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场污水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69550发布日期:2018-09-29 04:0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猪场污水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猪生产是农村经济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生猪生产形成污水量大、浓度高的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而且还会增加猪患病的风险。

由于存在上述的问题,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猪场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专利号:zl201310473662.6;授权公告号:cn103601333a】。这种猪场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猪场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组合气浮、生物滤池和内置球状膜的生化处理池,猪场高浓度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一级物化和好氧生化两个步骤。

但是,这种猪场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并没有更好的涉及到对污水进行压滤进行固液分离,且在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也没有涉及对浮渣进行分离处理,从而不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猪场污水处理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猪场污水处理的方法,本猪场污水处理的方法具有能够更加简便、有效的实现对猪场污水进行处理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猪场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将猪场污水通过引流渠引流到集污池,引流渠上设有格栅,能够初步分离从猪场流出污水的杂物;

b、固液分离:经沉淀池沉淀2-3h,上层污水通过液泵抽送至于压滤装置进一步固液分离,下沉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再经过厢式压滤机过滤,所得的干污泥去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c、气浮、厌氧处理:将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引入到处理装置,进行气浮、厌氧集中处理;

d、水解处理:将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引入到水解池,水解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上生长大量生物膜,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

e、消毒池:将水解后的污水引入消毒池,同时结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取的二氧化氯也同时投入消毒池;

f、达标排放:经过消毒池处理后再由活性炭过滤至清水池,达到排放标准排放或回用于生产。

在步骤b中,所述的压滤装置包括分离机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分离机的一侧,分离机的内部设有过滤板和安装板,安装板位于过滤板的正下方,安装板的底部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分离机的内壁上均固定有一圈固定块,过滤板位于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设有两个第一齿轮和固定杆,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位于固定杆的两侧,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分离机的内部,且固定杆位于分离机内部的一端固定有刮板,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分离机的内部相连通,安装孔的内部设有第一液压缸和移动座,移动座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部套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t形槽的内部与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安装板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移动块的另一侧固定有限位块,凹槽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移动块与螺纹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顶针,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顶针与过滤孔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两个第一齿轮的两侧均开设有齿槽,且齿槽与第一齿轮相配合,固定座的外部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一齿轮的一次侧均固定有连接轴,且两个连接轴的一端均延伸至固定座的外部,两个连接轴位于固定座外部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三齿轮,且两个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分离机的顶部内壁上安装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一端固定有压滤板,分离机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一侧铰接有密封门,分离机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分离机的顶部设有进水口。

优选的,在步骤c中,所述的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箱体,箱体的内腔呈圆柱型,箱体内壁上水平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箱体内腔分为气浮腔和厌氧腔,厌氧腔连接有出液管,且气浮腔和厌氧腔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箱体上开设有与气浮腔相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四电机,且箱体气浮腔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支杆,第四电机固定在支杆上,第四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第四电机的输出端部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弧形外壁上水平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上固定有拨片一,拨片一的另一端铰接在气浮腔的内壁上,气浮腔的弧形壁上开设有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位于拨片一的两侧,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上分别连接有排污管一和排污管二,所述环形滑槽内还固定有拨片二,拨片二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拨片二的长度与拨片一的长度相等,且拨片二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

优选的,所述的箱体外壁上还固定有气泵,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浮腔连通。

通过开口向箱体气浮腔输送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气泵通过出气管向气浮腔注气,在污水中形成粘附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的微小气泡,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浮渣而上浮到水面;

第四电机能够带动转动轴转动,拨片二固定在转动轴上,拨片一的一端固定在箱体气浮腔内壁,且拨片一的另一端通过滑动块滑动在环形滑槽内,从而第四电机带动在拨片二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形成的浮渣层被刮除拨片一和拨片二之间,由于拨片二上设有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从而能够在拨片二与拨片一接触后启动行程开关一或行程开关二,进行反向转动,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位于拨片一的两侧,从而能够将浮渣通过排污管一和排污管二排出,气浮后的污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厌氧腔。

优选的,所述的分隔板具有腔室,分隔板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与腔室相通的出料口,所述箱体外壁上固定有收纳有厌氧菌的料盒,所述的料盒与分隔板腔室之间设有加料管,且加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的厌氧腔内还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二。料盒通过加料管能够向分隔板腔室加厌氧菌,从而进行对厌氧腔内的污水进行水解、发酵处理,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板、移动座、螺纹杆、连接杆、移动块、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固定板和顶针之间的配合,达到疏通过滤孔的目的,从而保证压滤的效果;

2、通过固定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连接轴和刮板之间的配合到达推送残渣的目的,便于将残渣从过滤板的顶部清除。

3、第四电机带动在拨片二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形成的浮渣层被刮除拨片一和拨片二之间,由于拨片二上设有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从而能够在拨片二与拨片一接触后启动行程开关一或行程开关二,进行反向转动,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位于拨片一的两侧,从而能够将浮渣通过排污管一和排污管二排出,气浮后的污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到厌氧腔。

4、料盒通过加料管能够向分隔板腔室加厌氧菌,从而进行对厌氧腔内的污水进行水解、发酵处理,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压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滤装置中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压滤装置的空腔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处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机、2固定座、3压滤板、4第一齿轮、5空腔、6固定杆、7第一液压缸、8移动座、9第二液压缸、10安装孔、11移动块、12螺纹杆、13连接杆、14安装板、15固定板、16密封门、17第三液压缸、18过滤板;19、箱体;20、分隔板;21、气浮腔;22、厌氧腔;23、料盒;24、出液管;25、支杆;26、第四电机;27、转动轴;28、滑动块;29、拨片一;30、环形滑槽;31、拨片二;32、气泵;33、出气管;34、加料管;35、排污管一;36、排污管二;3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猪场污水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将猪场污水通过引流渠引流到集污池,引流渠上设有格栅,能够初步分离从猪场流出污水的杂物;

b、固液分离:经沉淀池沉淀2-3h,上层污水通过液泵抽送至于压滤装置进一步固液分离,下沉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再经过厢式压滤机过滤,所得的干污泥去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

c、气浮、厌氧处理:将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引入到处理装置,进行气浮、厌氧集中处理;

d、水解处理:将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引入到水解池,水解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上生长大量生物膜,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

e、消毒池:将水解后的污水引入消毒池,同时结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取的二氧化氯也同时投入消毒池;

f、达标排放:经过消毒池处理后再由活性炭过滤至清水池,达到排放标准排放或回用于生产。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步骤b中,压滤装置包括分离机1和固定座2,固定座2位于分离机1的一侧,分离机1的内部设有过滤板18和安装板14,安装板14位于过滤板18的正下方,安装板14的底部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分离机1的内壁上均固定有一圈固定块,过滤板18位于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座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5,空腔5的内部设有两个第一齿轮4和固定杆6,两个第一齿轮4分别位于固定杆6的两侧,固定杆6的一端延伸至分离机1的内部,且固定杆6位于分离机1内部的一端固定有刮板,固定座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0,且安装孔10与分离机1的内部相连通,安装孔的内部设有第一液压缸7和移动座8,移动座8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外部套设有移动块11,移动块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一端延伸至t形槽的内部与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4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安装板14位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移动块11的另一侧固定有限位块,凹槽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移动块11与螺纹杆12转动连接,安装板14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顶针,过滤板18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顶针与过滤孔相配合,移动座8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与螺纹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6靠近两个第一齿轮4的两侧均开设有齿槽,且齿槽与第一齿轮4相配合,固定座2的外部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一齿轮4的一次侧均固定有连接轴,且两个连接轴的一端均延伸至固定座2的外部,两个连接轴位于固定座2外部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三齿轮,且两个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分离机1的顶部内壁上安装有第三液压缸17,第三液压缸17的一端固定有压滤板3,分离机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的一侧铰接有密封门16,分离机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分离机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

第三液压缸17带动压滤板3对过滤板18顶部的污水进行压滤,压滤完成后,第三液压缸17带动压滤3上升,打开密封门16,第二电机带动两个第一齿轮4转动,两个第一齿轮4带动固定杆6移动,固定杆6带动刮板移动,从而将过滤板3定的残渣推出分离机1的内部,第一液压缸7带动移动座8移动到分离机1的内部,第一电机带动安装板14转动,第二电机带动螺纹杆12,螺纹杆12带动移动块11移动,最终使得安装板14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随着移动块11的移动和安装板14的转动,滑块才t形槽的内部滑动,最终连接杆13、安装板14和移动座8之间围城三角形结构,从而使得安装板14保持在水平状态,接着第二液压缸9带动固定板15上升,使得顶针逐渐进入过滤孔内部,进而将过滤孔内部的残渣顶出过滤孔的内部。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步骤c中,处理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箱体19,箱体19的内腔呈圆柱型,箱体19内壁上水平固定有分隔板20,分隔板20将箱体19内腔分为气浮腔21和厌氧腔22,厌氧腔22连接有出液管24,且气浮腔21和厌氧腔22之间通过连接管37相连通;所述的箱体19上开设有与气浮腔21相通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四电机26,且箱体19气浮腔21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支杆25,第四电机26固定在支杆25上,第四电机26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第四电机26的输出端部固定有转动轴27,转动轴27的弧形外壁上水平开设有环形滑槽30,环形滑槽30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28,且滑动块28上固定有拨片一29,拨片一29的另一端铰接在气浮腔21的内壁上,气浮腔21的弧形壁上开设有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位于拨片一29的两侧,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上分别连接有排污管一35和排污管二36,所述环形滑槽30内还固定有拨片二31,拨片二3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拨片二31的长度与拨片一29的长度相等,且拨片二31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箱体19外壁上还固定有气泵32,气泵32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33,出气管33的另一端与气浮腔21连通。

通过开口向箱体19气浮腔21输送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气泵32通过出气管33向气浮腔21注气,在污水中形成粘附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的微小气泡,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浮渣而上浮到水面;第四电机26能够带动转动轴27转动,拨片二31固定在转动轴27上,拨片一29的一端固定在箱体19气浮腔21内壁,且拨片一29的另一端通过滑动块28滑动在环形滑槽30内,从而第四电机26带动在拨片二31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形成的浮渣层被刮除拨片一29和拨片二31之间,由于拨片二31上设有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从而能够在拨片二31与拨片一29接触后启动行程开关一或行程开关二,进行反向转动,排污口一和排污口二位于拨片一29的两侧,从而能够将浮渣通过排污管一35和排污管二36排出,气浮后的污水通过连接管37进入到厌氧腔22。

分隔板20具有腔室,分隔板20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与腔室相通的出料口,所述箱体19外壁上固定有收纳有厌氧菌的料盒23,所述的料盒23与分隔板20腔室之间设有加料管34,且加料管34上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的厌氧腔22内还连接有出气管33,且出气管33上设置有电磁阀二。料盒23通过加料管34能够向分隔板20腔室加厌氧菌,从而进行对厌氧腔22内的污水进行水解、发酵处理,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分离机、2固定座、3压滤板、4第一齿轮、5空腔、6固定杆、7第一液压缸、8移动座、9第二液压缸、10安装孔、11移动块、12螺纹杆、13连接杆、14安装板、15固定板、16密封门、17第三液压缸、18过滤板;19、箱体;20、分隔板;21、气浮腔;22、厌氧腔;23、料盒;24、出液管;25、支杆;26、第四电机;27、转动轴;28、滑动块;29、拨片一;30、环形滑槽;31、拨片二;32、气泵;33、出气管;34、加料管;35、排污管一;36、排污管二;37、连接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