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719发布日期:2018-10-31 00:1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包括化学法、高级氧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及生化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其中化学法和高级氧化法属于化学法,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并产生大量的污泥,成本高;由于生物法较化学法,膜分离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在处理污水方面具有成本低、投资小、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些污水中成分复杂、含难降解难生化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较多,可生化性差,一般的生化法难以奏效;而且一些污水中的高含盐量和高毒性物质对生物法中的微生物具有毒性和抑制作用,导致微生物难以生长繁殖,因此一般的生化处理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

尤其是一些高盐高毒的化工废水一般是采用昂贵的化学法来处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化学试剂,还造成了二次污染,产生了大量污泥,给后续的处理增加了负担。而且这种化学处理的方法往往达不到现有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生化法是最为合适的处理高盐高毒化工污水的处理方法,不仅成本低,环境友好,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小。但是由于化工污水中高盐成分和高毒成分,导致系统中的微生物处理效率很低,无法充分发挥生物的降解作用,因此生物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需事先将污水稀释到合适的含盐量及有机物浓度才能进行处理,就造成了大量清洁水的浪费和占用了大量的宝贵用地。并且处理后的污水往往存在不达标的现象,并产生大量毒性污泥。

另外,目前存在的系统中,其适用处理的污水种类窄,无法根据污水的组成不同灵活地调整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解决生化法处理系统适用范围窄,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操作复杂,能耗高,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包含若干厌氧反应器和若干好氧反应器;所述厌氧反应器底端设置有厌氧池;所述好氧反应器底端设置有好氧池;所述厌氧池填充有厌氧捷酶群;所述好氧池填充有好氧捷酶群。

所述厌氧池中,厌氧捷酶群占氧池容积的20-40%。

优选地,所述厌氧池中,厌氧捷酶群占第一厌氧池体积的30-40%。

所述好氧池中,好氧捷酶群占第一好氧容积的5-15%。

优选地,所述好氧池中,好氧捷酶群占第一好氧池容积的10%。

厌氧捷酶群和好氧捷酶群用于污水处理,是针对不同的有机污染物可选择相应的专性微生物,并通过生物见的协同作用对污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生物降解。本系统中捷酶群在厌氧池和好氧池中所占的比例、处理时间和处理后的污水回流处理,实现污水高效的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能够直接达标排放。

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出水口处设置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中心处为与出水口连通的缝隙;所述遮挡组件由若干出水口挡板组成;所述出水口挡板排列呈锯齿状排布。

遮挡组件可以很好的避免第一厌氧池中的厌氧捷酶群流入到第一好氧池中,保证了系统的重复利用率。其中,厌氧池分布在厌氧反应器底端,厌氧捷酶群铺设在厌氧池中。

所述出水口挡板与厌氧反应器侧壁的角度为30-60°。

所述缝隙直径为20-30mm。

所述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口设置有滤网。

所述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2-1.5mm。

经过好氧池处理的污水流入厌氧池或者排出时,部分好氧捷酶群会分布在水流中,故在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口设置有滤网,滤网可以很好的过滤好氧捷酶群,保证了系统重复利用率和处理效率;好氧池设置在好氧反应器底端,并在好氧池中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在好氧池底端等距平行排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系统高效,运行方便简单,出水水质高,整个系统不产生污泥,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处理污水,可处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尤其是可以处理高毒、高盐的污水。系统可耐6.5%的NaCL,20%以上的Na2SO4等杂盐的污水本系统通过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之间组成的系统,具有耐毒性强的特点,可直接处理有毒污染物含量高的原污水,如COD为20000mg/L左右的化工污水。

除非另有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为体积百分数。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系统具有高效、占地面积小、运行简单、出水水质高、不产生污泥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厌氧反应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厌氧反应器的遮挡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好氧反应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中好氧反应器曝气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原料来源

1.1厌氧捷酶群购自南京霖恒彦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1.2好氧捷酶群购自南京霖恒彦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二、处理系统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厌氧反应器,底端设置有厌氧池1,厌氧池中,厌氧捷酶群占氧池容积的20-40%;在厌氧反应器的出水口设置有遮挡组件2,遮挡组件中心处为与出水口连通的缝隙,直径为30mm;遮挡组件由4块出水口挡板组成;4块出水口挡板排列呈锯齿状排布,出水口挡板21与厌氧反应器侧壁的角度为30°,出水口挡板22与厌氧反应器的侧壁的角度为60°,污水从厌氧池到好氧池时,遮挡组件可以很好的避免厌氧池中的厌氧捷酶群流入到好氧池中。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好氧反应器,在好氧反应器底端布置好氧池3,好氧池中,好氧捷酶群占第一好氧容积的5-15%。如图4所示,好氧池中设置有8个曝气管4,曝气管在好氧池底端等距平行排列;经过好氧池处理的污水流入厌氧池或者排出时,部分好氧捷酶群会分布在水流中,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口设置有滤网5,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2mm。滤网可以很好的过滤好氧捷酶群,保证了系统重复利用率和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将一个厌氧反应器和一个好氧反应器,将上述的厌氧反应器的出水口与好氧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得到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

实施例2:利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依次将一个厌氧反应器、一个好氧反应器、一个厌氧反应器和一个好氧反应器依次连接,得到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

三、处理方法

利用实施例2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第一次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与清水按体积3:1混合,混合后的污水作为第一次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其余的通过本系统的污水通过本系统的回流水进行稀释,经过本系统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放,系统可进行循环处理污水,具体的处理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水通过第一厌氧池处理,处理时间为5-24h;(2)经第一厌氧池处理的污水送入第一好氧池处理,处理时间为12-48h;(3)处理后的污水的20-80%返送至第一厌氧池,其余部分送入第二厌氧池处理,处理时间为8-24h;(4)然后将经过第二厌氧池处理的污水送入第二好氧池处理,处理时间为8-48h;(5)将经过第二好氧池处理的污水的20-80%返送至第二厌氧池,其余部分排出。步骤(3)中,将经过第一好氧池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回流的原因是,处理后的污水COD和含盐量均下降,其送入到第一厌氧池,与未经处理的污水处理后,起到了稀释污水的作用,稀释后的污水通过随后的步骤处理可以直接排放。步骤(5)中,需将经过第二好氧池处理的污水回流至第二厌氧池,可稀释在第二厌氧池中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经过后续步骤的处理可直接排放。

三、污水处理

处理1:第一个厌氧池中加入厌氧捷酶群占第一厌氧池容积的30%,HRT为12小时,第一个好氧池中加入的好氧捷酶群占第一好氧池容积的10%,HRT为24小时,处理后的污水的30%返送至第一厌氧池,其余部分送入第二厌氧池处理,第二个厌氧池中加入的厌氧捷酶群约占池容的20%,HRT为12小时,然后将经过第二厌氧池处理的污水送入第二好氧池处理,第二个好氧池中加入的好氧捷酶群约占池容的10%,HRT为24小时。处理时间为15-24h;将经过第二好氧池处理的污水的30%返送至第二厌氧池,其余部分排出。

处理2:第一个厌氧池中加入厌氧捷酶群占第一厌氧池容积的40%,HRT为24小时,第一个好氧池中加入的好氧捷酶群占第一好氧池容积的10%,HRT为36小时,处理后的污水的50%返送至第一厌氧池,其余部分送入第二厌氧池处理,第二个厌氧池中加入的厌氧捷酶群约占池容的30%,HRT为24小时,然后将经过第二厌氧池处理的污水送入第二好氧池处理,第二个好氧池中加入的好氧捷酶群约占池容的10%,HRT为48小时,将经过第二好氧池处理的污水的50%返送至第二厌氧池,其余部分排出。

处理3:第一个厌氧池中加入厌氧捷酶群占第一厌氧池容积的40%,HRT为18小时,第一个好氧池中加入的好氧捷酶群占第一好氧池容积的15%,HRT为24小时,处理后的污水的40%返送至第一厌氧池,其余部分送入第二厌氧池处理,第二个厌氧池中加入的厌氧捷酶群约占池容的20%,HRT为18小时,然后将经过第二厌氧池处理的污水送入第二好氧池处理,第二个好氧池中加入的好氧捷酶群约占池容的10%,HRT为48小时,将经过第二好氧池处理的污水的40%返送至第二厌氧池,其余部分排出。

四、结果

处理后出水口水质检测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水水质的处理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