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软胶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1651发布日期:2018-11-09 18:05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软胶囊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胶囊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软胶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软胶囊型适用于液状、膏状、粉状等多种形式的物质,因造型美观、服用方便、稳定、装置准确、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制药业、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多个行业。软胶囊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石蜡油,当软胶囊压丸定形后就需要清洗,将软胶囊表面的多余物质及机械油脂去除,传统的清洗方式是采用人工手动框子装好清洗,加大清洗强度,清洗效率较低。

现有的软胶囊清洗装置出料不方便,用于清洗软胶囊的水不能进行重复利用,或者再重复使用过程中越来越脏,不能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软胶囊清洗装置,胶囊表面清洗彻底,能够连续进行清洗工作,清洗效率高,出料后进行干燥存储,用于清洗软胶囊的水能够进行净化后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软胶囊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喷洗液箱、导板、第一振动器、污水回收箱、出料斗、收料箱、喷洗液储存管,所述的清洗箱内设有导板,所述的导板的右端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的导板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的导板的两侧设有设有挡板,所述的出水孔的下方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的第一振动器的外面设有挡水罩,所述的清洗箱的上方设有喷洗液箱,所述的喷洗液箱的下端设有喷液阀,所述的喷液阀的下方设有喷洗液储存管,所述的喷洗液储存管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的喷头的上端设有电磁阀,所述的喷洗液箱的右上侧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的清洗箱的右上侧设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的左下侧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的重力传感器的下方设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的进料管的右侧设有出料斗,所述的出料斗的下方设有污水回收箱,所述的污水回收箱的下侧设有污水回流管,所述的污水回流管与清洗箱的右下侧连接,所述的污水回收箱的右侧设有回流通道,所述的回流通道的左上方与喷洗液箱的上端连接,所述的清洗箱的左侧设有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的下方设有收料箱。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阀与第一控制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的重力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的第一振动器与第二控制器的另一端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料斗内设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安装有若干个转动棒,所述的转动棒的外端设有圆角,所述的转动棒的下侧设有推料杆,所述的推料杆的下端截面为向下倾斜的等腰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料管包括横向出料管和斜向出料管,所述的横向出料管内设有导料盘,所述的导料盘的左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与斜向出料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导料盘的下方设有第二振动器,所述的横向出料管的上侧壁设有若干个通风口,所述的通风口内设有防尘网,所述的通风口的两端设有干燥管,所述的横向出料管的下侧壁设有若干个吹气风机,所述的清洗箱的左下方设有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水回收箱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的过滤孔内设有颗粒吸附层,所述的颗粒吸附层为活性炭颗粒,所述的过滤网的上方设有水净化器,所述的回流通道为负压回流通道,所述的回流通道的上侧内壁设有若干个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上下交错排列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清洗箱内设置传送带,在导板的下方设置第一振动器,导板的右端设置光电感应器,在使得软胶囊能够均匀进入传送带上进行各个表面的清洗,在清洗箱的上面设置喷洗液箱,喷洗液箱的下方设置喷液阀,在喷液阀的下方设置喷洗液储存管,在喷洗液储存管的下方设置喷头,喷头的上端设置电磁阀,能够自动的控制喷头的开与关,节约喷洗液,同时将胶囊充分与喷洗液接触清洗,胶囊表面清洗彻底,能够连续进行清洗工作,清洗效率高,出料后进行干燥储存,清洗完成的清洗液经污水回流管进入污水回收箱,在污水回收箱内过滤和净化后经回流通道进入喷洗液箱内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软胶囊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板的俯视图;

图3是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出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洗箱、2-喷洗液箱、3-盗版、4-第一振动器、5-污水回收箱、6-出料斗、7-收料箱、8-喷洗液储存管、11-进料管、12-出料管、13-底座、14-横向出料管、15-斜向出料管、21-喷液阀、22-第一控制器、31-出水孔、32-挡板、33-光电传感器、51-污水回流管、52-回流通道、53-过滤网、54-水净化器、61-转动轴、62-转动棒、63-圆角、81-喷头、111-重力传感器、112-第二控制器、141-导料盘、142-出料口、143-通风口、144-防尘网、145-干燥管、146-吹气风机、147-第二振动器、521-真空泵、531-过滤孔、532-颗粒吸附层、621-推料杆、811-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包括清洗箱1、喷洗液箱2、导板3、第一振动器4、污水回收箱5、出料斗6、收料箱7、喷洗液储存管8,所述的清洗箱1内设有导板3,所述的导板3的右端设有光电传感器33,所述的导板3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31,所述的导板3的两侧设有设有挡板32,所述的出水孔31的下方设有第一振动器4,所述的第一振动器4的外面设有挡水罩41,所述的清洗箱1的上方设有喷洗液箱2,所述的喷洗液箱2的下端设有喷液阀21,所述的喷液阀21的下方设有喷洗液储存管8,所述的喷洗液储存管8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喷头81,所述的喷头81的上端设有电磁阀811,所述的喷洗液箱2的右上侧设有第一控制器22,所述的清洗箱1的右上侧设有进料管11,所述的进料管11的左下侧设有重力传感器111,所述的重力传感器111的下方设有第二控制器112,所述的进料管11的右侧设有出料斗6,所述的出料斗6的下方设有污水回收箱5,所述的污水回收箱5的下侧设有污水回流管51,所述的污水回流管51与清洗箱1的右下侧连接,所述的污水回收箱5的右侧设有回流通道52,所述的回流通道52的左上方与喷洗液箱2的上端连接,所述的清洗箱1的左侧设有出料管12,所述的出料管12的下方设有收料箱7,所述的电磁阀811与第一控制器2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的光电传感器812与第一控制器2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的重力传感器111与第二控制器11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的第一振动器4与第二控制器112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的出料斗6内设有转动轴61,所述的转动轴61上安装有若干个转动棒62,所述的转动棒62的外端设有圆角63,所述的转动棒62的下侧设有推料杆621,所述的推料杆621的下端截面为向下倾斜的等腰梯形,所述的出料管12包括横向出料管14和斜向出料管15,所述的横向出料管14内设有导料盘141,所述的导料盘141的左端设有出料口142,所述的出料口142与斜向出料管15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导料盘141的下方设有第二振动器147,所述的横向出料管14的上侧壁设有若干个通风口143,所述的通风口143内设有防尘网144,所述的通风口143的两端设有干燥管145,所述的横向出料管14的下侧壁设有若干个吹气风机146,所述的清洗箱1的左下方设有底座13,所述的污水回收箱5内设有过滤网53,所述的过滤网53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531,所述的过滤孔531内设有颗粒吸附层532,所述的颗粒吸附层532为活性炭颗粒,所述的过滤网53的上方设有水净化器54,所述的回流通道52为负压回流通道,所述的回流通道52的上侧内壁设有若干个真空泵521,所述的真空泵521上下交错排列设置。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软胶囊清洗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打开喷液阀21,喷洗液箱2内的喷洗液流入喷洗液储存管8中,然后启动转动轴61和第一振动器4,转动轴61带动转动棒62进行工作,转动棒62上的推料杆621将出料斗6内的软胶囊送入进料管11内,当软胶囊位于重力传感器111的正上方时,重力传感器111接收到重力信号,然后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第二控制器33,第二控制器33接收信号后对第一振动器4发出指令,第一振动器4进行振动,同时软胶囊进入导板3上,光电传感器812接收到有软胶囊的信号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第一控制器22,第一控制器22对电磁阀811发出指令,电磁阀811打开,将喷洗液经喷头81流出,由于第一振动器4的作用,软胶囊在导板3上进行跳跃、翻滚式清洗,胶囊充分与喷洗液接触清洗,胶囊表面清洗彻底,清洗完成后,软胶囊进入横向出料管14内,打开第二振动器147和吹气风机146,对软胶囊进行振动干燥,干燥完成后的软胶囊经出料口142进入斜向出料管15,最终进入收料箱7,清洗后的清洗液经污水回流管51进入污水回收箱5内,经过过滤网53的过滤作用,清洗液中的污渍被颗粒吸附层532吸附,然后经水净化器54的净化作用,经真空泵521的真空吸附,回流通道52内形成负压,将净化后的清洗液导回喷洗液箱2内进行回收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软胶囊表面清洗彻底,能够连续进行清洗工作,清洗效率高,出料后干燥储存,清洗液能够进行净化后回收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