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央除尘系统的刮板输送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7031发布日期:2018-10-23 16:2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除尘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中央除尘系统的刮板输送槽。



背景技术:

在木业生产过程中,锯切、打磨是必需工序。木业生产过程中的大多数作用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且作业粉尘细小不易收集。为减少资源的浪费、防止污染环境、保护工人健康和提高产品质量,木业产房须有吸尘及净化设备。由此出现了中央除尘系统,中央除尘系统能有效收集木业加工时产生的各类尘屑物质。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401760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名称为一种变频式中央除尘设备。该方案涉及一种变频式中央除尘设备,包括输送装置、除尘装置及分离装置,所述除尘装置置于输送装置及分离装置之间,输送装置包括室内分支管组、刮板输送槽及主风管,室内分支管组与刮板输送槽之间设有启动插板阀,刮板输送槽与主风管连通,刮板输送槽一端设有卸料机。

该方案中采用刮板输送槽进行块状尘埃的输送前进,现有的大多数刮板输送槽长时间使用之后,箱体底部会有较多的积灰,且刮板输送槽的刮板主要针对块状尘埃的推动输送,对于相对较小的积灰的清理效果不佳,箱体底部堆积较多的积灰容易使得刮板输送槽的能耗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央除尘系统的刮板输送槽,达到便于清理箱体底部的积灰,避免能耗上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中央除尘系统的刮板输送槽,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传动链,两个所述传动链之间均匀设有若干刮板,两个所述传动链之间还设有清灰板,所述清灰板包括与两个所述传动链连接的连接部分和相对远离两个所述传动链的清灰部分,所述清灰部分为可抵触所述箱体内底部的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随传动链传动时将箱体内底部的块状的尘埃清除,两个传动链之间还设有清灰板,清灰板用于清扫箱体内底部的积尘,清灰板跟随传动链移动,实现间歇式定期清扫箱体底部,达到了便于清理箱体底部的积灰,避免能耗上升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毛刷与所述箱体内底部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与箱体底部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以便在毛刷磨损后进行调整确保清尘效果。

优选的,所述毛刷靠近所述传动链端滑移于所述连接部分远离所述传动链端内部,所述毛刷端面与所述连接部分内部之间设有拉伸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伸弹簧的设置,使得毛刷可自动调节与箱体内底部的间距,进而更好地保证清尘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分远离所述传动链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毛刷上端滑移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拉伸弹簧设于所述毛刷上端与所述滑槽顶部内壁间,所述滑槽侧面截面为T形,所述毛刷上端沿长度方向的前后端面均设有用于限位防止所述毛刷完全滑离所述滑槽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用于防止毛刷完全滑离滑槽,使得毛刷更好地进行自动调节。

优选的,所述毛刷靠近所述传动链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竖向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穿设有用于将所述毛刷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分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槽和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毛刷在损耗之后,改变紧固螺栓相对调节槽的位置,实现调节毛刷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毛刷为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的若干毛刷件,所述连接部分上端设有用于驱动所有所述毛刷件同步转动的动力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源驱动所有毛刷件的同步转动,进而使得更好地对箱体内底部进行清灰。

优选的,所有所述毛刷件上端均设有主动齿轮,相邻的所述主动齿轮之间均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与其中之一所述主动齿轮或所述从动齿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齿轮的设置实现所述毛刷件的同步和同方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箱体两端均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动力源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灰板跟随传动链移动,当一端的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清灰板靠近箱体内底部移动时,伺服电机启动带动所有的毛刷件转动,从而实现对箱体内底部的清灰;另一端的红外感应器感应清灰板远离箱体内底部运动时,伺服电机关闭,降低能耗同时能有效地延长伺服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刮板随传动链传动时将箱体内底部的块状的尘埃清除,两个传动链之间还设有清灰板,清灰板用于清扫箱体内底部的积尘,清灰板跟随传动链移动,实现间歇式定期清扫箱体底部,达到了便于清理箱体底部的积灰,避免能耗上升的目的;

二、毛刷与箱体底部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以便在毛刷磨损后进行调整确保清尘效果;

三、动力源驱动所有毛刷件的同步转动,进而使得更好地对箱体内底部进行清灰;

四、当一端的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清灰板靠近箱体内底部移动时,伺服电机启动带动所有的毛刷件转动,从而实现对箱体内底部的清灰;另一端的红外感应器感应清灰板远离箱体内底部运动时,伺服电机关闭,降低能耗同时能有效地延长伺服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局部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清灰板局部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清灰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清灰板局部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局部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传动链;3、刮板;41、连接部分;411、滑槽;412、安装孔;42、毛刷;421、毛刷件;43、主动齿轮;44、从动齿轮;45、伺服电机;5、拉伸弹簧;6、限位块;7、连接板;71、调节槽;8、紧固螺栓;9、红外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中央除尘系统的刮板输送槽,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在使用时安装于木业车间内房顶。箱体1内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传动链2,传动链2由电机驱动传动。在两个传动链2之间均匀设有若干刮板3,刮板3随传动链2传动时将箱体1内底部的块状的尘埃清除。两个传动链2之间还设有清灰板,清灰板用于清扫箱体1内底部的积尘。清灰板包括与两个传动链2连接的连接部分41和相对远离两个传动链2的清灰部分,清灰部分为毛刷42,毛刷42随传动链2传动可抵触箱体1内底部实现清除积尘。

毛刷42与箱体1底部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以便在毛刷42磨损后进行调整确保清尘效果。结合图2所示,连接部分41远离传动链2的下端内部开设有滑槽411,滑槽411的侧面截面为T形。毛刷42上端滑移于滑槽411内,且毛刷42上端与滑槽411底部内壁之间设有拉伸弹簧5。拉伸弹簧5的设置,使得毛刷42可自动调节与箱体1内底部的间距,进而更好地保证清尘效果。毛刷42上端沿长度方向的前后端面均设有限位块6,限位块6用于防止毛刷42完全滑离滑槽411。

工作原理:刮板3跟随传动链2移动,刮板3将箱体1内底部的块状的尘埃清扫。清灰板跟随传动链2移动,毛刷42抵触箱体1内底部时,将箱体1内底部的积尘清扫。拉伸弹簧5的设置,使得毛刷42在磨损之后可自动调节间距以保证清尘效果。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毛刷42位置的调节方式不同。毛刷42靠近连接部分41端设有连接板7,连接板7沿竖向开设有调节槽71。连接部分41开设有安装孔412,调节槽71穿设有紧固螺栓8,紧固螺栓8一端穿过连接板7拧入安装孔412拧紧后实现毛刷42固定于连接部分41。调节槽71的设置,使得毛刷42在损耗之后,改变紧固螺栓8相对调节槽71的位置,实现调节毛刷42的位置。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清扫方式进一步优化。毛刷42为转动连接于连接部分41下端面的若干毛刷件421,连接部分41上端设有动力源,动力源驱动所有毛刷件421的同步转动,进而使得更好地对箱体1内底部进行清灰。

每个毛刷件421位于连接部分41的内部均设有主动齿轮43,相邻的主动齿轮43之间啮合有从动齿轮44。动力源为伺服电机45,伺服电机45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主动齿轮43或从动齿轮44连接驱动转动,从动齿轮44的设置实现所述毛刷件421的同步和同方向转动。

结合图5所示,箱体1内两端均设有红外感应器9,红外感应器9感应清灰板,且与伺服电机45电连接且控制伺服电机45的启闭。一端的红外感应器9感应清灰板靠近箱体1内底部时,伺服电机45启动带动所有毛刷件421转动使得清尘更好;另一端的红外感应器9感应清灰板远离箱体1内底部时,伺服电机45关闭,从而降低能耗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清灰板跟随传动链2移动,当一端的红外感应器9感应到清灰板靠近箱体1内底部移动时,伺服电机45启动带动所有的毛刷件421转动,从而实现对箱体1内底部的清灰。另一端的红外感应器9感应清灰板远离箱体1内底部运动时,伺服电机45关闭,降低能耗同时能有效地延长伺服电机45、主动齿轮43和从动齿轮44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