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及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227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及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一套收集固体和液体废物,避免其接触城市人口和饮用水系统的地下管道系统。我国解决城市污水的净化问题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一些城市利用郊区的坑塘洼地、废河道、沼泽地等稍加整修或围堤筑坝,建成稳定塘,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有效处理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相关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污染水源,尤其是饮用水水源。

中国专利文献CN 102491598 A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与PLC 系统连接的依次连通的过滤装置、初沉池、快/ 慢混池、调节池、冷却塔、事故池、厌氧集水池、厌氧处理系统、A/O 池一段、中间沉淀池、A/O 池二段及二沉池;以及厌氧污泥池和污泥回收系统; 所述厌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酸化池、循环池、EGSB 反应器,所述EGSB 反应器的布水系统设置于所述EGSB 反应器的底部,所述预酸化池采用脉冲布水系统布水; 所述EGSB 反应器与所述循环池之间设有循环回路,所述EGSB 反应器的部分厌氧出水回流到所述循环池中; 所述EGSB 反应器连有沼气处理系统; 所述厌氧污泥池与所述EGSB 反应器连接; 所述中间沉淀池的部分污泥回流到所述EGSB 反应器和所述A/O 池一段,所述二沉淀的部分污泥回流到所述A/O 池二段;所述A/O 池一段和A/O 池二段均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分别向A/O 池一段和A/O 池二段进行鼓风曝气; 所述污泥回收系统与所述初沉池、中间沉淀池及二沉池连通。该系统的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污水处理系统通过A/O 池处理BOD 和COD,对于SS在生化池里面反而会升高,因此,SS一般在一沉淀和二沉淀最终除去。然而,该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结构复杂,处理设备和构筑物需占用大量的使用面积,处理成本昂贵,污水中不仅含有大量的COD、BOD5和SS,还含有CODCr,通过A/O 池、一沉淀和二沉淀净化处理的步骤繁琐,不能有效去除CODCr。

污水处理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发一种污水处理及回收系统,对于弥补污水处理步骤繁琐,成本高昂的现有缺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及回收系统,该系统的处理步骤简单,污水处理效率高,能除掉污水里的有害物质成分,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减少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占地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

一种污水处理及回收系统, 包括进水口、调节池,所述进水口连通至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出水端通过压力泵连接有机械搅拌罐,机械搅拌罐的出水端顺次连接有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溶气气浮池和混凝气浮池,所述混凝气浮池连接有混凝沉淀池,混凝气浮池内添加有聚合硫酸铁,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端顺次连接有过滤槽、PH中和池、消毒池和静置池,混凝沉淀池的出泥端连接有污泥压缩池,所述污泥压缩池的滤液端连接所述调节池,污泥压缩池的出泥端连接有污泥储存池。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搅拌罐和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之间通过压力泵连接,所述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的出油端连接有储油罐,储油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溶气气浮池,所述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的出泥端连接所述污泥压缩池。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气浮池内还添加有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池内设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上方设有紫外线消毒灯管。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槽内设有过滤挡板,所述过滤挡板上铺设有滤布层,所述滤布层上间隔填充有活性碳粒层和细砂层。

作为优选,所述PH中和池内设有PH测量计和空气搅拌装置,PH中和池的上端连接有药剂供给装置,所述药剂供给装置包括螺旋进料机,所述螺旋进料机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内装有PH中和试剂,进料斗的进料口处设有电磁阀和称重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污泥压缩池内设有箱式压缩机,污泥压缩池的出水端通过压力泵连接所述调节池的进水端。

作为优选,所述静置池的出水端连接用水管网,所述污泥储存池存储污泥,并通过搬运车将污泥转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与调节池、机械搅拌罐、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溶气气浮池、混凝气浮池、混凝沉淀池、过滤槽、PH中和池、消毒池和静置池依次连通,形成污水净化回收系统,混凝气浮池中添加有聚合硫酸铁,絮凝力强,矾花增大,沉淀速度快,能有效除去污水中COD、BOD5、SS和CODCr;

2、混凝沉淀池与污泥压缩池、污泥储存池以及调节池构成污泥处理及废液回收处理系统,污泥两次经过沉淀,污泥回收率高,增加了副产物收益。同时,采用PLC 系统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的作业过程,工作效率高、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传统污水处理的步骤,污水处理效率高,且减少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的构筑物和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槽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PH中和池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毒池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及回收系统,包括进水口、调节池1,所述进水口连通至调节池1,所述调节池1的出水端通过压力泵13连接有机械搅拌罐2,机械搅拌罐2的出水端顺次连接有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3、溶气气浮池4和混凝气浮池5,所述混凝气浮池5连接有混凝沉淀池6,混凝气浮池5内添加有聚合硫酸铁,所述混凝沉淀池6的出水端顺次连接有过滤槽7、PH中和池8、消毒池10和静置池11,所述静置池11的出水端连接用水管网,形成完整的污水净化回收系统;所述混凝沉淀池6的出泥端连接有污泥压缩池14,所述污泥压缩池14的滤液端连接所述调节池1,污泥压缩池14的出泥端连接有污泥储存池15,所述污泥储存池15用于存储污泥,并通过搬运车16实现污泥转移及回收利用,从而形成污泥处理及废液回收处理系统。

所述混凝气浮池5内还添加有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所述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与聚合硫酸铁以1:1:5混合,替代了传统低分子铁盐和铝盐的混凝剂,相对传统混凝剂用量大、混凝效率低、有铝离子等残留以及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本实施例中,聚合硫酸铁的投加量在150ppm左右,其用量小,且能有效去除水中COD、BOD5、SS和CODCr及重金属离子等,对高浊度原水净化效果尤佳。

作为本实施例更近进一步方案,所述机械搅拌罐2和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3之间通过压力泵13连接,所述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3的出油端连接有储油罐12,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3的出泥端连接所述污泥压缩池14,机械搅拌罐2将污水中的各种状态的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机械搅拌罐2分离,分离后的水从出水端流向溶气气浮池4,油性成分流向储油罐12,固体成分通过出泥端流向污泥压缩池14,所述储油罐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溶气气浮池4,方便溶气气浮池4内混合在水介质中的油性成分回收到储油罐12中,提高处理后水分的纯度。

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槽7内设有过滤挡板74,所述过滤挡板74上铺设有滤布层73,所述滤布层73上间隔填充有活性碳粒层71和细砂层72,过滤挡板74下方的过滤槽7一侧设有出水端,所述活性碳层71的活性炭粒径大于所述细砂层72的细砂粒径,间隔设置可以加快水流的速度,吸附水中残留的色素和刺激性气味。

如图3所示,所述PH中和池8内设有PH测量计和空气搅拌装置81,PH中和池8的上端连接有药剂供给装置9,所述药剂供给装置9包括螺旋进料机91,所述螺旋进料机91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斗92,所述进料斗92内装有PH中和试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H中和试剂为WH-504 中和剂,所述进料斗92的进料口处设有电磁阀和称重传感器,可定量投放PH中和试剂。

根据图4所示,所述消毒池10内设有活性炭层101,所述活性炭层101的上方设有紫外线消毒灯管102,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管102可作用于微生物的DNA,破坏DNA结构,使之失去繁殖和自我复制的功能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所述活性炭层101进一步吸附水质中的杂质和气味,不引入臭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保证水质的安全性能。

所述污泥压缩池14内设有箱式压缩机,进一步压缩污泥中的水分,所述污泥压缩池14的出水端通过压力泵13连接所述调节池1的进水端,将挤压出的滤液回收到调节池1中重新净化使用。

工作原理: 污水自进水口进入,经过调节池1均量后顺次进入机械搅拌罐2、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3、溶气气浮池4、混凝气浮池5、混凝沉淀池6、过滤槽7、PH中和池8、消毒池10和静置池11,完成匀质、分离、除杂、凝絮、沉淀分离、过滤、中和、消毒、静置后进入用水管网,完成污水的净化和回收,管束凝聚分离反应器3和混凝气浮池5的沉淀物质回收到污泥压缩池14内,经过箱式压缩机挤压后进一步固液分离,滤液回收到调节池1中重新净化利用,污泥储存到污泥储存池15中,通过搬运车16转移污泥,实现污泥的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处理步骤简单,整个系统由污水净化回收系统和污泥处理及废液回收处理系统组成,污水处理效率高,能除掉污水里的有害物质成分,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减少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占地面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