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瓶子刷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924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瓶子刷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是一种全自动瓶子刷洗机。



背景技术:

传统菌种培养瓶都是采用纯手工清洗,清洗人员通过冲洗后配合毛刷洗净,不仅清洗效果差,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清洗效率快的全自动瓶子刷洗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瓶子刷洗机,它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中部的刷洗机构及位于刷洗机构两侧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于刷洗机构左侧的进瓶组件和设于刷洗机构右侧的出瓶组件;所述进瓶组件包括进瓶托盘和驱动进瓶托盘在刷洗机构和进瓶组件之间往复水平移动的动力件A;所述出瓶组件包括出瓶托盘和驱动出瓶托盘在刷洗机构和出瓶组件之间往复水平移动的动力件B;所述刷洗机构包括设于输送机构上侧的抓取组件以及设于输送机构下侧的刷洗组件;所述刷洗组件包括刷洗升降座、若干设于刷洗升降座上侧面的毛刷清洗件以及驱动刷洗升降座上下位移的动力件C。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中部的刷洗机构及位于刷洗机构两侧的输送机构,可自动完成瓶子的进料、清洗以及出料工序,极大提高清洗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2.刷洗升降座上侧设置顶压在倒置瓶子上端的压板,清洗瓶组通过压板和刷洗升降座之间配合夹紧固定,保证了瓶子在清洗时的稳定性;并且压板设置,使得毛刷清洗件可对瓶子内部施加一定压力,增加刷毛对瓶子内壁的摩擦力以及喷洗的水压,进而提高清洗效率。

3.出瓶组件下侧还设有向瓶口喷水的喷水管和/或向瓶口吹气的吹气管,出瓶托盘带着清洗瓶组向右滑动离开刷洗机构后,可在清洗瓶组被转运组件送走之前,利用喷水管或吹气管进行再清洗或者吹干,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瓶子刷洗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刷洗机构的纵向截面视图。

标号说明:1机架、2刷洗机构、21刷洗升降座、22动力件C、23毛刷、24毛刷电机、25喷洗管、26机械抓手、27动力件D、28压板、29弹性缓冲件、3进瓶组件、31进瓶托盘、32动力件A、4出瓶组件、41出瓶托盘、42动力件B、5转运组件、51传输带、52夹紧转动手、6瓶子放置区、7抓瓶机械手、8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瓶子刷洗机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全自动瓶子刷洗机,它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中部的刷洗机构2及位于刷洗机构2两侧的输送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于刷洗机构2左侧的进瓶组件3和设于刷洗机构2右侧的出瓶组件4;所述进瓶组件3包括进瓶托盘31和驱动进瓶托盘31在刷洗机构2和进瓶组件3之间往复水平移动的动力件A32;所述出瓶组件4包括出瓶托盘41和驱动出瓶托盘41在刷洗机构2和出瓶组件4之间往复水平移动的动力件B42。

所述刷洗机构2包括设于输送机构上侧的抓取组件以及设于输送机构下侧的刷洗组件;所述刷洗组件包括刷洗升降座21、若干设于刷洗升降座21上侧面的毛刷清洗件以及驱动刷洗升降座21上下位移的动力件C22。

清洗前,工人通过扎带将瓶子绑扎成按固定方式排列的清洗瓶组。

所述毛刷清洗件包括竖向设置的毛刷23以及驱动毛刷23沿垂直轴转动的毛刷电机24。可通过设置若干毛刷电机24配合齿轮驱动全部毛刷23转动。

所述毛刷清洗件还包括向瓶口喷水的喷洗管25,所述喷洗管25设置在毛刷23的转动轴上。

所述抓取组件包括机械抓手26以及带动机械抓手26上下升降的动力件D27。

所述抓取组件还包括用于顶压在倒置瓶子上端的压板28,所述压板28由动力件D27驱动升降,所述机械抓手26设置在压板28周侧。

清洗瓶组通过压板28和刷洗升降座21之间配合夹紧固定,保证了瓶子在清洗时的稳定性;并且压板28设置,使得毛刷清洗件可对瓶子内部施加一定压力,增加刷毛对瓶子内壁的摩擦力以及喷洗的水压,进而提高清洗效率。

所述压板28和动力件D27之间还设有弹性缓冲件29。

说明书附图中为了更清楚的表示结构,刷洗机构2内的瓶子以及毛刷清洗件只画出一组。

全自动瓶子刷洗机工作过程如下:

进瓶组件3上的进瓶托盘31移动至刷洗机构2左侧,等待清洗瓶组的放入;

放置完成后,进瓶托盘31带着清洗瓶组向右滑动,进入刷洗机构2;

抓取组件将清洗瓶组抓起,进瓶托盘31向左侧滑动,回到初始工位;

刷洗升降座上升,毛刷清洗件伸入对应瓶口内进行清洗操作;

清洗完成后,刷洗升降座下降,出瓶组件4上的出瓶托盘42移动至刷洗机构2;

抓取组件将清洗瓶组放入出瓶托盘42,出瓶托盘42向右滑动离开刷洗机构2。

所述进瓶组件3还包括位于进瓶托盘31初始工位上侧的抓瓶机械手7以及位于进瓶托盘31初始工位下侧的瓶子放置区6;所述抓瓶机械手7进行垂直升降运动将瓶子放置区6上的瓶子转运至进瓶托盘31。

工人将绑扎好的清洗瓶组堆叠在推车上,通过推车送入瓶子放置区6。为了保证抓瓶机械手7抓取的准确性,推车上设有定位清洗瓶组的限位结构,瓶子放置区6上设有定位推车的限位结构(如轨道)。

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出瓶组件4右侧的转运组件5;所述转运组件5包括传输带51及设置在出瓶组件4和传输带51之间的夹紧转动手52;所述夹紧转动手52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转动轴以及固设在转动轴上且由气缸驱动开合一对夹臂。

所述出瓶组件4下侧还设有向瓶口喷水的喷水管和/或向瓶口吹气的吹气管8。

出瓶托盘42带着清洗瓶组向右滑动离开刷洗机构2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可在清洗瓶组被转运组件5送走之前,利用喷水管或吹气管8进行再清洗或者吹干。

出瓶托盘42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对应倒置瓶口的通孔。

出瓶托盘42上通孔的分布与清洗瓶组的排列方式相对应。

所述机架1上设有两前后平行分布的轨道,各轨道左右延伸,且进瓶托盘31和出瓶托盘41底部分别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滑块;所述动力件A32和动力件B42为与轨道平行设置的无杆气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