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3027发布日期:2018-08-07 18:5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及飘浮类杂物,现有都是在集污池的入口处安装栅栏,用于阻挡,这种方式杂物被挡住后容易将入口堵住,也容易产生恶臭,大大影响周边环境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集污池、厌氧池、初步沉淀池、mbr膜生物反应池,集污池内活动安装有飘浮物收集组件,集污池底部设有倾斜的污物导流面,污物导流面较低一端的集污池顶部连接排污管,污物导流面较低一端底部设有抽泥泵,污物导流面较高一端位于厌氧池一侧,该端的集污池顶部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上设有供风管,供风管通过支架固定在集污池、厌氧池、初步沉淀池、mbr膜生物反应池上方,mbr膜生物反应池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清水池连接,清水池上设有循环管,循环管与外部绿化供水设施相连接。

所述的飘浮物收集组件包括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底部设有螺旋桨,环形气囊内安装有动力电机和蓄电池,动力电机与螺旋桨连接,环形气囊顶部安装有杂物收集柜,杂物收集柜顶部开口形成入口,入口处的杂物收集柜向外延伸形成铰板,铰板两端铰接有捞杂端板,两块捞杂端板之间安装有竖向加强导板,两块捞杂端板之间的底部安装有捞杂箱,捞杂箱顶部与竖向加强导板底部连接,位于环形气囊一侧的捞杂箱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内外贯穿的滤水孔,捞杂端板下部铰接有翻斗气缸,翻斗气缸与杂物收集柜下部相铰接;竖向加强导板倾斜安装在两块捞杂端板之间,其较低一端位于环形气囊一侧,竖向加强导板上设有排水孔。

所述的集污池、厌氧池、初步沉淀池、mbr膜生物反应池内均设有曝气管,曝气管通过相应的供风支管与供风管连接。

本发明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技术,如动力电机和蓄电池等部件的安装和控制(类似于控制船);本方案通过集污池收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在进入后较重的固污会落入污物导流面较低一端,直接通过抽泥泵抽出,同时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厌氧池、初步沉淀池内安装抽泥泵,鼓风机用于曝气,mbr膜生物反应池用于沉淀后的污水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通过循环管与外部绿化供水设施相连接;使水有效形成一个循环;对集污池内的飘浮物进行捞取时,捞杂箱位于水面下,竖向加强导板位于水平上,环形气囊在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下行走,水中的飘浮物通过竖向加强导板阻挡和导向后落入捞杂箱内,捞杂箱内的水通过滤水孔滤出,当捞杂箱内的质物较多时,翻斗气缸伸出带动捞杂箱旋转,在捞杂箱翻转到位后,箱内的杂物通过竖向加强导板导向进入杂物收集箱内统一收集处理,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尤其是采用浮动式的飘浮物收集组件后可以有效对集污池内的飘浮物进行捞取处理,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飘浮物收集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集污池1、厌氧池2、初步沉淀池3、mbr膜生物反应池4,集污池1内活动安装有飘浮物收集组件,集污池1底部设有倾斜的污物导流面,污物导流面较低一端的集污池1顶部连接排污管5,污物导流面较低一端底部设有抽泥泵6,污物导流面较高一端位于厌氧池2一侧,该端的集污池1顶部安装有鼓风机7,鼓风机7上设有供风管8,集污池1、厌氧池2、初步沉淀池3、mbr膜生物反应池4内均设有曝气管9,曝气管9通过相应的供风支管与供风管8连接,供风管8通过支架固定在集污池1、厌氧池2、初步沉淀池3、mbr膜生物反应池4上方,mbr膜生物反应池4上连接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与清水池11连接,清水池11上设有循环管,循环管与外部绿化供水设施相连接。

所述的飘浮物收集组件包括有环形气囊a1,环形气囊a1底部设有螺旋桨,环形气囊a1内安装有动力电机和蓄电池,动力电机与螺旋桨连接,环形气囊a1顶部安装有杂物收集柜a2,杂物收集柜a2顶部开口形成入口,入口处的杂物收集柜a2向外延伸形成铰板a3,铰板a3两端铰接有捞杂端板a4,两块捞杂端板a4之间安装有竖向加强导板a5,两块捞杂端板a4之间的底部安装有捞杂箱a6,捞杂箱a6顶部与竖向加强导板a5底部连接,位于环形气囊a1一侧的捞杂箱a6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内外贯穿的滤水孔,捞杂端板a4下部铰接有翻斗气缸a7,翻斗气缸a7与杂物收集柜a2下部相铰接;竖向加强导板a5倾斜安装在两块捞杂端板a4之间,其较低一端位于环形气囊a1一侧,竖向加强导板a5上设有排水孔。

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技术,如动力电机和蓄电池等部件的安装和控制(类似于控制船);本实施例通过集污池收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在进入后较重的固污会落入污物导流面较低一端,直接通过抽泥泵抽出,同时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厌氧池、初步沉淀池内安装抽泥泵,鼓风机用于曝气,mbr膜生物反应池用于沉淀后的污水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通过循环管与外部绿化供水设施相连接;使水有效形成一个循环;对集污池内的飘浮物进行捞取时,捞杂箱位于水面下,竖向加强导板位于水平上,环形气囊在外部控制器的控制下行走,水中的飘浮物通过竖向加强导板阻挡和导向后落入捞杂箱内,捞杂箱内的水通过滤水孔滤出,当捞杂箱内的质物较多时,翻斗气缸伸出带动捞杂箱旋转,在捞杂箱翻转到位后,箱内的杂物通过竖向加强导板导向进入杂物收集箱内统一收集处理,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尤其是采用浮动式的飘浮物收集组件后可以有效对集污池内的飘浮物进行捞取处理,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集污池、厌氧池、初步沉淀池、MBR膜生物反应池,集污池内活动安装有飘浮物收集组件,集污池底部设有倾斜的污物导流面,集污池顶部连接排污管,污物导流面底部设有抽泥泵,供风管通过支架固定在集污池、厌氧池、初步沉淀池、MBR膜生物反应池上方,MBR膜生物反应池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清水池连接,清水池上设有循环管,循环管与外部绿化供水设施相连接。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尤其是采用浮动式的飘浮物收集组件后可以有效对集污池内的飘浮物进行捞取处理,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盛建武;盛建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碧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3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