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去污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9910发布日期:2019-02-15 19:4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去污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核场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去污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核电站乏燃料运输/贮存容器是用于反应堆乏燃料运输及干式贮存的容器(以下简称运输容器),运输容器装满乏燃料后运输/贮存之前,需对乏燃料运输容器进行排水干燥、冲氦检漏、装外盖及容器外表面去污等操作。对某些核电站,在此过程中,容器从水池内吊出后直立在反应堆厂房内专用去污支座上。由于容器最高可达6m,重120余吨,外表面沾有放射性物质,表面污染水平及辐射水平较大,最大污染水平约95Bq/cm2,容器外表面辐射水平接近2mSv/h,需要去污解控到限值以下方可外运;去污支座围板高约0.2m,不满足清洗条件;且反应堆厂房吊高有限,部分厂房内运输容器最大吊高距离去污支座不足1m。因此现有的设施不满足运输容器去污操作要求。

通过专利检索,同类设备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的清洗平台”(授权公告号:CN201783494U)。该设备主要由主柱、上层平台、下层平台构成,平台放置于反应堆厂房平台地面以下清洗池内,运输容器从清洗池上方进入平台中部,操作人员下到上下层平台上可对容器上部进行内外盖安装以及对外表面进行常压冲洗和擦拭。

上述设备有以下局限:(1)属于固定设备,只能在清洗池内使用,且长期占用清洗池;(2)只能针对容器部分表面进行冲洗和擦拭,下平台以下部分不能清洗;(3)常压冲洗和擦拭表面放射性物质残留较多;(4)人工冲洗和擦拭工作时间较长;(5)作业人员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没有防护措施,人员受照剂量较高;(6)围栏部分没有防护装置,工器具容易掉落进入清洗池。

因此,上诉平台不适用于该类使用专用去污支座的反应堆厂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去污操作平台,适用于使用专用去污支座的反应堆厂房,保证运输容器封装作业操作方便,保护作业人员辐射防护安全与作业安全,减少作业时间,减少容器表面放射性物质残留,提高乏燃料运输容器封装作业与外表面清洗的作业效率、安全性与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去污操作平台,包括去污筒体,下平台,上平台,去污系统,顶盖,操作盖板,开门处盖板,开门处围栏,前门处斜拉筋,下人梯,上人梯,筒体支撑板;上平台安装在下平台上,去污筒体位于下平台和上平台内部,并安装在去污支座上,顶盖盖在去污筒体顶端,操作盖板安装在去污筒体上部,开门处盖板和开门处围栏在去污筒体的前门关闭后安装,前门处下平台和上平台上两个支撑柱之间各安装一个斜拉筋,去污系统安装在去污筒体内侧,下平台与地面之间设有下人梯,上平台与开门处盖板之间设有上人梯,筒体支撑板与开门处盖板处于一个平面内,并位于上人梯的顶端。

所述去污筒体包括筒体主体,前门,筒体筋板(1c,后门(1d,铰链(1e,接水槽(1f,密封垫(1g,锁紧装置,吊耳,挡水板;去污筒体的主体安装在反应堆厂房特定去污支座上,前门为运输容器进入去污筒体主体的通道,后门为方便锁紧运输容器的孔洞,七个铰链和七个锁紧装置为将前门和后门固定在筒体主体上;密封垫为防止清洗后的放射性废水从前后门和筒体上部流出筒体,接水槽将前后门处的剩余水引流入筒体内部;挡水板将清洗后的放射性废水全部引入去污支座;筒体筋板主体为圆弧形厚板,与筒体贴合焊接;吊耳为筒体的吊装结构。

所述下平台为“U”型结构,分成左右两部分,结构以下平台支撑柱和下平台桁架作为结构主体,下平台支撑柱上焊接下平台斜拉筋,下平台桁架上方下平台踩钢板,下平台桁架上部焊接吊耳板、下平台上支撑板以及与上平台对接的定位柱;下平台支撑柱下方焊接下平台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个调节螺栓用于平台调平。

所述上平台为“U”型结构,均分成左右两部分,上平台与下平台相比增加了围栏、围栏立柱,翻版,通过人孔下方上人梯与下平台连接,人孔上部分设置翻板,翻板盖住人孔以防止作业人员掉落;平台上方焊接围栏和围栏立柱;左右侧平台通过上平台连接板连接。

所述去污系统包括由高压泵、高压喷头,高压管道,连接软管,支撑架,快速接头;去污系统采用固定冲洗的方式,在去污筒体内侧固定五层高压管道,前门处高压管道与筒体主体处高压管道通过连接软管连接,高压管道上连接多个高压喷头,喷头使用高压旋转清洗喷头,安装采用向右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方式覆盖全部容器外表面;高压管道出口焊接快速接头并通过金属软管与高压泵相连。

所述上盖包括由上盖桁架、不锈钢板、吊耳及内部密封垫,其作用是与去污筒体安装后配合在一起保证高压喷射清洗过程中水流不溅出去污筒体。

所述操作盖板是安放在去污筒体上部的部件,包括盖板桁架、钢板、吊耳,其作用是运输容器上部封装操作时方便人员到达容器上盖中部,以及防止作业人员和工具从去污筒体与容器间隙中掉落。

所述开门处盖板为去污筒体前门关闭后安装的组件,主要满足操作人员在上平台前门缺口处对容器顶盖进行安装和其他操作;与上平台之间的连接采用插销式快速连接。

在前门处上下平台上两个支撑柱之间各安装一个斜拉筋,对平台整体起稳定作用;八个筒体支撑板是去污筒体与上下平台间的连接部件,对去污筒体起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冲洗去污时无需作业人员靠近,与运输容器近距离操作时间较少,且近距离作业时对人员有较好辐射防护作用,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受照剂量;

2、平台四周及上部有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和工器具掉落;且承重能力较强,最大可达2000kg,上平台可安放容器充氦检漏及循环冷却系统等较大较重设备;

3、平台冲洗去污部分与去污支座形成密闭空间,放射性废水及水雾不向环境扩散;高压冲洗可覆盖容器所有外表面;

4、该平台属于可移动设施,适用范围更广;当乏燃料转运工作完成后,将该平台拆卸成主要部分存放,不占用反应堆厂房空间以及影响其他设施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前门关闭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前门开启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污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污筒体上部操作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污筒体内部挡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下平台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去污筒体、2-下平台、3-上平台、4-去污系统、5-顶盖、6-操作盖板、7-开门处盖板、8-开门处围栏、9-前门处斜拉筋、10-下人梯、11-上人梯、12-筒体支撑板、1a-筒体主体、1b-前门、1c-筒体筋板、1d-后门、1e-铰链、1f-接水槽、1g-密封垫、1h-锁紧装置、1i-吊耳、1j-挡水板、2a-下平台支撑柱、2b-下平台支撑板、2c-下平台斜拉筋、2d-下平台桁架、2e-下平台踩钢板、2f-下平台吊耳板、2g-下平台上支撑板、3a-上平台支撑板、3b-上平台支撑柱、3c-上平台桁架、3d-上平台踩钢板、3e-上平台吊耳、3f-围栏、3g-围栏立柱、3h-翻版、3i-上平台连接板、4a-高压喷头、4b-高压管道、4c-连接软管、4d-支撑架、4e-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去污操作平台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去污操作平台,包括去污筒体1,下平台2,上平台3,去污系统4,顶盖5,操作盖板6,开门处盖板7,开门处围栏8,前门处斜拉筋9,下人梯10,上人梯11,筒体支撑板12;上平台3安装在下平台2上,去污筒体1位于下平台2和上平台3内部,并安装在去污支座上,顶盖5盖在去污筒体1顶端,如图6所示,操作盖板6安装在去污筒体1上部,开门处盖板7和开门处围栏8在去污筒体1的前门1b关闭后安装,前门1b处下平台2和上平台3上两个支撑柱之间各安装一个斜拉筋9,如图2所示,去污系统4安装在去污筒体1内侧,下平台2与地面之间设有下人梯10,上平台3与开门处盖板7之间设有上人梯11,筒体支撑板12与开门处盖板7处于一个平面内,并位于上人梯11的顶端。

如图4和图6所示,去污筒体1包括筒体主体1a,前门1b,筒体筋板1c,后门1d,铰链1e,接水槽1f,密封垫1g,锁紧装置1h,吊耳1i,挡水板1j;去污筒体1的主体1a安装在反应堆厂房特定去污支座上,前门1b为运输容器进入去污筒体主体的通道,后门1d为方便锁紧运输容器的孔洞,七个铰链1e和七个锁紧装置1h为将前门1b和后门1d固定在筒体主体1a上;密封垫1g为防止清洗后的放射性废水从前后门和筒体上部流出筒体,接水槽1f将前后门处的剩余水引流入筒体内部;挡水板1j将清洗后的放射性废水全部引入去污支座;筒体筋板1c主体为圆弧形厚板,与筒体贴合焊接;吊耳1i为筒体的吊装结构。

如图2和图7所示,下平台2为“U”型结构,分成左右两部分,结构以下平台支撑柱2a和下平台桁架2d作为结构主体,下平台支撑柱2a上焊接下平台斜拉筋2c,下平台桁架2d上方下平台踩钢板2e,下平台桁架2d上部焊接吊耳板2f、下平台上支撑板2g以及与上平台对接的定位柱(图中未标出);下平台支撑柱2a下方焊接下平台支撑板2b,支撑板上安装4个调节螺栓用于平台调平。使用时通过人孔下方下人梯10与地面连接,吊装时通过下平台吊耳板2f吊装。

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7所示,上平台3为“U”型结构,均分成左右两部分,上平台3与下平台2相比增加了围栏3f、围栏立柱3g,翻版3h等结构,通过人孔下方上人梯11与下平台2连接,人孔上部分设置翻板3h,翻板盖住人孔以防止作业人员掉落;平台上方焊接围栏3f和围栏立柱3g;左右侧平台通过上平台连接板3i连接。

如附图4所示,去污系统4主要由高压泵(图中未标出)、高压喷头4a,高压管道4b,连接软管4c,支撑架4d,快速接头4e组成。实施例中去污系统4采用固定冲洗的方式,在去污筒体1内侧固定五层高压管道4b,前门1b处高压管道与筒体主体1a处高压管道通过连接软管4c连接,高压管道4b上连接多个高压喷头4a,喷头使用高压旋转清洗喷头,安装采用向右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方式覆盖全部容器外表面。高压管道4b出口焊接快速接头4e并通过金属软管与高压泵相连。

如附图1所示,上盖5主要由上盖桁架(图中未标出)、不锈钢板(图中未标出)、吊耳(图中未标出)及内部密封垫(图中未标出)组成,其作用是与去污筒体1安装后配合在一起保证高压喷射清洗过程中水流不溅出去污筒体1。

如附图5所示,操作盖板6是安放在去污筒体1上部的部件,主要由盖板桁架(图中未标出)、钢板(图中未标出)、吊耳(图中未标出)组成,其作用是运输容器上部封装操作时方便人员到达容器上盖中部,以及防止作业人员和工具从去污筒体与容器间隙中掉落。

如附图1所示,开门处盖板7为去污筒体前门1b关闭后安装的组件,主要满足操作人员在上平台前门缺口处对容器顶盖进行安装和其他操作;该组件主要由桁架(图中未标出)、钢板(图中未标出)、插销(图中未标出)及吊耳(图中未标出)组成,与上平台3之间的连接采用插销式快速连接。

在前门处上下平台上两个支撑柱之间各安装一个斜拉筋9,对平台整体起稳定作用。

八个筒体支撑板12是去污筒体1与上下平台间的连接部件,对去污筒体1起固定作用。

平台安装使用步骤如下:

1、首先将去污筒体1吊装安放在专用去污支座上并对准方向;

2、吊入下平台2左右侧,首先与去污筒体1安装到位,然后安装前门处斜拉筋9,并使用螺栓连接下平台连接板(图中未标出),再后调节下平台支撑板2b下方调节螺栓将下平台调平,最后安装四个筒体支撑板12;

3、吊入上平台3左右侧,首先通过位于下平台2上的两个定位柱(图中未标出)对接到位,然后通过螺栓将上平台支撑板3a和下平台上支撑板2g连接成整体,再后安装前门处斜拉筋9,最后通过螺栓连接上平台连接板3i并安装上平台3上四个筒体支撑板12;

4、安装开门处盖板7和开门处围栏8,调节平台各部件位置;

5、拆除开门处盖板7、开门处围栏8和两个前门处斜拉筋9,打开去污筒体锁紧装置1h,打开前门1b至最大位置,打开后门1d;

6、将运输容器从前门1b处吊入去污筒体1内去污支座上,分别从前门1b和后门1d处通过去污支座内容器锁紧装置锁紧运输容器;

7、将前门1b关闭,通过锁紧装置1h使前门与密封垫1g贴合,关闭后门1d并锁紧;

8、安装两个前门处斜拉筋9;安装开门处盖板7,使其上方四个定位销与上平台3对准固定;安装开门处围栏8并与上平台围栏立柱3g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操作盖板6;

9、在上平台上对运输容器上部进行排水干燥、冲氦检漏、装外盖等封装操作;

10、封装操作完成后,拆除操作盖板6并安装上盖5;连接高压泵后端金属软管至去污系统4前端快速接头4d;

11、打开高压泵,冲洗运输容器外表面;完成一层冲洗后,关闭高压泵并换另一层快速接头4d并冲洗;

12、全部冲洗完成后,通过金属软管将压缩空气接入快速接头4d并对容器外表面进行吹干防止残留放射性废水滴漏污染地面;

13、全部吹干完成后吊走上盖,拆除开门处围栏8、开门处盖板7、和两个前门处斜拉筋9,打开六个前门锁紧装置1h和后门把手,将前门开至最大位置;打开运输容器锁紧装置,从前门吊走运输容器;

14、如需对下一个运输容器进行封装与清洗操作,则按同样步骤再次进行;如无需对下一个容器进行操作,则按安装相反顺序拆除平台并运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