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辙机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和转辙机用防护罩及转辙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29872阅读:9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转辙机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辙机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和转辙机用防护罩及转辙机。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铁路道岔转换工作依靠转辙机完成,通常在转辙机的杆件上安装有防护罩,以避免转辙机工作时,其裸露在外面的杆件残留雨水,被火车行进时产生的压强带入转辙机内部,影响转辙机的正常工作。而现有的转辙机防护罩多数是金属材质,且罩在杆件上或是固定在转辙机罩壳上,在维护或检修转辙机的杆件时,会存在以下问题:

每次维护时,需要先将防护罩拆卸,降低了维护或检修的效率,同时也因为频繁拆卸降低了防护罩的使用寿命;当防护罩没有固定时,火车行进容易带动防护罩飞起,甚至造成意外事故;此外,金属材质的防护罩本身也会生锈,影响后续使用,同时在防护罩飞起时更容易产生较大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辙机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和转辙机用防护罩及转辙机,以提高转辙机的防护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辙机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防护罩安装在转辙机的杆件上;步骤s2,在维护转辙机杆件时将所述防护罩打开;以及步骤s3,将所述防护罩从转辙机的杆件上拆卸。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适于由顶部与两侧壁形成半封闭结构,以罩住转辙机的杆件;所述步骤s1中将防护罩安装在转辙机的杆件上的方法包括:步骤s11,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且在头端设有接触部;将所述转辙机的杆件从所述头端套入防护罩内,以使所述接触部抵在转辙机的外壳表面上;步骤s12,在所述防护罩头端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条捆绑带,所述捆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防护罩两侧壁的下部,以兜住杆件的底部;以及步骤s13,在两侧壁的底部分别设有径向向外的侧翼,以通过两侧翼将防护罩固定在转辙机上。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为琴式结构,其表面、内壁均沿轴向排布有呈波浪形的褶皱。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的两侧翼上开设有若干螺钉安装孔,以通过螺钉将防护罩固定安装在转辙机的底盘上。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的顶部与两侧壁间通过倒角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护罩由高分子cr橡胶片整板压制而成;所述步骤s2中在维护转辙机杆件时将所述防护罩打开的方法包括:步骤s21,松开位于防护罩尾端的螺钉;以及步骤s22,将所述防护罩从尾端向上掀开,并将掀开部分翻落在未掀开部分上,以使需要维修的杆件裸露。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防护罩从转辙机的杆件上拆卸的方法包括:步骤s31,松开安装在防护罩两侧翼上的所有螺钉;以及步骤s32,从尾端将防护罩从转辙机的杆件上取出。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辙机用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适于安装在转辙机的杆件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辙机,所述转辙机上安装有防护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转辙机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包括防护罩的安装、打开和拆卸方法,提高了防护罩的防护效果和使用寿命,简化了维护杆件的工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护罩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护罩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护罩的侧视图。

图中:防护罩1,顶部11,侧壁12,侧翼13,螺钉安装孔131,凸台132,头端14,接触部141,尾端15,褶皱16,倒角17,捆绑带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转辙机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防护罩安装在转辙机的杆件上;步骤s2,在维护转辙机杆件时将所述防护罩打开;以及步骤s3,将所述防护罩从转辙机的杆件上拆卸。

本实施例1的转辙机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包括防护罩的安装、打开和拆卸方法,提高了防护罩的防护效果和使用寿命,简化了维护杆件的工序。

图1是本发明的防护罩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护罩的俯视图。

作为安装防护罩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1适于由顶部11与两侧壁12形成半封闭结构,以罩住转辙机的杆件;所述步骤s1中将防护罩安装在转辙机的杆件上的方法包括:步骤s11,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分别为头端14和尾端15,且在头端14设有接触部141;将所述转辙机的杆件从所述头端14套入防护罩1内,以使所述接触部141抵在转辙机的外壳表面上;步骤s12,在所述防护罩头端14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条捆绑带2,所述捆绑带2的两端分别连接防护罩两侧壁12的下部,以兜住杆件的底部;以及步骤s13,在两侧壁12的底部分别设有径向向外的侧翼13,以通过两侧翼13将防护罩固定在转辙机上。

优选的,所述接触部141的接触面壁厚较薄,易受力变形,以更好的贴付在转辙机的外壳表面。当防护罩1罩住杆件时,所述接触部141抵于转辙机的外壳表面,以遮挡位于转辙机外壳上的杆件伸出口,避免了雨雪、灰尘等从该杆件伸出口进入转辙机内部,影响其正常工作;同时,转辙机的杆件末端位于防护罩1的尾端内部,堵上了尾端15的开口,实现了防护罩1对杆件的全封闭保护。

可选的,所述捆绑带2呈u型,其u型端口略大于防护罩1的底部的径向开口,且u型底部保持水平,以方便兜住杆件。

本实施例1的防护罩有效防止了雨雪等落在杆件上,并在火车行进时带入转辙机内部,影响转辙机的正常使用;同时也通过捆绑带兜住杆件的底部,避免了火车行进带动防护罩飞起可能造成的意外事故,具有保护效果好、安装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

作为将防护罩固定在转辙机上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见图2,所述防护罩1的两侧翼13上开设有若干螺钉安装孔131,以通过螺钉将防护罩固定安装在转辙机的底盘上。

优选的,所述螺钉安装孔131位于侧翼13的凸台132上。所述防护罩1例如但不限于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安装孔131固定在转辙机的底盘上。所述凸台132便于调节螺钉,以使防护罩1的内壁贴付于杆件上或与杆件保留适当空隙,可以有效防止雨雪、灰尘等进入防护罩1内部。

作为在维护杆件时打开防护罩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防护罩1由高分子cr橡胶片整板压制而成;所述步骤s2中在维护转辙机杆件时将所述防护罩打开的方法包括:步骤s21,松开位于防护罩尾端15的螺钉;以及步骤s22,将所述防护罩从尾端15向上掀开,并将掀开部分翻落在未掀开部分上,以使需要维修的杆件裸露。

本实施例1的防护罩在维护杆件时不需要将防护罩拆卸下来,只需松开防护罩尾端的螺钉,然后掀开防护罩即可,即使防护罩没有被固定,其头端底部的捆绑带依然套在杆件上,不会在火车行进时飞起,从而引发事故。具有维护方便、节省时间的特点。

作为拆卸防护罩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防护罩从转辙机的杆件上拆卸的方法包括:步骤s31,松开安装在防护罩两侧翼13上的所有螺钉;以及步骤s32,从尾端15将防护罩1从转辙机的杆件上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1的防护罩在转辙机杆件上的安装、打开和拆卸,都具有简单方便、安全稳定的特点。

图3是本发明的防护罩的侧视图。

此外,本发明的防护罩还具有以下优点:

见图3,所述防护罩1为琴式结构,其表面、内壁均沿轴向排布有呈波浪形的褶皱16,不仅可以增加防护罩的强度,同时有利于排走防护罩上的雨雪等。

见图1,所述防护罩的顶部11与两侧壁12间通过倒角17连接。所述倒角17优选为弧形倒角,既可以减小罩壳1与杆件的缝隙,又利于排走罩壳顶部11的雨雪等。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转辙机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适于安装在转辙机的杆件上。

关于所述防护罩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3还提供了一种转辙机,所述转辙机上安装有防护罩。

所述转辙机例如但不限于zyj7型转辙机,其杆件上外套所述防护罩。

关于所述防护罩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参见实施例1的相关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