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2813发布日期:2018-06-08 20:3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胶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胶污水处理系统,尤其的,涉及一种利用三级臭氧连续氧化、多管曝气处理粘胶污水的系统,属于粘胶纤维生产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生产是一种复杂的多段工艺,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如浆粕、二硫化碳、硫酸等,也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醇类、果胶等。而当下的粘胶纤维生产是属于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在生产中它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这个工艺需要大量的水,并且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且成分也较复杂,若直接排放将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国知局于2016年06月29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CN205347080U,专利名称为“一种短纤精炼生产线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酸性循环用水储罐、酸性污水储罐、碱性污水收集罐、含硫化钠碱性污水罐及含双氧水碱性污水罐,所述碱性污水收集罐分别连接到在含硫化钠碱性污水罐溢流口及含双氧水碱性污水罐溢流口,还包括酸性污水换热器、碱性污水换热器、精炼用软水储罐,所述酸性污水储罐与酸性污水换热器污水进口连接,所述碱性污水收集罐与碱性污水换热器污水进口连接,所述碱性污水换热器的软水进口连接有软水储罐,其软水出口与酸性污水换热器软水进口连接,所述酸性污水换热器软水出口与精炼软水储罐连接。该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回收污水中的热量,减少了能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国知局于2015年06月24日公开了一种公开号CN104724770A,专利名称为“一种粘胶短纤污水处理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碱性污水收集罐、含硫化钠性污水罐、含双氧水碱性污水罐和碱性污水搜集槽,所述的碱性污水收集罐与所述的含硫化钠性污水罐之间设置有联通阀。在现有技术中,并未对粘胶污水中半纤及其他大分子有机物等做出针对性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粘胶污水处理系统,在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曝气罐、缓存池和生化池组成一个完整粘胶污水处理系统,有序、有效及针对性的完成对粘胶污水的处理;其中,并通过曝气罐的设置,完成三级臭氧连续氧化及多管曝气处理工艺,能有效除去粘胶污水中的半纤维素、其他大分子有机物等物质,提高本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及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粘胶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曝气罐、缓存池和生化池,沉淀池、曝气罐、缓存池和生化池之间依次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曝气罐包括罐体及设置在罐体内的管板和曝气管,管板包括上管板和下管板,上管板设置在罐体的上部,下管板设置在罐体的下部;曝气管设置在下管板下方,曝气管一端设有清洁口,另一端设有臭氧入口,且曝气管上设有多个喷嘴;臭氧入口连有臭氧机。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板和下管板均与曝气管平行设置,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设有多条污水管,污水管管口对应喷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端设有污水进口和尾气出口,罐体通过尾气出口与臭氧机连接,罐体下端设有污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入口与臭氧机之间设有臭氧浓度调节器。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罐包括曝气罐Ⅰ、曝气罐Ⅱ及曝气罐Ⅲ,曝气罐Ⅰ、曝气罐Ⅱ及曝气罐Ⅲ设置在沉淀池与缓存池之间,曝气罐Ⅰ、曝气罐Ⅱ及曝气罐Ⅲ均与臭氧机连接;曝气罐Ⅰ与沉淀池连接,且曝气罐Ⅰ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球阀;曝气罐Ⅱ一端与曝气罐Ⅰ连接,另一端与曝气罐Ⅲ连接,曝气罐Ⅱ与曝气罐Ⅰ之间设有球阀,曝气罐Ⅱ与曝气罐Ⅲ之间设有泵和球阀;曝气罐Ⅲ还与缓存池连接,且曝气罐Ⅲ与缓存池之间设有球阀;缓存池与生化池之间设有联通阀。

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本粘胶污水处理系统中,沉淀池、曝气罐、缓存池和生化池之间依次通过输送管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粘胶污水处理系统,并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及生化法完成对粘胶污水中物质的逐步处理,提高粘胶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保护环境;

2)本发明采用多管式臭氧氧化曝气罐,曝气管上每一个臭氧喷嘴对应一根污水管口,进行曝气氧化反应,以此使得每一根污水管中污水能与臭氧管中臭氧充分接触,并进行液膜与气膜的扩散,保证臭氧分布均匀,从而使得臭氧与污水中半纤维素等物质能充分发化学反应,形成低碳链糖类或者直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臭氧曝气直接将液膜与气膜分割压缩成薄膜,有利于臭氧气体与污水液体的传质、扩散,从而加速其化学反应速度,以及增大粘胶污水中物质与臭氧的反应面积;

3)在本系统中,采用集中式的臭氧机,能对各级臭氧氧化所需的臭氧进行集中供应,有利于对各级臭氧氧化所需的臭氧进行自动化控制,确保臭氧供应的浓度和曝气强度;

4)在本系统中,曝气罐包括曝气罐Ⅰ、曝气罐Ⅱ及曝气罐Ⅲ,在曝气罐Ⅰ中进行一级臭氧氧化曝气处理,在曝气罐Ⅱ中进行二级臭氧氧化曝气处理,在曝气罐Ⅲ中进行三级臭氧氧化曝气处理,使得各曝气罐中曝气分工明确而减小不利影响,提高臭氧氧化曝气的有序性,促使臭氧氧化曝气工艺的稳定性;

5)在曝气管中,臭氧入口与清洁口可以进行位置调换,根据臭氧进气位置在现场安装确定,清洁口可用盲板密闭,在需要对曝气管进行清洁时,可以直接拆开盲板而进行贯通性清洁。在管板上安装污水管,并使污水管管口一一对应喷嘴,粘胶污水与臭氧形成对立方向流动,有利于液态污水与气态臭氧充分接触,增大相互传质的几率;并且,喷嘴经过防水倒灌结构,使得每一个管道都是独立、并联的反应单元;

6)在本系统中,臭氧入口与臭氧机之间设有臭氧浓度调节器,臭氧浓度调节器能有效控制进入曝气罐中臭氧浓度,可控的完成三级臭氧连续氧化曝气处理工艺;

7)在本系统中,球阀、联通阀及泵的设置,有效的控制污水的输送及循环,增加粘胶污水处理工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罐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池,2、曝气罐,201、罐体,202、上管板,203、下管板,204、曝气管,3、缓存池,4、生化池,5、输送管,6、清洁口,7、臭氧入口,8、喷嘴,9、臭氧机,10、污水管,11、污水进口,12、尾气出口,13、污水出口,14、臭氧浓度调节器,15、曝气罐Ⅰ,16、曝气罐Ⅱ,17、曝气罐Ⅲ,18、球阀,19、泵,20、联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粘胶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1、曝气罐2、缓存池3和生化池4,沉淀池1、曝气罐2、缓存池3和生化池4之间依次通过输送管5连接;所述曝气罐2包括罐体201及设置在罐体201内的管板和曝气管204,管板包括上管板202和下管板203,上管板202设置在罐体201的上部,下管板203设置在罐体201的下部;曝气管204设置在下管板203下方,曝气管204一端设有清洁口6,另一端设有臭氧入口7,且曝气管204上设有多个喷嘴8;臭氧入口7连有臭氧机9。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板202和下管板203均与曝气管204平行设置,上管板202与下管板203之间设有多条污水管10,污水管10管口对应喷嘴8设置。

实施例2

一种粘胶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1、曝气罐2、缓存池3和生化池4,沉淀池1、曝气罐2、缓存池3和生化池4之间依次通过输送管5连接;所述曝气罐2包括罐体201及设置在罐体201内的管板和曝气管204,管板包括上管板202和下管板203,上管板202设置在罐体201的上部,下管板203设置在罐体201的下部;曝气管204设置在下管板203下方,曝气管204一端设有清洁口6,另一端设有臭氧入口7,且曝气管204上设有多个喷嘴8;臭氧入口7连有臭氧机9。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板202和下管板203均与曝气管204平行设置,上管板202与下管板203之间设有多条污水管10,污水管10管口对应喷嘴8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201上端设有污水进口11和尾气出口12,罐体201通过尾气出口12与臭氧机9连接,罐体201下端设有污水出口13。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入口7与臭氧机9之间设有臭氧浓度调节器14。

实施例3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粘胶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1、曝气罐2、缓存池3和生化池4,沉淀池1、曝气罐2、缓存池3和生化池4之间依次通过输送管5连接;所述曝气罐2包括罐体201及设置在罐体201内的管板和曝气管204,管板包括上管板202和下管板203,上管板202设置在罐体201的上部,下管板203设置在罐体201的下部;曝气管204设置在下管板203下方,曝气管204一端设有清洁口6,另一端设有臭氧入口7,且曝气管204上设有多个喷嘴8;臭氧入口7连有臭氧机9。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板202和下管板203均与曝气管204平行设置,上管板202与下管板203之间设有多条污水管10,污水管10管口对应喷嘴8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201上端设有污水进口11和尾气出口12,罐体201通过尾气出口12与臭氧机9连接,罐体201下端设有污水出口13。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入口7与臭氧机9之间设有臭氧浓度调节器14。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罐2包括曝气罐Ⅰ15、曝气罐Ⅱ16及曝气罐Ⅲ17,曝气罐Ⅰ15、曝气罐Ⅱ16及曝气罐Ⅲ17设置在沉淀池1与缓存池3之间,曝气罐Ⅰ15、曝气罐Ⅱ16及曝气罐Ⅲ17均与臭氧机9连接;曝气罐Ⅰ15与沉淀池1连接,且曝气罐Ⅰ15与沉淀池1之间设有球阀18;曝气罐Ⅱ16一端与曝气罐Ⅰ15连接,另一端与曝气罐Ⅲ17连接,曝气罐Ⅱ16与曝气罐Ⅰ15之间设有球阀18,曝气罐Ⅱ16与曝气罐Ⅲ17之间设有泵19和球阀18;曝气罐Ⅲ17还与缓存池3连接,且曝气罐Ⅲ17与缓存池3之间设有球阀18;缓存池3与生化池4之间设有联通阀2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