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湖水体补氧装置以及应用这种装置的景观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4620发布日期:2018-06-05 21:5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观湖水体补氧装置以及应用这种装置的景观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景观湖水体补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绿色环境意识的增强,景观湖、景观湖等已经成为生活小区或公共场所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在住宅小区、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在改善人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增添了亲近绿色大自然的氛围。

如图1所示,这类景观湖通常开设引水渠等与外界水源连通,将外界水源引入进景观湖、景观湖中形成流动水;外界水源中的水藻等会进入至其中,而这类景观湖、景观湖等通常深度较浅,阳光直射促进水中藻类繁殖,藻类平铺在水面上,影响水中氧气补给,导致水中的生物缺氧死亡,破坏景观湖内的生态平衡。

但是并未完全改善水体中氧气含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景观湖水体补氧装置,可用于补充水体内氧气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景观湖水体补氧装置,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气泵;所述支撑底座纵向向下开设有主通气孔,所述支撑底座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主通气孔连通的次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泵放置在支撑底座上,支撑底座立设在景观湖中,次通气孔位于水面以下,气泵吸收外界空气,再将外界空气压缩后向主通气孔中排出,之后从各个次通气孔中均匀的排入水中,以此增加水中的空气溶解量,既增加水中的氧气溶解量;另外气泵向水中排出气体时,水面上产生气泡也增加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向水中溶解。

作为优选,所述气泵上设置有依次通过主通气孔、次通气孔中穿过的排气管,所述次通气孔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管的保护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中连接的排气管伸入主通气孔中,之后再从次通气孔中伸出,并利用保护装置将其固定在次通气孔上;使气泵压缩排入的气体能够尽可能多的从主通气孔、次通气孔排入至水中。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次通气孔上的夹爪和铰接在次通气孔上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次通气孔上的夹爪对排气管固定;气泵工作,排气管中有气体排出时,将盖板充开,气体向外排出;气泵不工作时,盖板绕铰接点旋转将次通气孔盖住,避免景观湖对动物误入至次通气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支撑底座依靠自重已能安稳的放置在景观湖中,但是若景观湖中水位较高浮力较大时,可利用固定装置对支撑支架做进一步固定,同时可避免不法分子进行偷窃。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底部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以及穿设在第一延伸部上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底座放置在景观湖底,将固定件从第一延伸部上穿过之后插接在景观湖底你,从而完成支撑底座的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较为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从主通气孔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贯穿其厚度的固定孔和穿设在固定孔中的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将支撑底座放置在景观湖底合适的位置处;之后将固定杆从固定孔中伸出并插接在景观湖底部,再将气泵、排气管等依次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虽然繁琐,但是可有效避免不法分子对这种水体补氧装置的损坏和偷盗。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螺纹旋接在固定孔中,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有尖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类景观湖大多是人工开凿,河底由混凝土或瓷砖等铺设而成,这类材料硬度较高;固定杆的端部较难向内插入,而在固定杆的端部设置尖刺部,在向下刺入的过程中,可增大压强,便于将固定杆插接在景观湖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以上所述的一种景观湖水体补氧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这种水体补氧装置对景观湖中氧气进行补充,以避免因景观湖中藻类过度繁殖而导致的水体内缺氧,也可避免夏季温度过高引起的水温升高,水中含氧量降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景观湖中安设支撑底座,将气泵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气泵上的排气管从次通气孔中伸出,气泵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入至景观湖中,用于增加景观湖水体中的含氧量;

2.支撑底座上设置有固定装置,用于更好的固定支撑底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支撑底座;11、主通气孔;12、次通气孔;121、夹爪;122、盖板;123、卡块;124、半圆环;13、固定孔;14、固定杆;141、尖刺部;15、第一延伸部;151、固定件;152、第一通孔;16、第一凹槽;161、第二通孔;17、罩壳;2、气泵;21、排气管;22、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景观湖水体补氧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固定在景观湖中心的支撑底座1以及防止在支撑底座1上的气泵2。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底座1底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支撑底座1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15,第一延伸部1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2,固定件151穿设在第一通孔152中,从而将支撑底座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延伸部15在支撑底座1上阵列有多个。

如图2所示,支撑底座1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6,气泵2放置在第一凹槽16中,且在第一凹槽16底部向下凹陷形成主通气孔11,支撑底座1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与主通气孔11连通的次通气孔12,次通气孔12在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多个。

如图2所示,气泵2上设置有进气管22和排气管21,排气管21从主通气孔11伸出,再分别从次通气孔12伸出;如图5和图6所示,并在次通气孔12上设置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次通气孔12内壁上的夹爪121以及脚架在次通气孔12上的盖板122,夹爪121包括两个半圆环124以及安设在半圆环124端部的螺栓、螺纹,半圆环124均固定在次通气孔12侧壁上,并在次通气孔12内壁上设置有卡块123,卡块123以及盖板122均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

如图2所示,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罩壳17,罩壳17中心设置有供进气管22通过的第二通孔161。

工作原理:支撑底座1由混凝土制成,自身具有一定的重力,将其放置在景观湖底部,之后利用设置在支撑底座1上的固定装置对支撑底座1做进一步固定,可在罩壳17上种植植物;打开气泵2,气泵2的进气管22从第二通孔161处伸出,将外界的空气从进气管22处进入经气泵2后再从排气管21中排出,排气管21的端部固定在次通气孔12的开口处,盖板122铰接在开口处,当排气管21向外排气时,盖板122被气体充起,当排气管21不向外部排气时,盖板122绕铰接点回转后并磁力吸附在卡块123上;为了避免景观湖中的水向次通气孔12中倒灌,可在次通气孔12中围绕排气管21侧的周侧安设防水物质,如弹性橡胶等。

实施例2:实施例2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一种景观湖水体补氧装置,如图7所示,固定装置包括从主通气孔11底部向下延伸形成贯穿整个支撑底座1厚度的固定孔13,固定孔13为螺纹孔,固定杆14螺纹旋接在固定孔13中,且固定杆14底部设置有尖刺部141,便于使其刺入至景观湖的水底中。

使用方法: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在此实施例中,预先将固定杆14从固定孔13中旋出,使底部的尖刺部141伸入进池底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实施例3:一种景观湖,如图2所示,由人工开凿而成,河底设置涂抹有混凝土,支撑底座1设置在景观湖中心位置。

工作原理:利用水体补氧装置,对景观湖内进行补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