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718发布日期:2018-10-31 00:1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MBR即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是一种采用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系统,以其占地面积小和稳定的出水水质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膜生物反应器通常分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和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其中,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与厌氧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在保留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投资省、能耗低、可回收利用沼气能源、负荷高、产泥少、耐冲击负荷等诸多优点的基础上,引入膜组件,还带来一系列优点,如:生化效果好,产水水质好且稳定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实际应用中,影响其膜分离效果和设备稳定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的膜污染问题,而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自身结构所限,其无法采用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相同的曝气吹扫方式进行膜清洗和污物清理,这无疑制约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并对其水体处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高效彻底地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组件实施清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组件清洗较为高效彻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池以及分别与所述厌氧池相连通的循环泵和抽吸泵,还包括反洗罐和反洗泵,所述反洗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反洗罐相连通,所述反洗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厌氧池相连通,所述厌氧池内依次平行排布有若干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平板膜。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外边沿部与所述平板膜的外边沿部间热熔焊接密封固定,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平板膜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平板膜间粘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顶部具有粘接平台,所述粘接平台上涂覆有与所述平板膜配合的粘接层。

优选地,所述粘接层为聚氨酯胶水涂层。

优选地,所述凸台为激光雕刻成型件。

优选地,所述抽吸泵的排水端与所述反洗罐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反洗泵与所述厌氧池之间、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抽吸泵之间分别连通有压力表。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其工作过程中,一般工况下,保持循环泵和抽吸泵的正常运行,从而通过循环泵将厌氧池内的活性淤泥充分搅拌,以使厌氧菌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反应,同时通过抽吸泵将净水从厌氧池中抽出并输送至设备外部以便集中回收再利用;当膜组件处附着较多污物时,关闭抽吸泵并开启反洗泵,此时反洗罐内的水经由反洗泵注入厌氧池内,并由膜组件的产水端逆向通入膜组件内,之后水流由膜组件的入水端排出,从而将膜组件表面和平板膜的膜孔等处淤积的污染物快速彻底地清除,实现膜组件的高效清洁冲洗。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外边沿部与所述平板膜的外边沿部间热熔焊接密封固定,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平板膜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平板膜间粘接固定。通过该凸台与平板膜间粘接固定,并配合支撑板与平板膜间外边沿部的热熔焊接固定,充分保证了支撑板与平板膜间的装配强度,使所述膜组件的整体结构更加可靠,抗冲击能力更强,从而能够充分适应通过反向冲洗对膜组件实施清洗过程中的水流冲击,保证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膜组件的支撑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凸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组件清洗较为高效彻底。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膜组件的支撑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凸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池11以及分别与厌氧池11相连通的循环泵111和抽吸泵112,还包括反洗罐12和反洗泵121,反洗泵121的进水端与反洗罐12相连通,反洗泵121的出水端与厌氧池11相连通,厌氧池11内依次平行排布有若干膜组件14,膜组件14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板141和平板膜(图中未示出)。

工作过程中,一般工况下,保持循环泵111和抽吸泵112的正常运行,从而通过循环泵111将厌氧池11内的活性淤泥充分搅拌,以使厌氧菌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反应,同时通过抽吸泵112将厌氧池11中的净水抽出并输送至设备外部以便集中回收再利用;当膜组件14处附着较多污物时,关闭抽吸泵112并开启反洗泵121,此时反洗罐12内的水经由反洗泵121注入厌氧池11内,并由膜组件14的产水端逆向通入膜组件14内,之后水流由膜组件14的入水端排出,从而将膜组件14表面和平板膜的膜孔等处淤积的污染物快速彻底地清除,实现膜组件14的高效清洁冲洗。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由反洗泵121对膜组件14实施的反向冲洗作业时的水流方向是与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流经膜组件14处的水流方向相反的,即,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循环泵和抽吸泵开启,水流经由膜组件14的入水端通入膜组件14内,并由膜组件14的产水端排出;对膜组件14实施反向冲洗时,关闭抽吸泵,开启反洗泵并保持循环泵的正常运行,此时水流经由膜组件14的产水端通入膜组件14内,并由膜组件14的入水端排出。

进一步地,支撑板141的外边沿部142与平板膜的外边沿部间热熔焊接密封固定,支撑板141靠近平板膜的一面上设置有若干凸台143,凸台143与平板膜间粘接固定。通过该凸台143与平板膜间粘接固定,并配合支撑板141与平板膜间外边沿部的热熔焊接固定,充分保证了支撑板141与平板膜间的装配强度,使膜组件的整体结构更加可靠,抗冲击能力更强,从而能够充分适应通过反向冲洗对膜组件实施清洗过程中的水流冲击,保证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凸台143能够将平板膜有效支撑起来,保证平板膜的膜片与支撑板141主体结构间的间距,以免设备运行时膜组件14内因负压抽吸现象导致平板膜的膜片贴合到支撑板141上,从而保证膜组件14的工作效果,并避免因膜片与支撑板141发生贴合而导致的抽吸阻力增大现象,保证设备整体运行效率。

具体地,凸台143的顶部具有粘接平台144,粘接平台144上涂覆有与平板膜配合的粘接层。实际应用中,该粘接平台144能够保证凸台143与平板膜间的充分贴合,进而保证二者间的粘接可靠性和装配强度,同时,该粘接平台144作为粘接层的承载面,其能够避免粘接结构对凸台143的主体结构产生干涉,保证凸台143的结构稳定性。

更具体地,粘接层为聚氨酯胶水涂层。该种聚氨酯胶水涂层的冲击震动耐受性较好,疲劳强度较高,剥离强度很高,能够充分保证平板膜与凸台143间的粘接强度,提高所述膜组件的整体装配可靠性和抗冲击性能,以保证反向冲洗作业的顺利实施。

此外,凸台143为激光雕刻成型件。该激光雕刻工艺的成型效果好,工艺实施过程安全高效,不会对支撑板141的主体结构产生异常损伤或其他不利影响。

为便于理解本方案,现结合上文内容对本申请中膜组件的生产工艺作适当阐述如下:

通过激光雕刻工艺在支撑板141上加工出若干具有粘接平台144的凸台143,之后利用刷胶辊将聚氨酯胶水均匀涂覆至粘接平台144处,保证胶水用量能够满足可靠粘接的需要;之后,将裁切好的平板膜对位贴合至支撑板141上,对齐支撑板141和平板膜的外边沿处的焊接线,并使用软胶辊将平板膜的膜片压平,以保证粘接平台144上的胶水涂覆层能够与平板膜的膜片充分接触并可靠粘接贴合;最后,通过热熔焊接机将平板膜的四周边沿部与支撑板141的各边沿部热熔焊接为一体结构,保证二者边沿部处的结构密封,并避免焊接处存在漏焊或焊接过度现象,确认上述工艺实施完毕后即可完成单个膜组件14的生产组装。

另一方面,抽吸泵112的排水端与反洗罐12相连通。该连通结构能够使得厌氧池11表层经由抽吸泵112抽取的净水可以注入反洗罐12内集中回收,以便后续反洗泵121实施反向冲洗作业时可以直接采用反洗罐12内贮存的回收水,从而有效提高了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资源利用率,降低其资源损耗。

另外,反洗泵121与厌氧池11之间、厌氧池11与抽吸泵112之间分别连通有压力表113。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各压力表113实时了解各泵体及其相应管路内的水流压力,以据此判断当前设备运行状态,尤其是通过相应管路内的抽吸压力增加量来判断膜组件14处的污物淤积阻滞现象,以便及时实施反向冲洗作业,保证膜组件14高效顺畅运行,还可以实施相关调整以保证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能够满足当前实际工况需要。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使用方法,用于如上文所述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

步骤101,循环过滤:

循环泵111和抽吸泵112开启,循环泵111能够将厌氧池11内的活性污泥充分搅拌,使厌氧菌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反应,抽吸泵112将净水从厌氧池11中抽出,以便实现净水的回收利用。

步骤102,反向清洗:

当膜组件14出现污物淤积或抽吸泵112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抽吸泵112,之后开启反洗泵121以将反洗罐12内的水注入厌氧池11中,此时利用反洗泵121的出口压力,将水流由膜组件14的产水端通入并穿过膜组件14,之后水流从膜组件14的入水端排出,从而将膜组件14表面和平板膜的膜孔中堆积的污染物冲掉,实现膜组件14的清洁。

步骤103,重复循环:

待膜组件14清洗完毕或反洗泵121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反洗泵121,之后重新开启抽吸泵112以恢复所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正常运行工况,在之后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工况控制抽吸泵112和反洗泵121交替启闭工作,以实现膜组件14的高效彻底清洗并保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池以及分别与所述厌氧池相连通的循环泵和抽吸泵,还包括反洗罐和反洗泵,所述反洗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反洗罐相连通,所述反洗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厌氧池相连通,所述厌氧池内依次平行排布有若干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板和平板膜。一般工况下,保持循环泵和抽吸泵的正常运行,从而通过循环泵将厌氧池内的活性淤泥充分搅拌,以使厌氧菌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反应,同时通过抽吸泵将厌氧池中的净水抽出并输送至设备外部以便集中回收再利用;当膜组件处附着较多污物时,关闭抽吸泵并开启反洗泵,此时反洗罐内的水经由反洗泵注入厌氧池内,并由膜组件的产水端逆向通入膜组件内,之后水流由膜组件的入水端排出,从而将膜组件表面和平板膜的膜孔等处淤积的污染物快速彻底地清除,实现膜组件的高效清洁冲洗。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