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用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588发布日期:2018-07-31 20: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用澄清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光伏产业水处理的澄清设备主要有:机械搅拌澄清池、悬浮澄清池和水利循环澄清池,这三种澄清池(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给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市给水一册的第7章7.3澄清一节)。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澄清原理是:通过机械搅拌的作用,使第一反应室内的泥渣回流并与加药后的原水接触反应,在第二反应室内继续反应结成较大的絮粒,再通过导流室进入澄清室内进行沉淀分离;具体地;机械搅拌澄清池是混合室和反应室合二为一,即原水直接进入第一反应室中,为求回流泥渣和原水能够充分接触、反应,并为了加强颗粒的吸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通过搅拌器叶片及涡轮的机械搅拌提升的作用,使进水、药剂和大量回流泥渣快速接触混合,并在第一反应室完成机械反应,与回流泥渣中原有的泥渣再度碰撞吸附,形成较大的絮粒,然后再被涡轮提升到第二反应室中,再经折流到澄清区进行分离,清水上升由集水槽引出,泥渣在澄清区下部回流到第一反应室,由刮泥机刮集到泥斗,通过池底排泥阀控制排出,达到原水澄清分离的效果。现有技术中,澄清池中反应所需的药剂,通常是通过加药管加入到池内的废水中,然后再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下,使得池内的废水与药剂不断的接触融合并反应,此种方式,药剂是否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整个池体的废水内,完全是靠搅拌装置搅拌后的水流速度,即搅拌装置需开足马力不间断的搅动,然而药剂的在废水中扩散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反应速度慢,导致污泥回流、絮凝效果差。该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废水处理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用澄清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用澄清池,澄清池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排污泥口的池体、设于池体上的用于搅拌池体内废水的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用于向池体内废水供应药剂的供药系统;池体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反应室和分离室,供药系统通过供药管与机械搅拌提升系统连通,供药管上设置有泵,机械搅拌提升系统包括伸入池体内的废水中用于转动后搅动废水并使废水在反应室与分离室之间循环流动的搅拌机构、为搅拌机构转动搅拌提供动力的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机构传动连接,供药管的靠近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的一端与搅拌机构连通,机械搅拌提升系统还包括设于搅拌机构上的用于将供药系统提供的药剂喷射至池体内废水中的药剂喷射结构。

优选地,搅拌机构包括上端部与搅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且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的搅拌轴、固定连接在搅拌轴的下端部的搅拌叶轮,供药管的靠近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的一端与搅拌轴连通。

优选地,搅拌轴和搅拌叶轮的内部均设置有压力空腔,搅拌轴的压力空腔与搅拌叶轮的压力空腔连通设置,搅拌轴上开设有接药口,供药管的靠近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的一端与搅拌轴上的接药口连通。

优选地,药剂喷射结构包括开设于搅拌叶轮上的与搅拌叶轮的压力空腔连通的多个第一喷射孔,第一喷射孔呈微孔状且多个第一喷射孔密布的设于搅拌叶轮的周身。加大药剂与废水的混合力度。

优选地,药剂喷射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搅拌轴上的与搅拌轴的压力空腔连通的多个第二喷射孔,第二喷射孔呈微孔状且多个第二喷射孔密布的设于搅拌轴的周身。进一步加大药剂与废水的混合力度。

优选地,药剂喷射结构还包括位于搅拌轴的压力空腔内且一端部与接药口连通,另一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至搅拌轴的下部的导流管,供药系统的药剂经导流管后被分配至搅拌轴的压力空腔、搅拌叶轮的压力空腔中。导流管可以将供药管的药剂直接导引至搅拌棒的下部,以避免搅拌轴底部的喷射孔和搅拌桨上的喷射孔接收不到药剂,保证所有的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都能均匀的喷射出药剂。

优选地,搅拌叶轮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依次分布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周身密布的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射孔。

优选地,搅拌叶轮还包连接在搅拌轴与多个搅拌叶片之间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周身密布的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射孔。

优选地,澄清池的池体呈回旋状,反应室与分离室之间设置有回旋状分流板,反应室与分离室在回旋状分流板的上部和下部相互连通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用澄清池,将原有的供药系统与机械搅拌提升系统连通,并对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的搅拌机构进行改进;即将搅拌机构的搅拌轴和搅拌叶轮设置成中空状,当供药系统的所提供的药剂流至搅拌轴和搅拌叶轮的压力空腔后,药剂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中射出,这样就在废水搅动的状态下将药剂添加进去,使得药剂在废水中能够快速的扩散,使得池内的废水与药剂的混合更加彻底,让反应快速且充分的进行,并快速絮凝,大大提高澄清池的废水处理效率。也减轻电机疲于转动的状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用澄清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池体;10、分流板;11、反应室;12、分离室;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03、排污泥口;21、搅拌电机;22、搅拌轴;23、搅拌叶片;24、连接板;25、导流管;26、第二喷射孔;3、供药系统;30、供药管;31、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附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用澄清池,澄清池包括具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以及排污泥口103的池体1、设于池体1上的用于搅拌池体1内废水的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用于向池体1内废水供应药剂的供药系统3;池体1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反应室11和分离室12,供药系统3通过供药管30与机械搅拌提升系统连通,供药管30上设置有泵31,机械搅拌提升系统包括伸入池体1内的废水中用于转动后搅动废水并使废水在反应室11与分离室12之间循环流动的搅拌机构、为搅拌机构转动搅拌提供动力的搅拌电机21,搅拌电机21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机构传动连接,供药管30的靠近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的一端与搅拌机构连通,机械搅拌提升系统还包括设于搅拌机构上的用于将供药系统3提供的药剂喷射至池体1内废水中的药剂喷射结构。

具体地,搅拌机构包括上端部与搅拌电机21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且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的搅拌轴22、固定连接在搅拌轴22的下端部的搅拌叶轮,供药管30的靠近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的一端与搅拌轴22连通。搅拌轴22和搅拌叶轮的内部均设置有压力空腔,搅拌轴22的压力空腔与搅拌叶轮的压力空腔连通设置,搅拌轴22上开设有接药口,供药管30的靠近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的一端与搅拌轴22上的接药口连通。

进一步地,药剂喷射结构包括开设于搅拌叶轮上的与搅拌叶轮的压力空腔连通的多个第一喷射孔,第一喷射孔呈微孔状且多个第一喷射孔密布的设于搅拌叶轮的周身。加大药剂与废水的混合力度。药剂喷射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搅拌轴22上的与搅拌轴22的压力空腔连通的多个第二喷射孔26,第二喷射孔26呈微孔状且多个第二喷射孔26密布的设于搅拌轴22的周身。进一步加大药剂与废水的混合力度。药剂喷射结构还包括位于搅拌轴22的压力空腔内且一端部与接药口连通,另一端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至搅拌轴22的下部的导流管25,供药系统3的药剂经导流管25后被分配至搅拌轴22的压力空腔、搅拌叶轮的压力空腔中。导流管25可以将供药管30的药剂直接导引至搅拌棒的下部,以避免搅拌轴22底部的喷射孔和搅拌桨上的喷射孔接收不到药剂,保证所有的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26都能均匀的喷射出药剂。

本例中,搅拌叶轮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依次分布的搅拌叶片23,搅拌叶片23的周身密布的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射孔。搅拌叶轮还包连接在搅拌轴22与多个搅拌叶片23之间的连接板24,连接板24的周身密布的设置有多个第一喷射孔。澄清池的池体1呈回旋状,反应室11与分离室12之间设置有回旋状分流板10,反应室11与分离室12在回旋状分流板10的上部和下部相互连通设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光伏产业废水处理用澄清池,将原有的供药系统与机械搅拌提升系统连通,并对机械搅拌提升系统的搅拌机构进行改进;即将搅拌机构的搅拌轴和搅拌叶轮设置成中空状,当供药系统的所提供的药剂流至搅拌轴和搅拌叶轮的压力空腔后,药剂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中射出,这样就在废水搅动的状态下将药剂添加进去,使得药剂在废水中能够快速的扩散,使得池内的废水与药剂的混合更加彻底,让反应快速且充分的进行着,快速絮凝,大大提高澄清池的废水处理效率。也减轻电机疲于转动的状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