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及其水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0917发布日期:2018-06-28 03:0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及其水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及其水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水质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各种净水产品逐渐的走入家庭、办公室、工厂等场所,现有净水产品主要有反渗透类型和吸纳型两类,目前应用更多的是反渗透类型的净水产品。

在反渗透类型的净水产品通常都只设有一个RO膜过滤器,其使用的水路板也对应只含有一个RO膜过滤器的水流通道,即使水处理系统采用废水回流的方法提高原水的利用率,但一个RO膜过滤器的原水利用率仍然偏低,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将废水简单排放掉显然还是十分浪费的,现有净水器由于原水利用率不高,所以制水的成本比较高,水资源浪费严重,这些都限制了其在市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废水,减少浓缩废水排放,增加净水器的制水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进一步有效利用废水,减少浓缩废水排放量,降低制水成本的净水器及其水路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器用水路板,包括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或第二水路板上设有多条彼此独立的水槽,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密封固连后使得所述多条水槽对应形成多条彼此独立的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或第二水路板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的原水接口、纯水接口及废水接口,还设有多个与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的水路部件接口和滤芯接口,所述滤芯接口至少包括:一个与预过滤器相接通的预过滤器的进口接口和出口接口,一个与第一RO膜过滤器相接通的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纯水出口接口和废水出口接口,以及一个与第二RO膜过滤器相接通的第二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纯水出口接口和废水出口接口;其中,第一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第二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相接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之上游的水流通道相接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和第二RO膜过滤器的纯水出口接口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纯水接口相接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上下布置,所述原水接口、纯水接口及废水接口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各个所述的水路部件接口设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上表面上,各个所述的滤芯接口设于所述第二水路板的下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原水接口、纯水接口、废水接口、各个水路部件接口及各个滤芯接口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的平面设置,所述原水接口、纯水接口、废水接口及各个滤芯接口上均固接一转接弯头。

优选的,所述水路部件接口包括减压阀的进出口接口、低压开关的接口、进水电磁阀的进出口接口、原水TDS的接口、增压泵的进出口接口、第一单向阀的进出口接口、高压开关的接口、纯水TDS的接口、流量计的进出口接口、废水电磁阀的进出口接口,其中,所述预过滤器的进出口接口在水流方向上设于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口接口和增压泵的进口接口之间,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和纯水出口接口在水流方向上设于所述增压泵的出口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接口之间,废水电磁阀的进出口接口在水流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和所述废水接口之间,所述减压阀的进口接口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原水接口相接通,所述流量计的出口接口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纯水接口相接通。

优选的,所述水路部件的接口还包括第二单向阀的进出口接口和比例阀的进出口接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出口接口在水流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和所述比例阀的进口接口之间,所述比例阀的出口接口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之上游的水流通道相接通。

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包括十二个,分别是:

第一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原水接口和所述减压阀的进口接口;

第二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减压阀的出口接口与所述进水电磁阀的进口接口,所述低压开关的接口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相接通;

第三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口接口与所述预过滤器的进口接口;

第四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预过滤器的出口接口与所述增压泵的进口接口,所述原水TDS的接口和所述比例阀的出口接口与该第四水流通道相接通;

第五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增压泵的出口接口与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

第六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纯水出口接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接口,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纯水出口接口与该第六水流通道相接通;

第七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接口与所述流量计的进口接口,所述高压开关的接口和纯水TDS的接口与该第七水流通道相接通;

第八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流量计的出口接口与所述纯水出口;

第九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与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相接通;

第十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与所述废水电磁阀进口接口和第二单向阀进口接口;

第十一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废水电磁阀出口接口与所述废水接口;

第十二水流通道,其接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出口接口与所述比例阀的进口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包括至少一个预过滤器和两个RO膜过滤器,还包括多个水路部件,以及上述所有方案的净水器用水路板,所述预过滤器、RO膜过滤器和多个水路部件通过所述水路板内的水流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包括至少一个预过滤器和两个RO膜过滤器,第一RO膜过滤器产出的废水作为第二RO膜过滤器的原水而流入第二RO膜过滤器中进行再次过滤,通过至少两个RO膜过滤器的过滤从而有效利用了废水,减少浓缩废水排放量,大大提高了原水的利用率,降低净水器的制水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水路板集成性较高,整体布局十分紧凑、合理、美观、简化了净水器内部结构,极大的节省了净水器的占用空间,便于产品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水路板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水路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水路板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水路板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水路板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水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水路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净水器除去前面板的前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净水器除去后面板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水路原理图。

图中:

10-箱体;

20-水路板;21-第一水路板;211-原水接口;212-纯水接口;213-废水接口;

22-第二水路板;23-转接弯头;

水流通道:

L1-第一水流通道;L2-第二水流通道;L3-第三水流通道;L4-第四水流通道;

L5-第五水流通道;L6-第六水流通道;L7-第七水流通道;L8-第八水流通道;

L9-第九水流通道;L10-第十水流通道;L11-第十一水流通道;L12-第十二水流通道;

过滤器及其接口:

30-预过滤器;31-预过滤器的进口接口;32-预过滤器的出口接口;

40-RO膜过滤器;41-第一RO膜过滤器;411-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12-第一RO膜过滤器的纯水出口接口;413-第一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42-第二RO膜过滤器; 421-第二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22-第二RO膜过滤器的纯水出口接口;423-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

水路部件及其接口:

51-减压阀;511-减压阀的进口接口;512-减压阀的出口接口;52-低压开关;521-低压开关的接口;53-进水电磁阀;531-进水电磁阀的进口接口;532-进水电磁阀的出口接口;54-原水TDS;541-原水TDS的接口 ;55-增压泵;552-增压泵的进口接口;551-增压泵的出口接口;554-增压泵的进水管;553-增压泵的出水管;56-第一单向阀;561-第一单向阀的进口接口;562-第一单向阀的出口接口;57-高压开关;571-高压开关的接口;58-纯水TDS;581-纯水TDS的接口 ;59-流量计;591-流量计的进口接口;592-流量计的出口接口;60-废水电磁阀;601-废水电磁阀的进口接口;602-废水电磁阀的出口接口;61-第二单向阀;611-第二单向阀的进口接口;612-第二单向阀的出口接口;62-比例阀;621-比例阀的进口接口;622-比例阀的出口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水器用水路板20,包括第一水路板21和第二水路板22,所述第一水路板21和/或第二水路板22上设有多条彼此独立的水槽,第一水路板21和第二水路板22密封固连后使得所述多条水槽对应形成多条彼此独立的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路板21和/或第二水路板22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的原水接口211、纯水接口212及废水接口213,还设有多个与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相连通的水路部件接口和滤芯接口,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路板21和第二水路板22上下布置,所述原水接口211、纯水接口212及废水接口213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路板21的一侧,各个所述的水路部件接口设于所述第一水路板21的上表面上,各个所述的滤芯接口设于所述第二水路板22的下表面上,并且优选的,所述原水接口211、纯水接口212、废水接口213、各个水路部件接口及各个滤芯接口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水路板21和第二水路板22的平面设置,所述原水接口211、纯水接口212、废水接口213及各个滤芯接口上均固接一90°转接弯头23。

所述滤芯接口至少包括:一个与预过滤器30相接通的预过滤器的进口接口31和出口接口32,一个与第一RO膜过滤器41相接通的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11、纯水出口接口412和废水出口接口413,以及一个与第二RO膜过滤器42相接通的第二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21、纯水出口接口422和废水出口接口423;其中,第一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413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第二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21相接通,所述第一和第二RO膜过滤器的纯水出口接口412,422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纯水接口212相接通。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水利用率,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423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11之上游的水流通道相接通,这样将第二RO膜过滤器42的废水进行回流到第一RO膜过滤器41中进一步回收利用,从而进一步有效利用废水,减少浓缩废水排放量,降低制水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路部件接口包括减压阀的进出口接口511,512、低压开关的接口521、进水电磁阀的进出口接口531,532、原水TDS的接口541、增压泵的进出口接口552,551、第一单向阀的进出口接口561,562、高压开关的接口571、纯水TDS的接口581、流量计的进出口接口591,592、废水电磁阀的进出口接口601,602,第二单向阀的进出口接口611,612和比例阀的进出口接口621,622。其中,所述预过滤器的进出口接口31,32在水流方向上设于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口接口532和增压泵的进口接口552之间,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11和纯水出口接口412在水流方向上设于所述增压泵的出口接口551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接口561之间,废水电磁阀的进出口接口601,602在水流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423和所述废水接口213之间,所述减压阀的进口接口511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原水接口211相接通,所述流量计的出口接口592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纯水接口212相接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出口接口611,612在水流方向上设于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423和所述比例阀的进口接口621之间,所述比例阀的出口接口622通过对应的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11之上游的水流通道相接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流通道包括十二个,分别是:

第一水流通道L1,其接通所述原水接口211和所述减压阀的进口接口511;

第二水流通道L2,其接通所述减压阀的出口接口512与所述进水电磁阀的进口接口531,所述低压开关的接口521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L2相接通;

第三水流通道L3,其接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口接口532与所述预过滤器的进口接口31;

第四水流通道L4,其接通所述预过滤器的出口接口32与所述增压泵的进口接口552,所述原水TDS的接口541和所述比例阀的出口接口622与该第四水流通道L4相接通;

第五水流通道L5,其接通所述增压泵的出口接口551与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11;

第六水流通道L6,其接通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纯水出口接口412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接口561,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纯水出口接口422与该第六水流通道L6相接通;

第七水流通道L7,其接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接口562与所述流量计的进口接口591,所述高压开关的接口571和纯水TDS的接口581与该第七水流通道L7相接通;

第八水流通道L8,其接通所述流量计的出口接口592与所述纯水出口212;

第九水流通道L9,其接通所述第一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413与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21相接通;

第十水流通道L10,其接通所述第二RO膜过滤器的废水出口接口423与所述废水电磁阀进口接口601和第二单向阀进口接口611;

第十一水流通道L11,其接通所述废水电磁阀出口接口602与所述废水接口213;

第十二水流通道L12,其接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出口接口612与所述比例阀的进口接口631。

其中,增压泵进口接口552和其出口接口551分别通过增压泵的进水管554和增压泵的出水管553与增压泵连通。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其包括箱体10、至少一个预过滤器30和两个RO膜过滤器40,两个RO膜过滤器40分别是第一RO膜过滤器41和第二RO膜过滤器42,还包括多个水路部件,以及上述所有方案的净水器用水路板20,所述预过滤器30、RO膜过滤器40和多个水路部件通过所述水路板20内的水流通道相连通,水路板20设于箱体10的上方,预过滤器30和两个RO膜过滤器40设于水路板20的下方。

具体的,该净水器的多个水路部件按水流流向依次包括:减压阀51、低压开关52、进水电磁阀53、原水TDS54、增压泵55、第一单向阀56、高压开关57、纯水TDS 58、流量计59。此外,还包括废水电磁阀60,第二单向阀61和比例阀63。

请查阅图10,图10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原理图,根据该水路原理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制水时,原水经原水接口211进入水路板20的水流通道中,依次经过减压阀51、低压开关52和进水电磁阀53后进入预过滤器30进行初步过滤,经预过滤器30后原水再经过原水TDS 54检测后进入增压泵55加压,然后从第一RO膜过滤器41的进口接口411进入第一RO膜过滤器41中进行过滤,经过第一RO膜过滤器41过滤后的纯水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56、高压开关57、纯水TDS 58和流量计59后从纯水接口212流出,同时,经过第一RO膜过滤器41过滤后的废水从第二RO膜过滤器的进口接口421进入第二RO膜过滤器42中进行再次过滤,经过第二RO膜过滤器42过滤后的纯水也依次经过第一单向阀56、高压开关57、纯水TDS 58和流量计59后从纯水接口212流出,同时,经过第二RO膜过滤器42过滤后的废水分成两路,一路依次经第二单向阀61和比例阀62回流到第一RO膜过滤器41上游的水流通道中,另一路经一废水电磁阀60流至废水接口213。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