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689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时,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需要进行杀菌处理。现有杀菌处理装置无法实现对污水的充分杀菌,并且污水中的固体杂物会挡住紫外线,影响紫外线对污水杀菌的效果,无法达到对污水杀菌的目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包括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内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上方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上方的盖板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装置上的推动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右侧的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阀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一弹簧,所述盖板装置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下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杆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架、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光滑块、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玻璃罩、收容于所述玻璃罩内的紫外线灯,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左右两侧的三角块,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支架、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下方的推板。

所述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出水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顶靠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盖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定位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架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罩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玻璃罩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设有两个,所述三角块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竖直状,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顶靠在所述第二过滤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能够对污水进行充分的杀菌,杀菌效果显著,并且可以防止固体杂质挡住紫外线,以便实现对污水的杀菌效果,以达到对污水杀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包括壳体装置1、收容于所述壳体装置1内的第一过滤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上方的第二过滤装置4、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上方的盖板装置3、设置于所述盖板装置3上的推动装置5。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装置1包括壳体11、位于所述壳体11右侧的出水管12、设置于所述出水管12上的阀门13。所述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壳体1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壳体11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呈圆形。所述出水管12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出水管12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阀门13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12内水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2包括第一过滤网2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1下方的第一弹簧22。所述第一过滤网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21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21可以在所述壳体1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2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装置3包括盖板31、位于所述盖板31下方左右两侧的定位杆32、位于所述定位杆32下方的第二弹簧33、位于所述盖板31上方的握持架34、设置于所述盖板31上的光滑块37、位于所述盖板31下方的玻璃罩35、收容于所述玻璃罩35内的紫外线灯36。所述盖板31呈长方体,所述盖板31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上表面上,所述盖板3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呈方形。所述定位杆3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3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杆32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32的上端与所述盖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32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上,使得所述盖板31稳固的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弹簧3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簧33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杆3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架34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握持架34的两端与所述盖板31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37呈长方体,所述光滑块37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311内且与所述盖板31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37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玻璃罩35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玻璃罩35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31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罩35采用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紫外线灯36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紫外线灯36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该开关设置于所述盖板31的外侧,并且通过电线实现与紫外线灯36电性连接,方便使用者操作。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包括第二过滤网41、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41下方左右两侧的三角块42。所述第二过滤网4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过滤网41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过滤网41可以在所述壳体1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3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4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过滤网4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三角块42设有两个,所述三角块42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块4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块42的设置方便使得第二过滤网41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

如图1所示,所述推动装置5包括电缸51、位于所述电缸51左侧的支架52、位于所述电缸51下方的推动杆53、位于所述推动杆53下方的推板54。所述电缸5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5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支架52的上端与所述电缸5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52的下端与所述盖板3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53呈竖直状,所述推动杆53的上端与所述电缸5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5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53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杆53贯穿所述光滑块37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推动杆53可以顺利的上下移动。所述推板54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53的下端与所述推板54固定连接,所述推板54顶靠在所述第二过滤网41上。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握持架34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盖板31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推动装置5及第二过滤网41向上移动,使其脱离所述壳体11。然后将污水倒入到所述壳体11内,并且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弥漫在污水中。然后将盖板31盖在所述壳体11的上端,并且第二过滤网41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然后打开紫外线灯36的开关,使其发出紫外线照射到所述壳体11内,进而可以对污水进行消毒。为了防止固体杂质挡住紫外线,此时打开电缸5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53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推板54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过滤网41被推动且向下移动,所述三角块42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过滤网21上,使得所述第一过滤网21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22被压缩,直至所述第二过滤网41移动到最下方,此时所述第二过滤网41可以将固体杂质集中到其下方,防止固体杂质弥漫在水中影响对污水进行消毒,此时紫外线可以穿过污水,以便对紫外线进行充分的杀菌消毒。消毒完毕后,打开阀门13,使得壳体11内的杀菌后的污水经过出水管12排出,排出的污水经过过滤,以便清除其中的杂质。至此,本实用新型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污水紫外线自动杀菌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