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7138发布日期:2018-07-24 21:32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特别是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净水机中,会使用集成水路板,来简化水路结构,提高水路可靠性,集成水路板一般是通过基板和盖板焊接而成,因此存在焊接不可靠或漏焊的情况,结果就出现漏水或窜水,漏水即水路通道的水漏出集成水路板,窜水即不同水路通道之间的因为焊接问题出现相互连通而从高压的水路通道流向低压的水路通道。

由于水路通道处于集成水路板的内部位置,难以观察确定是否存在漏焊窜水问题。现有技术中,水路通道的焊接质量问题一般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检测的:1. 水路通道内通气保压,将集成水路板的每根水路通道通过气检工装设备向每根水路通道内通气6-8kg、60s进行保压测试,如果漏气,气检工装设备会自动检测出来并报警。此测试方法费时费力,工装的复杂度较高、成本较高,对工装的气密性要求较高;2. 水路通道内进水,通过检测水路通道内水的脱盐率+余氯去除率+浊度去除率等水质参数来判断每条水路通道的水质情况,如果窜水,则以上指标会降低,另外通过测试出水流量来判断水路通道是否有溢胶或堵塞情况,如果堵塞,水路通道的流量会下降。此检测方法费时费力,只适用于抽检,而且对实验环境、工具及加标液有一定要求。

此外由于净水机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对产品结构及原理不甚了解,出现漏水或窜水后,不明其中的原因,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方便得知集成水路板是否漏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基板和盖板,基板与盖板焊接形成水路通道,基板与盖板焊接还形成溢流通道,溢流通道沿着水路通道的外周延伸设置,溢流通道与水路通道相互隔开,基板和/或盖板设有将溢流通道与集成水路板外部连通的漏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和/或盖板上设有水路凸筋,水路凸筋围成水路通道,水路通道设有至少两条,相邻水路通道的水路凸筋之间形成溢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水路凸筋包括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第一凸筋围成水流区域,第二凸筋将水流区域分隔成多条水路通道,相邻水路通道的第二凸筋之间形成溢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筋的外周设有第三凸筋,第三凸筋与第一凸筋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或者,所述基板和盖板之间在第一凸筋的外周具有间隙,间隙形成溢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通道的宽度W2=2~10mm。

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口为圆形,直径D=W2;或者,所述漏水口为矩形,长度L为3~6mm,宽度W3=W2。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通道设有多个漏水口,同一溢流通道内相邻的漏水口的水流间距不大于50mm。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焊接面、盖板的焊接面上与水路通道的侧壁之间设有倒角,基板的焊接面的倒角与盖板的焊接面的倒角之间形成容纳焊接溢胶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集成水路板内增加溢流通道,如果基板与盖板之间焊接出现漏焊或焊接不可靠等问题,水路通道内的水就会从焊接问题处漏出并且流入溢流通道,而进入溢流通道内的水则会通过基板的漏水口流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工人在质检过程中就可以直接观察到漏水情况,从而直观地判断出集成水路板的焊接质量。另外,由于溢流通道的压力为大气压,无论是高压的水路通道还是低压的水路通道,其中的水压都比溢流通道的压力要大,如果出现不同水路通道之间的因为焊接问题而相互连通,也只是发生水路通道向溢流通道内进水,而不会出现窜水现象,因此设置溢流通道也可以减少窜水现象,如果溢流通道足够大,进入溢流通道的水会及时从漏水口排出,则可以避免窜水现象发生。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任一的集成水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水路板的下方设有漏水检测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集成水路板的漏水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基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基板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基板与盖板焊接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基板1和盖板,基板1与盖板焊接形成水路通道11,基板1与盖板焊接还形成溢流通道12,溢流通道12沿着水路通道11的外周延伸设置,溢流通道12与水路通道11相互隔开,基板1设有将溢流通道12与集成水路板外部连通的漏水口13。

本实用新型在集成水路板内增加溢流通道12,如果基板1与盖板之间焊接出现漏焊或焊接不可靠等问题,水路通道11内的水就会从焊接问题处漏出并且流入溢流通道12,而进入溢流通道12内的水则会通过基板1的漏水口13流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工人在质检过程中就可以直接观察到漏水情况,从而直观地判断出集成水路板的焊接质量。另外,由于溢流通道12的压力为大气压,无论是高压的水路通道11还是低压的水路通道11,其中的水压都比溢流通道12的压力要大,如果出现不同水路通道11之间的因为焊接问题而相互连通,也只是发生水路通道11向溢流通道12内进水,而不会出现窜水现象,因此设置溢流通道12也可以减少窜水现象,如果溢流通道12足够大,进入溢流通道12的水会及时从漏水口13排出,则可以避免窜水现象发生。

溢流通道12沿着水路通道11的外周延伸设置,可以环绕水路通道11一周延伸设置,也可以分段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上设有水路凸筋14,水路凸筋14围成水路通道11,水路通道11设有至少两条,相邻水路通道11的水路凸筋14之间形成溢流通道12。水路凸筋14可以减少焊接面积,提高焊接质量。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基板1上设置水路凹槽来形成水路通道11。盖板上也设置有同样的水路凸筋,基板上的水路凸筋与盖板上的水路凸筋焊接。

一般的,集成水路板具有多条水路通道11,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水路凸筋14包括第一凸筋141和第二凸筋142,第一凸筋141围成水流区域,第二凸筋142将水流区域分隔成多条水路通道11,相邻水路通道11的第二凸筋142之间形成溢流通道12,这样溢流通道12能够很好地解决窜水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第一凸筋141的外周设有第三凸筋143,第三凸筋143与第一凸筋141之间形成溢流通道12。这样在所有水路通道11的外周都有溢流通道12,水路通道11的任何位置出现漏水都会流入溢流通道12,确保对所有水路通道11的焊接质量进行全面检测。

溢流通道12的宽度W2=2~10mm,例如W2=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10mm等等,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集成水路板的尺寸要求来选择,例如水路通道11的流量比较大,则W2可以选择较大值。本实施例中,漏水口13可以采用矩形,长度L为3~6mm,例如L=3mm、4mm、5mm或6mm等等,宽度W3=W2,矩形的漏水口13可以减少水通过时的张力影响,让溢流通道12内的水能够快速、有效流出。此外,漏水口13也可采用圆形结构,直径D=W2,圆形比较容易成型。

为了让溢流通道12的水能够及时快速流出,溢流通道12设有多个漏水口13,同一溢流通道12内相邻的漏水口13的水流间距S不大于50mm。水流间距是指水在溢流通道12流动的距离。水流间距过小,漏水口13过多,影响基板1强度;水流间距过大,漏水口13过少,溢流通道12的水流出变慢。

基板1与盖板焊接是通过热熔后挤压在一起实现的,为了减少挤压形成的溢胶影响水路通道11及溢流通道12的流通面积,如图3所示,在基板1的焊接面(即水路凸筋的顶端面)、盖板2的焊接面(即水路凸筋的底端面)与水路通道11的侧壁之间设有倒角15,基板1的焊接面的倒角与盖板的焊接面的倒角之间形成容纳焊接溢胶的凹槽。除此之外,也可以将盖板直接与基板1上的水路凸筋14焊接。

实施例二:

除了设置第三凸筋143,也可以设计基板1和盖板之间在第一凸筋141的外周具有间隙,间隙形成溢流通道12。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除了在基板1和盖板上均设置水路凸筋14来围成水路通道11。也可以仅在基板1上设置水路凸筋14,还可以仅在盖板上设置水路凸筋14。另外,也可以在盖板上设置漏水口13,让溢流通道12内的水以溢流方式流出。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包含滤芯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集成水路板,滤芯与集成水路板的水路通道11连通。为了让净水机能够自动检测到漏水情况,可以在集成水路板的下方设有漏水检测器,一旦漏水,漏水检测器可以报警。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