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0893发布日期:2018-11-13 23:3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属于过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来水净化器是直接过滤家庭日常使用的自来水,使其完全达到厨房做饭及饮用的标准,这样的净化设备就是自来水净化器,行业内也叫纯水机、净水器或自来水过滤器,自来水净化器直接安装在水龙头上,可以自由切换自来水和净化水,在自来水净化器的日常使用中,人们会根据不同的饮水要求来选择不同滤芯构成的自来水过滤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206806.0的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包括滤网框和过滤网,过滤网嵌装在滤网框中,过滤网包括依次叠置的多孔状滤材层、滤网层和活性炭层,滤网层中填充有复合生物酶抗菌制剂,但是该现有技术滤网抗菌效果较差,使过滤后的水有残留的细菌,长期使用容易对饮用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以解决的现有技术滤网抗菌效果较差,使过滤后的水有残留的细菌,长期使用容易对饮用者的身体造成损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其结构包括纯净水出水口、主体、密封圈、胶带缠绕层、外壳、导水管、集水孔、原水入水口、抗菌滤网、原水导流网、普通过滤网、透过水道网、支撑层,所述净水出水口安装于主体上,所述主体上设有外壳,所述密封圈与主体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胶带缠绕层下表面与主体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支撑层,所述导水管嵌入安装于主体内,所述导水管上贯穿有集水孔,所述原水入水口与导水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生物酶抗菌滤网内表面与导水管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原水导流网内表面设有抗菌滤网,所述普通过滤网嵌入安装于主体内,所述透过水道网安装于支撑层内,所述支撑层与主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抗菌滤网包括医用外滤膜、纤维精滤层、高密纤维精滤层、去碳稳定层、抑菌活性炭层、纤维PP棉层、生物酶抗菌层、RO膜,所述医用外滤膜上表面与纤维精滤层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纤维精滤层上表面设有高密纤维精滤层,所述高密纤维精滤层与去碳稳定层相平行,所述去碳稳定层与抑菌活性炭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抑菌活性炭层上表面与纤维PP棉层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纤维PP棉层与RO膜之间设有生物酶抗菌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与原水导流网之间设有抗菌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原水导流网外表面与普通过滤网内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外滤膜嵌入安装于主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孔直径为2mm。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制成,具有密封效果。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结构上设置了抗菌滤网,通过医用外滤膜将原水中的小颗粒污染物进行隔离,经过纤维精滤层去除三致有害物,高密纤维精滤层将重金属与有害微生物进行一次隔离,去碳稳定层和抑菌活性炭层相配合将细菌和有害物质进行一次去除,纤维PP棉层和生物酶抗菌层相配合将有害的细菌和有害的物质进行二次去除,RO膜将水中的剩余杂质和盐分隔离在外面,使滤网对抗菌的效果更佳,减少饮用水对人体的伤害,增强其过滤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的抗菌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纯净水出水口-1、主体-2、密封圈-3、胶带缠绕层-4、外壳-5、导水管-6、集水孔-7、原水入水口-8、抗菌滤网-9、原水导流网-10、普通过滤网-11、透过水道网-12、支撑层-13、医用外滤膜-901、纤维精滤层-902、高密纤维精滤层-903、去碳稳定层-904、抑菌活性炭层-905、纤维PP棉层-906、生物酶抗菌层-907、RO膜-90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酶抗菌滤网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纯净水出水口1、主体2、密封圈3、胶带缠绕层4、外壳5、导水管6、集水孔7、原水入水口8、抗菌滤网9、原水导流网10、普通过滤网11、透过水道网12、支撑层13,所述净水出水口1安装于主体2上,所述主体2上设有外壳5,所述密封圈3与主体2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胶带缠绕层4下表面与主体2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外壳5内部设有支撑层13,所述导水管6嵌入安装于主体2内,所述导水管6上贯穿有集水孔7,所述原水入水口8与导水管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生物酶抗菌滤网9内表面与导水管6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原水导流网10内表面设有抗菌滤网9,所述普通过滤网11嵌入安装于主体2内,所述透过水道网12安装于支撑层13内,所述支撑层13与主体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抗菌滤网9包括医用外滤膜901、纤维精滤层902、高密纤维精滤层903、去碳稳定层904、抑菌活性炭层905、纤维PP棉层906、生物酶抗菌层907、RO膜908,所述医用外滤膜901上表面与纤维精滤层902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纤维精滤层902上表面设有高密纤维精滤层903,所述高密纤维精滤层903与去碳稳定层904相平行,所述去碳稳定层904与抑菌活性炭层9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抑菌活性炭层905上表面与纤维PP棉层906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纤维PP棉层906与RO膜908之间设有生物酶抗菌层907,所述导水管6与原水导流网10之间设有抗菌滤网9,所述原水导流网10外表面与普通过滤网11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医用外滤膜901嵌入安装于主体2内,所述集水孔7直径为2mm,所述导水管6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密封圈3为橡胶制成,具有密封效果。

本专利所说的主体2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所述密封圈3材料的选择对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密封圈的使用性能。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医用外滤膜901将原水中的小颗粒污染物进行隔离,经过纤维精滤层902去除三致有害物,高密纤维精滤层903将重金属与有害微生物进行一次隔离,去碳稳定层904和抑菌活性炭层905相配合将细菌和有害物质进行一次去除,纤维PP棉层906和生物酶抗菌层907相配合将有害的细菌和有害的物质进行二次去除,RO膜908将水中的剩余杂质和盐分隔离在外面,将对人体有益的纯净水通过集水孔7收集,最后经过导水管6导出纯净的自来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滤网抗菌效果较差,使过滤后的水有残留的细菌,长期使用容易对饮用者的身体造成损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置了抗菌滤网,通过医用外滤膜将原水中的小颗粒污染物进行隔离,经过纤维精滤层去除三致有害物,高密纤维精滤层将重金属与有害微生物进行一次隔离,去碳稳定层和抑菌活性炭层相配合将细菌和有害物质进行一次去除,纤维PP棉层和生物酶抗菌层相配合将有害的细菌和有害的物质进行二次去除,RO膜将水中的剩余杂质和盐分隔离在外面,使滤网对抗菌的效果更佳,减少饮用水对人体的伤害,增强其过滤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抗菌滤网9包括医用外滤膜901、纤维精滤层902、高密纤维精滤层903、去碳稳定层904、抑菌活性炭层905、纤维PP棉层906、生物酶抗菌层907、RO膜908,所述医用外滤膜901上表面与纤维精滤层902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纤维精滤层902上表面设有高密纤维精滤层903,所述高密纤维精滤层903与去碳稳定层904相平行,所述去碳稳定层904与抑菌活性炭层9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抑菌活性炭层905上表面与纤维PP棉层906下表面相贴合,所述纤维PP棉层906与RO膜908之间设有生物酶抗菌层90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