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943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开始加速发展。而如何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也成为社会所面临的新的难题。为了降低污泥处置成本,首先需要对污泥进行脱水,减小其体积,而在机械脱水后,只有使用干化技术对污泥中的水进行蒸发后才能进一步减小污泥的体积。

而在干化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加热源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当前所使用的加热源一般是电热风机、燃煤产生热风或工业蒸汽,但上述的加热源无疑成本较高,使得污泥干化的成本较高;或者,现有技术中成本较低的污泥干化方法为:把污泥扑在阳光棚中,通过太阳的曝晒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但是,该方法速度较慢,且在污泥干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夹杂着水蒸气、微尘颗粒和臭气的载气,现有技术把这些载气直接排到大自然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需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其采用太阳能作为加热源对污泥进行干化,污泥干化成本低。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其包括污泥干化装置和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干化室、用于输入待干化的污泥的进料口和用于输出干化后的污泥的出料口;所述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用于加热空气并向所述干化室输送热风。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风输送管道和第一风机,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加热空气,所述热风输送管道连通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干化室,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热风输送管道中。

进一步的,该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包括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所述干化室内的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载气洗涤塔,所述载气洗涤塔与所述干化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干化室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所述载气洗涤塔包括载气进气口和载气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载气进气口连通,所述载气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在所第一出气口与所述载气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用于自所述干化室向所述载气洗涤塔送风。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干化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有污泥输送机。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干化装置的出料口设置有螺旋泵。

进一步的,该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包括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所述干化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设置有干化室辅助加热器,所述干化室辅助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载气洗涤塔包括相邻设置的吸附装置、滤网、喷淋装置;所述滤网为横截面呈波浪形的石棉滤网,所述吸附装置为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的吸附孔中部分为孔径35-36nm的中孔,且中孔面积占活性炭吸附层外表面积的27-28.3%。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其采用太阳能作为干化污泥的加热源,减少了化石能源物质的消耗,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其颠覆了传统的采用阳光棚对污泥进行曝晒的干化方法,在同样是使用太阳能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干化室,污泥放置在干化室内,把收集到的太阳能的热量都输入该干化室中,污泥在干化室中进行干化,大大提高了对收集到的太阳能的利用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污泥干化模式,也使得干化的工序更规范化,便于管理。

在污泥干化的过程中,污泥干化时产生的微尘颗粒和臭气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大部分被该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的空气净化装置净化掉,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到大自然中的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载气洗涤塔中包括滤网、喷淋装置和吸附装置。其中,利用滤网过滤掉载气中的颗粒物;利用喷淋装置的喷淋水,除去载气中的灰尘、微尘等;活性炭吸附层能吸附载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气等有害气体,使过滤、清洗、吸附更加彻底,微尘、颗粒、有害气体、臭气的净化率基本达到10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污泥干化装置、11-干化室、12-进料口、13-出料口、14-第一出气口、15-第一进气口;

21-太阳能集热器、22-热风输送管道、23-第一风机;

31-载气洗涤塔、32-第二风机、33-载气进气口、34-载气出气口;

4-污泥输送机;

5-螺旋泵;

6-干化室辅助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如图1所示,其包括污泥干化装置1和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污泥干化装置1包括干化室11、用于输入待干化的污泥的进料口12和用于输出干化后的污泥的出料口13;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用于加热空气,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与干化室11连通并不断供应热风。

本发明的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在使用时,其采用太阳能作为干化污泥的加热源,减少了化石能源物质的消耗,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用该种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对污泥进行45-90分钟的干化,可把含水率为80%的污泥的体积减少40%-80%,干化效率高,实现稳定干化并保留污泥的堆肥价值。

在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21、热风输送管道22和第一风机23,太阳能集热器21用于加热空气,热风输送管道22连通太阳能集热器21和干化室11,第一风机23设置在热风输送管道22中。太阳能集热器21优选采用太阳能集热矩阵,利用太阳能集热矩阵把太阳能进行收集,可采用串联或并联的形式将多组太阳能晶管组合,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集热阵列,满足污泥干化所需热量。太阳能集热矩阵的出口连接第一风机23,第一风机23把热风输送至干化室11。送入干化室11的热风的温度可达到60-80℃,污泥在60-80℃的环境下进行干化,干化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用于净化干化室11内的空气,污泥干化时产生的微尘颗粒和臭气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大部分被该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的空气净化装置净化掉,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到大自然中的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载气洗涤塔31。该载气洗涤塔31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或滤网或同时设置有喷淋装置和滤网,夹杂着灰尘或臭气颗粒的载气进入载气洗涤塔31后被清洗用水吸收或者被滤网过滤,使载气变得洁净。载气洗涤塔31包括载气进气口33和载气出气口34,载气进气口33与干化室11连通,载气出气口34与干化室11连通。当然,除了采用载气洗涤塔31外,空气净化装置也可采用常规的空气净化装置,把常规的空气净化装置直接安装在干化室11内亦可。而当空气净化装置采用载气洗涤塔31时,在污泥干化的过程中,热空气混入微尘颗粒和臭气等对环境有害物质成为载气,在第二风机32的强大吸力之下,大部分的载气被吸进载气洗涤塔31,载气洗涤塔31对混合有有害物质的载气进行高效的净化,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从污泥干化装置1中排放到大自然的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定期更换载气洗涤塔31中的清洗用水或滤网即可。

如图1所示,污泥干化装置1包括第一出气口14和第一进气口15,第一出气口14与载气进气口33连通,在所第一出气口14与载气进气口33之间设置有第二风机32,载气出气口34与第一进气口15连通。在该种连接方式中,载气被净化后被重新输送到干化室11,利用其余热继续干化污泥。当然,载气被净化后也可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

在本实施例中,污泥干化装置1的进料口12连通有污泥输送机4。污泥输送机4自动定时地把污泥输送进干化室11,减少人力消耗,便于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在本实施例中,污泥干化装置1的出料口13设置有螺旋泵5。采用螺旋泵5输出干化后的污泥,可精准控制输出污泥的量。而且,螺旋泵5在输出干化后污泥时,螺旋泵5与污泥接触紧密,对出料口13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有效防止干化室11内的未被净化的载气轻易泄漏到大自然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太阳能热风污泥干化设备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器,干化室1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时刻对干化室11内的环境进行检测,并实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干化室11内的实时环境控制太阳能热风供给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如当干化室11内的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风机23加快转速,使更多的热风输进干化室11,提高干化室11内的温度。如当干化室11内的湿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风机32加快转速,把更多的载气抽进载气洗涤塔31,载气洗涤塔31减少载气中的水分含量。

进一步优选地,污泥干化装置1设置有干化室辅助加热器6,干化室辅助加热器6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干化室辅助加热器6优选采用电干化室辅助加热器、微波干化室辅助加热器或同时采用。当太阳能不足时,使用干化室辅助加热器6进行辅助加热,保证干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载气洗涤塔包括相邻设置的吸附装置、滤网、喷淋装置,使过滤、清洗、吸附更加彻底,微尘、颗粒、有害气体、臭气的净化率基本达到100%。优选地,滤网为横截面呈波浪形的石棉滤网,在同等的结构尺寸下,横截面呈波浪形的石棉滤网具有更大的有效过滤面积,提高石棉滤网的过滤效果。优选地,吸附装置为活性炭吸附层。进一步优选地,活性炭吸附层的吸附孔中部分为孔径35-36nm的中孔,该尺寸的中孔能够有效吸收载气中的有害气体,中孔面积占活性炭吸附层外表面积的27-28.3%,在该比率下,35-36nm的中孔的利用率较高。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