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流量竖向流造流曝气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7287发布日期:2018-08-04 14:53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和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大流量竖向流造流曝气机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河道的污泥目前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分段把水抽干,进行人工清污,污泥的堆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污水的排放也产生了二次污染。而另一种水处理方式是氧化塘净水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水处理方式,由于占地面积大受限,如何在有限的氧化塘内尽可能多和快的处理污水,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传统的曝气方式之一鼓风曝气方式,运行过程中工作死角较多,动力混合强度不足,为了克服死角问题,需要成倍的增加投资,而且运行费用相当庞大。特别针对于河道、池塘底泥消减问题,传统曝气效果很不理想,个别采用固定式原位水力冲击法,投资巨大,而且有着布水不均、甚至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流量竖向流造流曝气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大流量竖向流造流曝气机装置,包括:接线盒(2)、支架(3)、浮筒(4)、潜水电机(5)、漩涡推进叶轮(6)、导流筒(7)、防堵格栅(8)、锥形布水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呈三角架结构,为整个装置主体,所述的浮筒(4)设置有三个,分别安装在支架(3)的三个角下端,所述的接线盒(2)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导流筒(7)为圆柱形,中心为空,导流筒(7)顶端与支架(3)中心位置下方相连,所述防堵格栅(8)设置在导流筒(7)上部四周,所述潜水电机(5) 固定在导流筒(7)的内部,且潜水电机(5)通过信号线与接线盒(2) 电性连接,潜水电机(5)方向朝下,所述旋涡推进叶轮(6)固接在潜水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锥形布水筒(11)为圆锥形,固接在导流筒(7)的底部,锥形布水筒(11)位于漩涡推进叶轮(6)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筒(7)下方连接有一进气管(9),且连接位置位于漩涡推进叶轮(6)上方,所述的进气管(9)的顶端设置有一消音器(10)。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3)中心位置的上方设置有防雨罩(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流量竖向流造流曝气机装置,可以实现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氧化塘的污水处理能力,也能广泛应用于黑臭河道的治理,通过提高水的自净功能,原位削减水底有机污泥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防雨罩;2-接线盒;3-支架;4-浮筒;5-潜水电机;6- 旋涡推进叶轮;7-导流筒;8-防堵格栅;9-进气管;10-消音器;11- 锥形布水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大流量竖向流造流曝气机装置,包括:接线盒(2)、支架(3)、浮筒(4)、潜水电机(5)、漩涡推进叶轮(6)、导流筒(7)、防堵格栅(8)、锥形布水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呈三角架结构,为整个装置主体,所述的浮筒(4)设置有三个,分别安装在支架(3)的三个角下端,所述的接线盒(2)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导流筒(7)为圆柱形,中心为空,导流筒(7)顶端与支架(3)中心位置下方相连,所述防堵格栅(8)设置在导流筒(7) 上部四周,所述潜水电机(5)固定在导流筒(7)的内部,且潜水电机(5)通过信号线与接线盒(2)电性连接,潜水电机(5)方向朝下,所述旋涡推进叶轮(6)固接在潜水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锥形布水筒(11)为圆锥形,固接在导流筒(7)的底部,锥形布水筒(11)位于漩涡推进叶轮(6)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筒(7)下方连接有一进气管(9),且连接位置位于漩涡推进叶轮(6)上方,所述的进气管(9)的顶端设置有一消音器(10)。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3)中心位置的上方设置有防雨罩(1)。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流量竖向流造流曝气机装置,潜水电机5工作后,带动旋涡推进叶轮6旋转,产生负压从进气管9吸入大量空气,通过导流筒7的作用,吹向锥形布水筒11产生强大的旋涡推力,使水体表层的富氧水及吸入的空气高速冲向河床底部或水池底部,形成竖向循环流,并逐步向远处横向扩散和延伸,充分改善了水体深部的溶解氧含量,改善微生态生存环境,强化水体自净作用。达到改善水质、削减污泥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