段部形成于第二连接板132上。当第一连接板122和第二连接板132相连时,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与下段部密封连接,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与下段部密封连接。由此可以延长第一竖直延伸段和第二竖直延伸段在竖直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保证水流可以顺利地进入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中。而且可以降低壳体10的生产工艺的难度,为壳体10的生产与装配提供了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与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下段部之间设有带有通孔的密封连接件,由此不仅可以保证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与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下段部之间正常连通还能防止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与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下段部发生水流泄漏。

类似地,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与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下段部之间设有带有通孔的密封连接件,由此不仅可以保证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与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下段部之间正常连通还能防止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上段部与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下段部发生水流泄漏。

其中,密封连接件大体呈哑铃状,密封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嵌入部,两个嵌入部连接在连接部的两端,且两个嵌入部上均设有通孔,连接部内限定有连通两个通孔的过水流道。第一连接板122与第二连接板132相连时,其中一个嵌入部伸入第一竖直延伸段或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上半段,另一个嵌入部对应地伸入第一竖直延伸段或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下半段。嵌入部的外周壁与第一竖直延伸段或第二竖直延伸段的内周壁密封配合,过水流道连通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上半段和下半段,过水流道连通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上半段和下半段。

上述结构的密封连接件,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不仅可以提升第一竖直延伸段的上半段和下半段之间以及第二竖直延伸段的上半段和下半段之间的连接密闭性,而且可以提升第一连接板122与第二连接板1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分水水路14还包括:第三组子分水水路143,第三组子分水水路143形成于第一隔板111上,该第三组子分水水路143构设成常温出水通道143。具体而言,第三组子分水水路143的一端与进水端相连,另一端沿第一隔板111的径向向外延伸,第三组分水水路14的远离进水端的一端形成常温出水口,常温出水口与进水端之间限定出常温出水通道143。供水装置中的水流经过进水端进入第三组子分水水路143,并直接通过常温出水口流出,不经过制冷模块30和制热模块20,方便用户直接取用常温水流。

在本实施例中,热水进水通道141或冷水进水通道142的孔径可以逐渐增大,热水进水通道141或冷水进水通道142的孔径可以逐渐减小,热水进水通道141或冷水进水通道142的孔径也可以一部分逐渐增大另一部分逐渐减小。

具体而言,第一组子分水水路141、第二组子分水水路142和第三组子分水水路143的内径,可以沿水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逐渐增大,可以逐渐减小,也可以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

设置不同内直径的水路,可以为水路与制冷模块30或制热模块20的连接提供方便,而且可以为相邻水路之间的连接提供方便。

其中,热水进水通道141或冷水进水通道142的孔径为5-20毫米,也就是说,第一组子分水水路141、第二组子分水水路142和第三组子分水水路143内各管段的内直径5-20毫米。不仅可以满足水处理装置100的供水要求,还能最大程度减小分水水路14的占用空间。

壳体10为注塑件,例如壳体10可以由pp、pc、pe、pom等材料制备而成,且分水水路14通过抽芯工艺形成,其中,聚丙烯材料制备的壳体10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的难度较低,而且加工方便,可以降低壳体10的生产成本。且聚丙烯材料制备而成的壳体10通过抽芯工艺制作而成的分水水路,分水水路的通道内壁光滑,水垢不易沉淀,避免水质发生污染,提高了水处理装置100供水质量,而且抽芯工艺制作的分水水路14可以提升分水水路14的质量,分水水路14的内周壁光滑布置,可以降低水流在分水水路14中流动过程中的阻力。

对于用于水处理装置的壳体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并容易获得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