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含铜锌有机污泥中分离金属颗粒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9684发布日期:2018-09-29 04:10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污泥资源化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从含铜锌有机污泥中分离金属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镀黄铜钢丝湿式拉拔过程中,钢丝在穿过模具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磨损下来的这部分镀层会随润滑液进入淤泥池中沉淀下来。因此,污泥中除了含有以脂肪酸为主的润滑液有机组分外,还含有大量黄铜金属颗粒,如图1所示。经自然沉淀后的污泥含铜量在20%以上,含锌11%以上,远高于目前铜矿的开采品位(<2%)和锌矿的开采品位(<1%),因此极具回收金属的价值。然而污泥中的黄铜金属颗粒粒度在微纳米级,均匀地分散在粘稠的润滑液污泥中,有机物的粘附力比较强,在水溶液中两者也难以分散,因此用传统的固液分离方法难以将两者分离。同时应环保的要求,含铜锌有机污泥不能随意堆放,目前大多数拉拔钢丝生产企业不具备自己处理污泥的技术,往往委托外单位环保公司进行处理,从而需要较高的运输成本和高昂的处理成本,而环保公司处理厂家通用的方法是直接焚烧-废渣再熔炼分别提取金属的方式来处理含铜锌有机污泥。污泥经高温焚烧之后,其中的黄铜颗粒已被转化成了cuo或zn3(po4)2,再熔炼提铜或提锌都比较困难,而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从含铜锌有机污泥中分离金属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可在保证金属颗粒物化性质基本不变性条件下,将金属颗粒与粘稠有机物分离。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从含铜锌有机污泥中分离金属颗粒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排空气:将含铜锌有机污泥置于反应器中,用氩气置换反应器中的气体;

(2)蒸馏: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保温15-20min,然后将温度升至160~200℃,保温10-15min;

(3)干馏炭化:蒸馏完成后,将反应器继续升温进行干馏炭化,控制干馏温度400~550℃,升温速率10~20℃/min,恒温时间40~70min;干馏完成后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冷却至室温,得到冷却后的干馏固态产物;

(4)粉碎:将冷却后的干馏固态产物进行破碎、磨粉,得到粉体;

(5)分选:用氯化锌配制密度为1.3~1.5kg/l的重液,将步骤(4)的粉体放入重液中,搅拌,使粉体颗粒在重液中充分地分散,然后停止搅拌,将重液静置5~8min,密度大于重液密度的黄铜颗粒将下沉成为沉物,密度小于重液密度的炭化颗粒则上浮成为浮物,用过滤法将沉物进行过滤回收。

优选的,在干馏炭化步骤中,同时回收干馏气相产物,用于燃烧供热或发电。

优选的,在粉碎步骤中,控制磨矿细度为325目筛下物质量大于80%。

优选的,在分选步骤中,控制搅拌时间为3~5min。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蒸馏-干馏炭化-粉碎-分选的工艺对含有铜锌金属颗粒的有机粘稠污泥进行处理,可在保证金属颗粒物化性质基本不变性条件下,将金属颗粒与粘稠有机物分离,可操作性强,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金属回收率高。

本发明所基于的原理大致如下:

将含有金属颗粒的有机粘稠污泥首先在惰性气氛中、在有机物沸点温度下进行蒸馏,尽可能地回收其中的有机物,待蒸馏后污泥质量不再降低后,对蒸馏体系再进行升温干馏,使未能蒸馏出的有机组分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包括热解反应,缩聚反应等,最终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炭化成型。有机物炭化之后就不再粘稠,在一定机械作用力下容易与金属颗粒分离,根据污泥中金属颗粒的嵌布粒度大小将成型后的污泥进行粉磨,使金属能达到单体解离,最后用重液分选的方法将金属颗粒分离出来。重选原理:污泥中的有机物经干馏碳化成型后,其密度约为1.2g/cm3,铜锌合金颗粒的密度约为8.6g/cm3,两者密度差异明显,很容易用一定密度的重液将其分离。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含铜锌有机污泥的显微镜图片;

图2示出污泥干馏炭化后的显微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从含铜锌有机污泥中分离金属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可在保证金属颗粒物化性质基本不变性条件下,将金属颗粒与粘稠有机物分离。

对于某钢丝拉拔企业生产的含黄铜颗粒有机污泥来说,回收其中黄铜颗粒的步骤及条件如下:

(1)排空气:将含黄铜颗粒有机污泥置于反应器中,用惰性气体氩气置换反应器中的气体,通惰性气体的目的是减少污泥加热后其中的金属颗粒被氧化。

(2)蒸馏:将反应器加热至100℃,并保温一定的时间,该温度下的馏分主要为水蒸汽,保温时间视污泥中含水量多少而定,然后将温度升至160~200℃,该温度范围是所用润滑油的沸点温区,蒸馏时间视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而定,原则是在5min内污泥蒸馏质量减少率低于1%即可。

(3)干馏炭化:蒸馏完成后,对反应器升温进行干馏炭化,并回收干馏气相产物,可用于燃烧供热或发电。干馏温度400~550℃,升温速率10~20℃/min,恒温时间40~70min。干馏温度过低或升温速率过快,低分子量烃类释放不完全;干馏温度过高,或升温速率过慢,炭化后污泥抗压强度增大,不利于粉碎,同时也会增加能耗。干馏完成后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冷却至室温。

(4)粉碎:根据污泥干馏炭化后的显微镜图片2可分析出,污泥中金属颗粒粒度均<40μm,因此炭化后的污泥需要磨至-325目(-44μm),即小于325目的标准筛,才可基本达到单体解离。将冷却后的干馏固态产物进行破碎-磨粉,磨矿细度为-325目大于80%,即325目筛下物质的量大于80%。

(5)分选:金属单体解离后的混合粉体可采用重液分选的方法分选黄铜颗粒。用氯化锌配制密度为1.3~1.5的重液,将步骤(4)的粉体放入重液中,搅拌3min,使粉体颗粒在重液中充分地分散,然后停止搅拌,将重液静置5~8min,密度大于重液密度的黄铜颗粒将下沉成为沉物,密度小于重液的炭化颗粒则上浮成为浮物,然后用过滤法将沉物进行过滤回收。经xrd检测,回收的沉物颗粒仍然是铜锌合金,基本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取20g污泥样1(含水15.6%,黄铜34.1%),放入蒸馏反应器中,用氩气排出反应器中的空气,然后将反应器升温至100℃,并恒温20min,排出污泥中的水分。将蒸馏反应器温度升至160℃,恒温10min,收集出馏分3.7ml。然后将反应器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进行干馏,恒温45min,再在氩气保护下自然冷却至室温,碳化后固体产物质量为9.4g。将干馏固体产物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以180r/min的转速球磨2min,然后将粉体置于密度为1.3kg/l的氯化锌重液中,搅拌3min,然后静置5min,将浮物倒掉,过滤出重液中的沉物,并干燥称重,得沉物6.9g,经检测沉物中铜锌质量分数为95.3%,由此可计算出黄铜回收率为96.4%。

实施例2

取20g污泥样2(含水12.5%,黄铜37.7%),放入蒸馏反应器中,用氩气排出反应器中的空气,然后将反应器升温至100℃,并恒温15min,排出污泥中的水分。将蒸馏反应器温度升至170℃,恒温15min,收集出馏分4.1ml。然后将反应器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450℃进行干馏,恒温70min,再在氩气保护下自然冷却至室温,碳化后固体产物质量为10.3g。将干馏固体产物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以180r/min的转速球磨2.5min,然后将粉体置于密度为1.4kg/l的氯化锌重液中,搅拌3min,然后静置6min,将浮物倒掉,过滤出重液中的沉物,并干燥称重,得沉物7.7g。经检测沉物中铜锌质量分数为96.1%,由此可计算出黄铜回收率为98.1%。

实施例3

取20g污泥样2(含水12.5%,黄铜37.7%),放入蒸馏反应器中,用氩气排出反应器中的空气,然后将反应器升温至100℃,并恒温15min,排出污泥中的水分。将蒸馏反应器温度升至180℃,恒温15min,收集出馏分4.5ml。然后将反应器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500℃进行干馏,恒温60min,再在氩气保护下自然冷却至室温,碳化后固体产物质量为9.2g。将干馏固体产物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以240r/min的转速球磨2min,然后将粉体置于密度为1.5kg/l的氯化锌重液中,搅拌3min,然后静置8min,将浮物倒掉,过滤出重液中的沉物,并干燥称重,得沉物7.5g。经检测沉物中铜锌质量分数为97.8%,由此可计算出黄铜回收率为97.3%。

实施例4

取20g污泥样2(含水12.5%,黄铜37.7%),放入蒸馏反应器中,用氩气排出反应器中的空气,然后将反应器升温至100℃,并恒温15min,排出污泥中的水分。将蒸馏反应器温度升至200℃,恒温15min,收集出馏分4.6ml。然后将反应器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550℃进行干馏,恒温45min,再在氩气保护下自然冷却至室温,碳化后固体产物质量为8.7g。将干馏固体产物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以180r/min的转速球磨2min,再将粉体置于密度为1.5的氯化锌重液中,搅拌3min,然后静置8min,将浮物倒掉,然后过滤出重液中的沉物,并干燥称重,得沉物7.5g。经检测沉物中铜锌质量分数为98.6%,由此可计算出黄铜回收率为98.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