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567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具体属于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产过程中对纯水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纯水常常通过各种不同的水处理工艺得到。在水处理技术中,纯水又称为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精微过滤及其他适当的物理加工方法进行深度处理后产生的水。一般情况下纯水在生产过程中,源水只有40%-50%被利用。现有技术中,由于氮封水箱的溢流口高于高液位传感器,高液位时纯水制备会停止。如果纯水在开机时无法一直自动循环,则无法保持电导率,从而影响使用。当用水端用水不是连续状态而是断断续续用水状态时,如果将用水端打开进行排放,前端持续制水,又会造成水的浪费。因此研究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能够在节水同时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显得尤为必要。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可以在节水的同时保持电导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箱、增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RO系统、二级RO系统、纯水泵、中间水箱、EDI系统、和氮封水箱,所述氮封水箱通过管道A与中间水箱一端相连,中间水箱的另一端与EDI系统相连,EDI系统通过管道B与氮封水箱连接;所述氮封水箱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A,所述高液位感应器A设置在高于管道A在氮封水箱中的开口处;所述中间水箱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B,高液位感应器B设置在低于管道A在中间水箱中的开口处。前述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中,还设有RO清洗系统,分别与一级RO系统、二级RO系统相连。可以保证RO系统的高效运行。前述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中,管道A和管道B的材质为PVC。前述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中,多介质过滤器中依次设置石英砂层、无烟煤层、活性炭层、磁铁矿层、多孔陶瓷层和高分子水凝胶层。可以对水体进行高效过滤,有效除去悬浮杂质,降低水体浊度。杂质去除率达到70%~80%。前述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中,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之间还设有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所述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中高分子水凝胶采用的是ZL201010278050.8中的高吸附性水凝胶。前述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中,一级RO系统采用一级三段排列方式,一至三段压力容器数分别为6、3和2,每段采用6芯膜壳。能够保持更高的反渗透系统回收率,回收率达到82~87%,有效减小后续工艺的处理规模。前述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中,活性炭过滤器为ZL201080061503.X中的过滤器。可以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属、腐殖酸和/或微生物。现有技术中,由于氮封水箱的溢流口高于高液位传感器,高液位时纯水制备会停止。如果纯水在开机时无法一直自动循环,则无法保持电导率,从而影响使用。当用水端用水不是连续状态而是断断续续用水状态时,为了保持电导率,如果将用水端打开进行排放,前端持续制水,又会造成水的浪费。本实用新型中水流经过中间水箱进入EDI系统进行处理,产水经过管道B进入氮封水箱,最终由水泵抽出至使用端。在氮封水箱的上端开口,接入管道A,氮封水箱的水位高于管道A的开口处同时低于高液位感应器A。通过管道A将水流引流回到中间水箱,由于管道A开口处在高位溢流口和高液位感应器A之下,利用管道A的开口处低于停水检测的高液位感应器A,从而保障了氮封水箱水位一直保持在高液位感应器A之下,最终使得EDI系统一直持续产水,当中间水箱的水位达到高液位感应器B前端停止制水,维持EDI系统运转仅需少量水,从而实现在少量外接补水情况下,设备能自循环。在断续用水的情况下,不用在用水端排水,设备可以正常循环,同时外界少量补水维持系统运转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方式,避免了断断续续用水时电导率下降,同时也避免了为了保障电导率利用常规纯水由使用端排除从而造成浪费的问题,达到了节省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纯水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纯水装置相比,其优势如表1所示。表1电导率用水量改进前EDI系统出水端电导率状况不清楚5吨/小时改进后(本实用新型)EDI系统出水端电导率维持在18.250.5吨/小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能够在断续用水情况下,实现节水同时保持电导率。本实用新型的纯水装置通过在氮封水箱中设置开口低于停水检测的高液位感应器的管道,将水流引流回到中间水箱,从而保障了氮封水箱水位一直保持在高液位感应器之下,最终使得EDI系统一直持续产水。当中间水箱的水位达到高液位感应器B前端停止制水,维持EDI系统运转仅需少量水,从而实现在少量外接补水情况下,设备能自循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方式,避免了断断续续用水时电导率下降,同时也避免了为了保障电导率利用常规纯水由使用端排除从而造成浪费的问题,达到了节省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纯水装置,可以对水体进行高效过滤,去除水中重金属、腐殖酸和/或微生物,有效除去悬浮杂质,降低水体浊度。杂质去除率达到70%~80%。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持续、高效地获取纯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4的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原水箱,2-增压泵,3-多介质过滤器,4-活性炭过滤器,5-保安过滤器,6-一级高压泵,7-一级RO系统,8-二级RO系统,9-纯水泵,10-中间水箱,11-EDI系统,1101-高液位感应器B,12氮封水箱,1201-管道A,1202-管道B,1203-高液位感应器A,13-RO清洗系统,14-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实施例1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箱1、增压泵2、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保安过滤器5、一级高压泵6、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纯水泵9、中间水箱10、EDI系统11和氮封水箱12,所述氮封水箱12通过管道A1201与中间水箱10一端相连,中间水箱10的另一端与EDI系统11相连,EDI系统11通过管道B1202与氮封水箱12连接;所述氮封水箱12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A1203,所述高液位感应器A1203设置在高于管道A1201在氮封水箱中的开口处;所述中间水箱10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B1101,高液位感应器B1101设置在低于管道A1201在中间水箱10中的开口处。活性炭过滤器4为ZL201080061503.X中的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3和活性炭过滤器4之间还设有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14。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箱1、增压泵2、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保安过滤器5、一级高压泵6、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纯水泵9、中间水箱10、EDI系统11和氮封水箱12,所述氮封水箱12通过管道A1201与中间水箱10一端相连,中间水箱10的另一端与EDI系统11相连,EDI系统11通过管道B1202与氮封水箱12连接;所述氮封水箱12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A1203,所述高液位感应器A1203设置在高于管道A1201在氮封水箱中的开口处;所述中间水箱10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B1101,高液位感应器B1101设置在低于管道A1201在中间水箱10中的开口处。管道A1201和管道B1202的材质为PVC。一级RO系统7采用一级三段排列方式,一至三段压力容器数分别为6、3和2,每段采用6芯膜壳。还设有RO清洗系统13,分别与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相连。多介质过滤器3和活性炭过滤器4之间还设有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14,所述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14中高分子水凝胶采用的是ZL201010278050.8中的高吸附性水凝胶。实施例3如图1~2所示,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箱1、增压泵2、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保安过滤器5、一级高压泵6、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纯水泵9、EDI系统11、中间水箱10和氮封水箱12,所述氮封水箱12通过管道A1201与中间水箱10一端相连,中间水箱10的另一端与EDI系统11相连,EDI系统11通过管道B1202与氮封水箱12连接;所述氮封水箱12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A1203,所述高液位感应器A1203设置在高于管道A1201在氮封水箱中的开口处;所述中间水箱10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B1101,高液位感应器B1101设置在低于管道A1201在中间水箱10中的开口处。管道A1201和管道B1202的材质为PVC。多介质过滤器3中依次设置石英砂层、无烟煤层、活性炭层、磁铁矿层、多孔陶瓷层和高分子水凝胶层。活性炭过滤器4为ZL201080061503.X中的过滤器。一级RO系统7采用一级三段排列方式,一至三段压力容器数分别为6、3和2,每段采用6芯膜壳。还设有RO清洗系统13,分别与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相连。多介质过滤器3和活性炭过滤器4之间还设有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14,所述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14中高分子水凝胶采用的是ZL201010278050.8中的高吸附性水凝胶。实施例4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箱1、增压泵2、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保安过滤器5、一级高压泵6、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纯水泵9、EDI系统11、中间水箱10和氮封水箱12,所述氮封水箱12通过管道A1201与中间水箱10一端相连,中间水箱10的另一端与EDI系统11相连,EDI系统11通过管道B1202与氮封水箱12连接;所述氮封水箱12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A1203,所述高液位感应器A1203设置在高于管道A1201在氮封水箱中的开口处;所述中间水箱10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B1101,高液位感应器B1101设置在低于管道A1201在中间水箱10中的开口处。管道A1201和管道B1202的材质为PVC。多介质过滤器3中依次设置石英砂层、无烟煤层、活性炭层、磁铁矿层、多孔陶瓷层和高分子水凝胶层。活性炭过滤器4为ZL201080061503.X中的过滤器。一级RO系统7采用一级三段排列方式,一至三段压力容器数分别为6、3和2,每段采用6芯膜壳。还设有RO清洗系统13,分别与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相连。实施例5如图1~2所示,一种节水且保持电导率的纯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箱1、增压泵2、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保安过滤器5、一级高压泵6、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纯水泵9、EDI系统11、中间水箱10和氮封水箱12,所述氮封水箱12通过管道A1201与中间水箱10一端相连,中间水箱10的另一端与EDI系统11相连,EDI系统11通过管道B1202与氮封水箱12连接;所述氮封水箱12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A1203,所述高液位感应器A1203设置在高于管道A1201在氮封水箱中的开口处;所述中间水箱10中设有高液位感应器B1101,高液位感应器B1101设置在低于管道A1201在中间水箱10中的开口处。管道A1201和管道B1202的材质为PVC。多介质过滤器3中依次设置石英砂层、无烟煤层、活性炭层、磁铁矿层、多孔陶瓷层和高分子水凝胶层。还设有RO清洗系统13,分别与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相连。多介质过滤器3和活性炭过滤器4之间还设有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14,所述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14中高分子水凝胶采用的是ZL201010278050.8中的高吸附性水凝胶。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使用过程:用水端阀门关闭,源水从原水箱1中经过增压泵2,依次进入多介质过滤器3、(高分子水凝胶吸附过滤器14)、活性炭过滤器4和保安过滤器5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杂质、重金属、微生物等。随后经一级高压泵6依次进入一级RO系统7、二级RO系统8进行进一步地分离、提纯处理。再经过纯水泵9进入中间水箱10,水流经过中间水箱10进入EDI系统11进行处理,产水经过管道B1202进入氮封水箱12,最终由水泵抽出至使用端。在氮封水箱12的上端开口,接入管道A1201,氮封水箱12的水位高于管道A1201的开口处同时低于高液位感应器A1203。通过管道A1201将水流引流回到中间水箱10,由于管道A1201开口处在高位溢流口和高液位感应器A1203之下,利用管道A1201的开口处低于停水检测的高液位感应器A1203,从而保障了氮封水箱12水位一直保持在高液位感应器A1203之下,最终使得EDI系统一直持续产水,当中间水箱10的水位达到高液位感应器B1101停止制水,维持EDI系统11运转仅需少量水。这种设置方式,避免了断断续续用水时电导率下降,同时也避免了为了保障电导率使得常规纯水由使用端排除从而造成浪费的问题,达到了节省水的目的。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