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的三级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5680阅读:1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的三级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级沉淀池,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的三级沉淀池。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比如冲洗搅拌主机、混凝土运输罐车以及生产场地地面后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因为含有水泥、砂石、粉煤灰、矿粉以及外加剂等强碱性物质,PH值高达11-12,因此直接将这些废水排放,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公告号为CN2027001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该沉淀池由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依次连接组成,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由沉淀池隔墙分隔,一级沉淀池底板为斜坡道,沉淀池隔墙上设有溢水口。这种沉淀池通过在三级沉淀池内加入酸性物质与污水进行中和,最终将中和后的污水排放至市政管道。技术人员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需手工添加酸性物质,由于夜间无人对三级沉淀池内的污水进行添加,使得每天早上三级沉淀池显强碱性,进而降低污水的排放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的三级沉淀池,这种三级沉淀池可自动进行加酸,进而提高污水的排放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的三级沉淀池,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级沉淀池、第二级沉淀池以及第三级沉淀池,所述第一级沉淀池和第二级沉淀池、第二级沉淀池和第三级沉淀池之间皆设置有溢水口,所述第二级沉淀池内靠近第一级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水车,所述水车的轴心处穿设有与水车转速相同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套接有保证固定杆进行转动的限位件,所述水车位于第一级沉淀池与第二级沉淀池所连通的溢水口下方区域且与溢水口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与水车转动频率一致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有可对第二级沉淀池内污水执行加酸操作的执行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于第一级沉淀池内的污水通过溢水口进入第二级沉淀池时,水流向下流落至水车的板面上。由于水流的重力作用对水车的板面施加向下方向的力,最终水车可绕固定杆的轴心线进行转动。此时,与水车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同时发生转动。固定杆的转动驱动位于固定杆一侧的驱动机构以相同的转动频率进行转动,进而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执行机构进行对第二级沉淀池内污水执行加酸操作。当溢水口流入污水流量越高时,水车绕着固定杆轴心处的转动速度越快,带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的转速加快,进而驱动机构的转动频率也逐渐加快。使得执行机构往第二级沉淀池内添加的酸性物质随着溢水口流入污水流量增加而增加,反之亦然。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酸性物质的添加量可根据实时的流入污水流量而改变,自动对第二级沉淀池内的污水进行中和反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固定杆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带,所述齿轮带另一侧设置有可与齿轮带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侧与执行机构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级沉淀池通过溢水口将污水流入第二级沉淀池时,最终导致与水车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发生转动。由于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使得第一齿轮通过齿轮带的作用带动第二齿轮发生转动,第二齿轮的一侧通过固定环的作用带动固定连接的执行机构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对第二级沉淀池加酸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位于固定杆两端的轴承,每个所述轴承的一侧与第二级沉淀池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固定杆两端皆设置有轴承,使得当固定杆随着水车的转动同步进行转动时,两边的轴承能减少对固定杆转动的影响,减少摩擦阻力。同时,轴承能起到对固定杆的支撑作用,进而保证与固定杆固定连接的水车悬空设置,进一步保证水车能随着溢水口污水流量同步发生转动,保证了转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有可放置酸性物质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环绕进料口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抵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轴心处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可与进料斗进料口相配合的若干圆周排列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从第一沉淀池流入第二级沉淀池内时,溢水口下落的水流冲击位于溢水口下方的水车,进而带动与水车固定连接的固定杆进行转动。固定杆通过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进而带动转盘进行转动。由于转盘的一侧与进料斗进料口处相互抵接,且位于进料斗一侧的密封圈提高了进料斗与转盘之间的密封效果。当转盘上的凹槽转动至与进料斗进料口处时,其位于进料斗内的酸性物质进入凹槽内。此时转盘继续转动时,位于凹槽内的酸性物质会由于重力的原因掉落至第二级沉淀池内并与第二级沉淀池内的污水进行中和反应。当转盘转动至与进料斗的进料口处相抵接且并没有与任何一个凹槽进行配合时,此时转盘并不提供进料斗内的酸性物质下落的空间,使得酸性物质仍然留着进料斗内。上述密封圈加强了转盘与进料斗之间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套接有避免外界水气接触驱动机构的驱动室,所述驱动室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第二齿轮轴心处相套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级沉淀池内的污水长时间处于敞开环境下,其污水在一定温度下会进行蒸发进而转化成空气中的水气。水气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会直接与驱动机构进行接触。为避免水气与驱动机构接触后对驱动机构造成的影响,在驱动机构外设置包覆驱动机构的驱动室。同时驱动室可提高整体的美观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级沉淀池、第二级沉淀池和第三级沉淀池的开口处皆设置格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季来临时,通过格栅使得外界雨水进入三级沉淀池内进而降低三级沉淀池内高碱性溶液的PH值,降低了中和所需酸性溶液的使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二级沉淀池内设置有水车,水车位于第一级沉淀池与第二级沉淀池所连通的溢水口下方区域且与溢水口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水车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通过驱动机构同步连接有执行机构,使得水车可根据上方溢水口流入的水流大小进行改变水车的转动速度,从而实时自动改变执行机构往第二级沉淀池内添加酸性物质的量,进而提高污水的排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去除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去除驱动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级沉淀池;2、第二级沉淀池;3、第三级沉淀池;4、隔板;5、溢水口;6、格栅;7、进水口;8、水车;9、固定杆;10、轴承;11、驱动室;12、驱动机构;13、第一齿轮;14、齿轮带;15、第二齿轮;16、固定轴;17、固定环;18、执行机构;19、进料斗;20、密封圈;21、转盘;2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用的三级沉淀池,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级沉淀池1、第二级沉淀池2以及第三级沉淀池3。第一级沉淀池1、第二级沉淀池2和第三级沉淀池3由隔板4进行分隔,隔板4的一侧设置有溢水口5。第一级沉淀池1、第二级沉淀池2和第三级沉淀池3的开口处皆设置格栅6。第一级沉淀池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7。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级沉淀池2内靠近第一级沉淀池1的一侧设置有水车8。水车8的轴心处穿设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两端设置有轴承10,每个轴承10的一侧与第二级沉淀池2内壁固定连接。特别的,水车8位于第一级沉淀池1与第二级沉淀池2所连通的溢水口5下方区域且与溢水口5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当位于第一级沉淀池1内的污水通过溢水口5进入第二级沉淀池2时,水流向下流落至水车8的板面上。由于水流的重力作用对水车8的板面施加向下方向的力,最终水车8可绕固定杆9的轴心线进行转动。此时,与水车8固定连接的固定杆9同时发生转动。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固定杆9的一端套接有驱动室11,驱动室11的一侧与第二级沉淀池2内壁固定连接。驱动室11内设置有驱动机构12,驱动机构12包括有与固定杆9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13,第一齿轮13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第一齿轮13相啮合的齿轮带14,齿轮带14另一侧设置有可与齿轮带14啮合的第二齿轮15。第二齿轮15穿设有固定轴16,固定轴16的一端与驱动室11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5远离固定轴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7,固定环17的一侧穿出驱动室11固定连接有可对第二级沉淀池2内污水执行加酸操作的执行机构18。

当第一级沉淀池1通过溢水口5将污水流入第二级沉淀池2时,最终导致与水车8固定连接的固定杆9发生转动。由于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使得第一齿轮13通过齿轮带14的作用带动第二齿轮15发生转动,第二齿轮15的一侧通过固定环17的作用带动固定连接的执行机构18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对第二级沉淀池2加酸操作。

如图4所示,执行机构18包括有位于格栅6上方的进料斗19,进料斗19内可放置酸性物质。进料斗19穿入格栅6于第二级沉淀池2内的一端设置有环绕进料斗19进料口处的密封圈20,密封圈20的一侧抵接有转盘21,转盘21的轴心处与固定环17固定连接。转盘21的一侧设置有可与进料斗19进料口相配合的若干圆周排列的凹槽22。

当水流从第一沉淀池流入第二级沉淀池2内时,溢水口5下落的水流冲击位于溢水口5下方的水车8,进而带动与水车8固定连接的固定杆9进行转动。固定杆9通过固定连接的驱动机构12进而带动转盘21进行转动。由于转盘21的一侧与进料斗19进料口处相互抵接,且位于进料斗19一侧的密封圈20提高了进料斗19与转盘21之间的密封效果。当转盘21上的凹槽22转动至与进料斗19进料口处时,其位于进料斗19内的酸性物质进入凹槽22内。此时转盘21继续转动时,位于凹槽22内的酸性物质会由于重力的原因掉落至第二级沉淀池2内并与第二级沉淀池2内的污水进行中和反应。当转盘21转动至与进料斗19的进料口处相抵接且并没有与任何一个凹槽22进行配合时,此时转盘21并不提供进料斗19内的酸性物质下落的空间,使得酸性物质仍然留着进料斗19内。上述密封圈20加强了转盘21与进料斗19之间的密封效果。

工作过程:

污水先流入第一级沉淀池1进行自然沉淀,第一级沉淀池1起到主要沉淀作用。当第一级沉淀池1内的污水积满达到与第二级沉淀池2相连通的溢水口5高度时,位于第一级沉淀池1内的上方污水通过溢水口5流入第二级沉淀池2。此时,其位于第二级沉淀池2内的水车8可根据上方溢水口5流入的水流大小进行改变水车8的转动速度。当流入速度较大时,水车8绕着固定杆9轴心处的转动速度越快,进而带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9的转速加快。

当固定杆9发生转动时,第一齿轮13通过齿轮带14的作用带动第二齿轮15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转盘21进行转动。此时,转盘21的转速可根据固定杆9的转速而进行同步改变,进而通过流入第二级沉淀池2内的流量来决定转速的大小。当转盘21的转速变大时,进料斗19内的酸性物质进入转盘21凹槽22的次数变多,进而使得往第二级沉淀池2内投放的酸性物质变多。当转盘21的转速变小时,其结果与上述相反。

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三级沉淀池可自动根据进入第二级沉淀池2的流量而进行加酸的剂量,进而提高污水中和反应的效率。同时,由于水车8绕着固定杆9轴心线进行转动,使得水车8可将位于第二级沉淀池2内的污水与酸性物质进行充分搅拌,能加快中和反应的进行。其搅拌速度与水车8的转动速度相匹配。进一步,为避免第二级沉淀池2内的污水过多而导致溢水口5流出的污水不能与水车8的板面充分接触,进而降低水车8的转动效率。因此,第二级沉淀池2与第三级沉淀之间所连通的溢水口5其位置低于固定杆9的轴心线位置。当第二级沉淀池2内的水通过溢水口5进入第三级沉淀池3内时,技术人员可通过PH测试仪检测第三级沉淀池3内的污水PH值。当第三级沉淀池3内的污水PH值达到排污标准范围内时,可通过抽水泵排出至市政管道内。通过上述自动加酸设置,避免了人工加工的繁琐,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