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在线酸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0190发布日期:2018-06-19 21:5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厌氧在线酸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在线酸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使用的厌氧反应器多为上升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上升式污泥床—过滤器(UBF),UASB、UBF厌氧反应器利用内部上清液混合原液循环至底部厌氧污泥层,与底部厌氧污泥充分混合反应,顶部低浓度渗滤液溢流至下一阶段处理系统。

UASB、UBF厌氧反应器共同的特点是采用外部循环管路、出水管路固定安装。反应器在渗滤液厌氧处理初期,充足的循环流量和良好的水力搅拌混合效果可以使反应器内的渗滤液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从而达到较高的COD去除效率和良好的出水的连续性。但是长时间的运行中,厌氧反应器内部生化反应产生的碳酸根离子与渗滤液中的钙镁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盐,同时渗滤液中的氨氮、磷等经过反应后也会生成鸟粪石(磷酸镁铵),此类物质均会附着在管路、设备上,形成的结垢。随着厌氧反应器循环管路、循环泵、出水管路的垢块变厚、堵塞管路导致循环流量降低和出水时大时小,渗滤液与厌氧污泥混合不均匀,导致COD的去除效率锐减、出水量波动较大造成后端生化负荷随之波动,增加运行管路的难度,如调整不及时会造成生化系统内COD、氨氮数据急剧上升,处理能力随之降低。因为管路及设备均属于固定安装,致使结垢后的管路及设备难以拆卸、检修、清理,需要拆卸厌氧反应器管路、再清理结垢、再组装,费时费力,同时需要长时间停运厌氧反应器,对厌氧反应造成不利影响。

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厌氧系统包括:厌氧反应器1、循环泵2、循环泵进水管4、循环泵出水管5、厌氧出水管7、厌氧出水口9、循环进水口10、中间水池11和中间水池出水口12。循环泵进水管4输入的污水在循环泵2作用下通过循环泵出水管5进入厌氧反应器1在厌氧反应器1内进行厌氧反应,然后厌氧反应器1内反应后的废水通过与厌氧反应器1上的厌氧出水口9连接的厌氧出水管7输出并进入中间水池11,在中间水池中进行沉淀或者其他工业处理,最后中间水池内的上清液通过中间水池出水口12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厌氧在线酸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厌氧在线酸洗装置,在循环泵出水管连通厌氧反应器的一端设置第一阀门,厌氧出水管连通厌氧反应器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循环泵进水管的输入口处设有第三阀门;

循环泵出水管和厌氧出水管通过预装的酸洗循环管连通,循环泵进水管连接有酸洗进水管;酸洗循环管上设有第四阀门,酸洗进水管上设有第五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酸洗水箱,酸洗水箱内设置隔板将其内部空间分割为酸洗水箱清液段和酸洗水箱沉淀段;酸洗水箱沉淀段与厌氧出水管远离厌氧反应器的一端连通,酸洗水箱清液段与酸洗进水管远离循环泵进水管的一端连通。

优选地,酸洗水箱沉淀段还连接有工业水管。

优选地,酸洗水箱上设有与酸洗水箱清液段和酸洗水箱沉淀段均连通的放空管。

优选地,厌氧出水管远离厌氧反应器的一端分别设有连通中间水池的第一出水口和连通酸洗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且第一出水口处和第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

优选地,酸洗进水管上设有酸洗进水泵。

优选地,中间水池上设有检查人孔。

优选地,酸洗循环管远离循环泵出水管的一端既连通厌氧出水管又连通循环泵进水管的输入端。

优选地,酸洗循环管、厌氧出水管在厌氧反应器外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厌氧反应器在不拆除管路及配件的情况进行对管路内部结垢层的清理,恢复管路流道通畅,可快速有效解决厌氧循环管路及出水管路的结垢问题。设备检修便捷、无需拆除厌氧反应器连接管路,厌氧COD去除效率可以长期稳定在90%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酸洗装置是一种可延长反应器使用时间且快速便捷的检修设备,减少进入厌氧器内部的次数,提升厌氧器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厌氧在线酸洗装置局部管路示意图;

图2为中间水池连接示意图;

图3为酸洗水箱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厌氧在线酸洗装置,在循环泵出水管5连通厌氧反应器1的一端设置第一阀门31,厌氧出水管7连通厌氧反应器1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32,循环泵进水管4的输入口处设有第三阀门33。

循环泵出水管5和厌氧出水管7通过预装的酸洗循环管6连通,循环泵进水管4连接有酸洗进水管8。酸洗循环管6上设有第四阀门34,酸洗进水管8 上设有第五阀门35。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在第四阀门34和第五阀门35截止,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和第三阀门33导通的情况下,厌氧系统正常工作,在循环泵2开启后,循环泵进水管4输入的污水经循环泵2和循环泵出水管5进入厌氧反应器1反应后,在通过厌氧出水管7排出厌氧反应器。

当第四阀门34和第五阀门35导通,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32和第三阀门33截止,则酸洗进水管8、循环泵进水管4、循环泵2、循环泵出水管5、酸洗循环管6和厌氧出水管7依次导通,如此通过酸洗进水管8输入清水或者酸液后,便可通过清水或者酸液的流通对循环泵进水管4、循环泵2、循环泵出水管 5、酸洗循环管6和厌氧出水管7进行清洗。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酸洗循环管6远离循环泵出水管5的一端既连通厌氧出水管7又连通循环泵进水管4的输入端,如此,循环泵出水管5、酸洗循环管6、循环泵进水管4形成循环回路,且该循环回路与厌氧出水管7来连通,如此,既保证对循环泵出水管5对循环泵进水管4的充分清洗,又避免了循环回路上的清洗液难以排出的问题。第四阀门34安装在酸洗循环管6连接循环泵出水管5的一端,酸洗循环管6连接循环泵进水管4的位置还设有第八阀门38,截止第四阀门34第八阀门38,可避免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污水进入酸洗循环管6。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在线酸洗装置还包括酸洗水箱,酸洗水箱内设置隔板将其内部空间分割为酸洗水箱清液段15和酸洗水箱沉淀段16。酸洗水箱沉淀段 16与厌氧出水管7远离厌氧反应器1的一端连通,酸洗水箱清液段15与酸洗进水管8远离循环泵进水管4的一端连通。如此,酸洗进水管8、循环泵进水管4、循环泵出水管5、酸洗循环管6和厌氧出水管7形成酸洗管网。酸洗状态下,首先在酸洗水箱中加入清水,循环泵2开启后,酸洗进水管8将清水输入酸洗管网将循环泵进水管4、循环泵出水管5和厌氧出水管7中的污水置换;然后在酸洗水箱中投入酸调节PH形成酸液,在循环泵2作用下,酸液进入酸洗管网流通,酸液与管网中各管道内的垢块充分接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溶于水的钙镁离子,垢块在气泡和水力冲刷的作用下脱离管道内壁,然后通过厌氧出水管7进入酸洗水箱沉淀段16,以完成管道的清洗功能,恢复通量。本实施方式中,垢块和反应溶液进入酸洗水箱沉淀段16后,酸洗水箱沉淀段16的上清液可溢流进入酸洗水箱清液段15,酸洗进水管8从酸洗水箱清液段15抽取上清液进入酸洗管网,有利于对上清液中的残留酸液进行利用,并且节约对酸洗管网进行冲洗的清水。

本实施方式中,酸洗进水管8上设有酸洗进水泵14。

本实施方式中,酸洗水箱沉淀段16还连接有工业水管17以便输入清洗液,酸洗水箱上设有与酸洗水箱清液段15和酸洗水箱沉淀段16均连通的放空管18,以便对酸洗水箱进行排空。

本实施方式中,厌氧出水管7远离厌氧反应器1的一端分别设有连通中间水池11的第一出水口和连通酸洗水箱的第二出水口,且第一出水口处和第二出水口处分别设有第六阀门36和第七阀门37。如此,在污水厌氧处理状态下,导通第六阀门36,截止第七阀门37,便可以保证厌氧出水管7输出的污水进入中间水池11进行后续处理;在酸洗阶段,截止第六阀门36并导通第七阀门37,便可将厌氧出水管7连通酸洗水箱,保证酸洗过程的正常进行。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个阀门,可将酸洗循环管、厌氧出水管在厌氧反应器外焊接固定,并将酸洗水箱固定安装在厌氧反应器1外侧,然后通过调节第一阀门31至第七阀门37的状态,实现污水厌氧处理和管道酸洗的自由切换。该酸洗装置实现了在渗滤液循环管路、循环泵、出水管路不拆卸的情况下进行酸洗除垢,恢复通流流量,酸洗使用的酸不会进入系统内部,避免了对生化系统的影响。该酸洗装置利用固定式的一次性安装,实现了快速酸洗、清水冲洗,便捷易操作,清理耗时短,减少对系统的不利影响。

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水池11上设有检查人孔13。通过检查人孔13可观察厌氧处理后的污水的处理进程,从而判断管道内的垢块堵塞情况,以便确定酸洗时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