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6456发布日期:2018-06-30 03:5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自动化水净化的自动化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

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两种。净水器可有效滤除水中的铁锈、砂石、胶体以及吸附水中余氯、嗅味、异色、农药等化学药剂。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细菌、病菌、毒素、重金属等杂质。净水技术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使得“水土不服”的现象会很快成为历史,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地方由于地下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而造成的地方性疾病。

目前,现有的净水设备多为单次净水器,单次净水器的净水效果大多仅仅实现排除复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水,而无法达到直饮效果,进而无法直接采用,进而净水器需要与直饮机相连,才能实现饮用目的,从而增加了净化成本,而两台设备的连接处也会出现损坏、破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水净化且实现多重循环净水的自动化净水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净水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罐体、第一级吸水组件、超滤膜及净水碳层,第一级吸水组件、超滤膜及净水碳层均置于罐体内,而所述罐体为具有夹腔的金属罐体;

所述罐体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容器,而通过一隔水板与罐体下部分隔形成原水腔,所述超滤膜间隔的位于隔水板上方并与隔水板之间形成净水腔,净水碳层间隔的位于超滤膜上方且其余超滤膜之间形成直饮腔,而所述净水碳层与罐体上部之间形成回流进水腔;

所述第一级吸水组件装于隔水板上并从原水腔穿过净水腔至直饮腔内。

进一步,所述夹腔内还设置有循环回收管,所述循环回收管的下端与净水腔连通,而其上端与回流进水腔连通,形成循环回收通路。

进一步,所述循环回收管包括导流管及循环增压泵,所述循环增压泵装于导流管上,以增加水压。

进一步,所述第一级吸水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增压泵、喷水架,所述步进电机位于罐体下端且其输出轴穿过罐体深入至原水腔内,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喷水架相连并电动喷水架联动,而增压泵安装与喷水架上。

进一步,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自动控制的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超滤膜及净水碳层组合净水,实现净化后的水达到直饮标准,同时在本新型所述的罐体内循环净化,进一步提高了水质;另,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面板及内置控制器实现对泵及电机进行控制,实现了净水设备的自动化循环,提高净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自动化净水设备,其包括罐体1、第一级吸水组件2、超滤膜3及净水碳层4,第一级吸水组件2、超滤膜3及净水碳层4均置于罐体1内.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罐体1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容器,而通过一隔水板11与罐体1下部分隔形成原水腔A,所述超滤膜3间隔的位于隔水板11上方并与隔水板11之间形成净水腔B,净水碳层4间隔的位于超滤膜3上方且其余超滤膜3之间形成直饮腔C,而所述净水碳层4与罐体1上部之间形成回流进水腔D。具体的说:所述罐体1上开设有进水口(未示出),该进水口能连通原水腔A,而净水腔B对应的罐体1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未示出)。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一级吸水组件2装于隔水板11上并从原水腔A穿过净水腔B至直饮腔C内。所述第一级吸水组件2包括步进电机(未示出)、增压泵21、喷水架22,所述步进电机位于罐体1下端且其输出轴穿过罐体1深入至原水腔A内,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喷水架22相连并电动喷水架联动,而增压泵安装与喷水架上原水腔内。

具体的说:如图1及图2所示,步进电机竖直的固定于罐体1下端并藏于位于罐体1下的底座内,该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罐体1侧壁深入至原水腔A内并与喷水架22相连,所述喷水22架包括喷水盘221、旋转管222及吸水管223,所述旋转管222一端与喷水盘221连通并形成截面呈T字形的结构,所述喷水盘22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口,各喷水口对接喷水管224,而所述吸水管223的数量为多个且各吸水管端头设置有一重球,重球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吸水管223将原水腔A内水吸入,水流依次通过旋转管222、喷水盘221及喷水管223,进而穿过超滤膜3落入净水腔B内。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罐体1为具有夹腔的金属罐体,所述夹腔内还设置有循环回收管5,所述循环回收管5的下端与净水腔B连通,而其上端与回流进水腔B连通,形成循环回收通路,所述循环回收管5包括导流管及循环增压泵51,所述循环增压泵51装于导流管上,以增加水压。

具体的说: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循环回收管5至少包括两根,且两根循环回收管5对称分布,其中各循环回收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净水腔B及回流进水腔D,进而水流从净水腔流入循环回收管5,再从循环回收管5流入回流进水腔D,水流再依次穿过净水碳层4及超滤膜3,从而达到直饮功效果。

所述的净水碳层4为内部充满碳球的盒体。

结合图2及图3所示,所述罐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自动控制的控制面板12。具体的说:所述控制面板12可以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步进电机、增压泵及循环增压泵,而所述原水腔、净水腔、直饮腔及循环进水腔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传感器为水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