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净化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7173发布日期:2018-11-02 21:0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净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存都离不开清洁水源。如果水体长时间不进行清洁,则容易产生异味,同时影响饮用。在进行水体处理时,现有技术通常使用抽滤泵等来进行过滤处理,抽滤泵的功率越大,虽然清洁效果越好,然而噪声也会越大,对周围的影响也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控制方法,采用了有针对性的图像识别机制,对当前房间内是否存在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进行判断,以根据每一个人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净化模式,从而解决鱼池净化和环境噪声之间的矛盾。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控制方法,包括:提供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在检测到房间内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的情况下,进行定向鱼池净化关闭操作,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包括:

声音幅度测量设备,设置在鱼池所在的房间内,用于对鱼池所在的房间内的声音幅度进行测量以获得并输出当前声音幅度;

sdram设备,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预设人体图案,所述预设人体图案为预先对房间内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进行拍摄而获得的图案,所述图案中只包括房间内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的身形;

图像捕获设备,设置在鱼池所在的房间的墙顶上,用于对鱼池所在的房间内部进行高清图像采集,以获得房间内部图像,并输出所述房间内部图像;

数据分离设备,与所述图像捕获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房间内部图像,将所述房间内部图像分割出c成分图像、m成分图像、y成分图像和k成分图像四个大小相同的图像。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发明点:

(1)预先存储房间内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的图案,以基于图像检测模式精确地判断出当前房间内是否存在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以根据每一个人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净化模式;

(2)从各个颜色成分图像中选择熵值最大的颜色成分图像作为待识别图像,从而提高了目标识别的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鱼池,一种装活鱼的水池,池体透明,多为玻璃质地,也可用来饲养热带鱼或者金鱼起到观赏的作用。鱼池不仅是鱼儿的家,更是家人共同的生活享受。无瑕的双层浮化玻璃,既给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也保证了整体居室环境的安全。鱼池更是家居风水里必不可少的摆件,是与空间的完美结合,是家居、办公,商业空间的灵魂禅师。

在繁华的现代大都市,时尚的上层人士也在考虑着如何将山水文化引入现代居家生活。特别是引入灵动的水文化,成为当下时尚的家居主体。布置一款与居室整体格调水乳相溶的鱼池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在鱼池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对鱼池进行净化操作,以保持鱼池内环境的平衡,延迟鱼体的寿命,但是净化设备的使用对于一些对噪声敏感的人群造成极大的困扰。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水体净化控制方法,包括:提供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在检测到房间内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的情况下,进行定向鱼池净化关闭操作,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解决了对鱼池净化设备带来的噪音敏感的人群的困扰。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鱼池本体结构4、滤化器3、出水管道2和出水孔1,所述系统具体包括以下设备:

声音幅度测量设备,设置在鱼池所在的房间内,用于对鱼池所在的房间内的声音幅度进行测量以获得并输出当前声音幅度;

sdram设备,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预设人体图案,所述预设人体图案为预先对房间内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进行拍摄而获得的图案,所述图案中只包括房间内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的身形。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中,还包括:

图像捕获设备,设置在鱼池所在的房间的墙顶上,用于对鱼池所在的房间内部进行高清图像采集,以获得房间内部图像,并输出所述房间内部图像。

在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中,还包括:

数据分离设备,与所述图像捕获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房间内部图像,将所述房间内部图像分割出c成分图像、m成分图像、y成分图像和k成分图像四个大小相同的图像。

在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中:

所述c成分图像为所述房间内部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c成分值所组成的图像;

所述m成分图像为所述房间内部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m成分值所组成的图像;

所述y成分图像为所述房间内部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y成分值所组成的图像;

以及所述k成分图像为所述房间内部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k成分值所组成的图像。

在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中,还包括:

第一统计设备,与所述数据分离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c成分图像,计算所述c成分图像中的熵,并将所述c成分图像中的熵作为第一熵值输出;

第二统计设备,与所述数据分离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m成分图像,计算所述m成分图像中的熵,并将所述m成分图像中的熵作为第二熵值输出;

第三统计设备,与所述数据分离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y成分图像,计算所述y成分图像中的熵,并将所述y成分图像中的熵作为第三熵值输出;

第三统计设备,与所述数据分离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k成分图像,计算所述k成分图像中的熵,并将所述k成分图像中的熵作为第四熵值输出;

成分选择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统计设备、所述第二统计设备、所述第三统计设备以及所述第四统计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熵值、所述第二熵值、所述第三熵值和第四熵值,并对所述第一熵值、所述第二熵值、所述第三熵值和第四熵值进行大小比较,将其中最大数值的熵值所对应的成分图像作为待识别图像输出;

成分对比设备,与所述成分选择设备连接,用于将一个或多个预设人体图案分别与所述待识别图像进行匹配,当匹配到预设人体图案时,发出特定人员匹配信号,当未匹配到任何预设人体图案时,发出无特定人员信号;

自动净化设备,与所述成分对比设备和所述声音幅度测量设备分别连接,当接收到所述特定人员匹配信号时,停止对鱼池的净化操作,当接收到所述无特定人员信号且所述当前声音幅度高于限值时,启动对鱼池的净化操作,以及当接收到所述无特定人员信号且所述当前声音幅度低于等于限值时,停止对鱼池的净化操作;

水位监测设备,设置在鱼池内,用于对鱼池的当前水位进行检测,并在当前水位小于等于最低水位限值时,发出水位过低信号,以及在当前水位大于最高水位限值时,发出水位过高信号;

其中,在所述自动净化设备中,当接收到所述无特定人员信号且所述当前声音幅度高于限值时,启动对鱼池的净化操作,对鱼池的净化操作的净化功率与所述当前声音幅度成正比。

在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中,还包括:

液晶显示设备,设置在鱼池上方,分别与所述水位监测设备、所述声音幅度测量设备和所述图像匹配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设备用于分别对所述水位监测设备、所述声音幅度测量设备和所述图像匹配设备的输出数据进行实时显示。

在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中:

所述sdram设备还与所述水位监测设备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最低水位限值和所述最高水位限值。

另外,在所述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中,还包括:时分双工通信设备,与所述水位监测设备连接,用于在当前水位小于等于最低水位限值时,无线发送水位过低信号,以及在当前水位大于最高水位限值时,无线发送水位过高信号。

其中,时分双工是一种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移动通信目前正向第三代发展,中国于1997年6月提交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草案(td-scdma),其tdd模式及智能天线新技术等特色受到高度评价并成三个主要候选标准之一。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fdd模式一统天下,tdd模式没有引起重视。但由于新业务的需要和新技术的发展,以及tdd模式的许多优势,tdd模式将日益受到重视。

时分双工的工作原理如下:tdd是一种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或上下行链路)。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传送是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而f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和传送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

采用不同双工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特点与通信效益是不同的。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上下行信道用同样的频率,因而具有上下行信道的互惠性,这给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带来许多优势。在tdd模式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可以在同一载波频率上进行,即上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和下行链路中信息的传输是在同一载波上通过时分实现的。

采用本发明的基于人员特性的净化控制系统,针对现有技术中声音敏感人群抗议鱼池净化噪声的技术问题,通过预先存储房间内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的图案以及从各个颜色成分图像中选择熵值最大的颜色成分图像作为待识别图像,以基于图像检测模式精确地判断出当前房间内是否存在居住的、喜爱清静的人员,以根据每一个人的特性,选择不同的净化模式,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