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流滤池及其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9860发布日期:2018-10-12 23:0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复合流滤池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为提高饮用水质量,以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氨氮及有毒有害物质为目标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越来越多,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主流工艺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该工艺存在生物泄漏、出水浊度升高、产生溴酸盐等风险,为避免上述风险发生,一般采用生物活性炭处理和砂滤两级滤池联合使用,以保证出厂水质。但因为缺少合适的滤池池型将二者合并集中布置,目前大多数工程中仍采用两种滤池分别独立布置的方式,两级滤池分开布置导致占地面积大、管路多、水头损失大、造价高及管理不便,一种将生物活性炭处理和砂滤集中布置于一格滤池中的复合流组合滤池需要发明创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复合流滤池及其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流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进水渠、前置滤池、对前置滤池进行冲洗的第一反冲洗系统、与前置滤池串联的后置滤池、对后置滤池进行冲洗的第二反冲洗系统及连接后置滤池的清水区,所述后置滤池包括连接第一出水区的进水口、后置滤层、第二气水分配区,所述第一反冲洗系统的一端连接第一气水分配区,所述第二反冲洗系统的一端连接第二气水分配区,所述前置滤池及后置滤池集成于所述基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滤料层包括依次排列的活性炭滤料层及砾石承托层。

进一步的,所述后置滤层包括依次排列的石英砂滤料层及砾石承托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水分配区包括第一气水分配槽、第一滤板和短柄滤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水分配区包括第二气水分配槽、第二滤板和长柄滤头,所述气水分配槽连接所述反冲洗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进气口、反冲水管、冲洗水排水渠及连接清水区的清水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流滤池还包括连接后置滤池与冲洗水排水渠的反冲洗排水阀门,反冲洗时关闭反冲洗排水阀门,反冲洗结束后打开反冲洗排水阀门向排水冲洗水排水渠排水。

进一步的,提供一种复合流滤池组合,包括所述复合流滤池、连接各清水区的出水总管及综合管廊。

进一步的,各所述复合流滤池彼此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管廊包括清水出水管路系统、滤池反冲洗管路系统、检修通道。

本发明的复合流滤池,将生物活性炭处理和砂滤集中布置于同一滤池中,采用串联结合的复合流型式,使该滤池池型同时具备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功能,能够解决传统的单一型式滤池可能出现的生物泄漏、出水浊度升高、产生溴酸盐等风险,提升和保障出厂水质,该组合滤池具有相比传统滤池净化功能更全、节省占地更多、水头损失更小、土建和设备投资更省、管理集中和运行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复合流滤池组合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复合流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流滤池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0、进水渠1、前置滤池2、对前置滤池2进行清洗的第一反冲洗系统4’、与前置滤池串联的后置滤池3、对后置滤池2进行清洗的第二反冲洗系统4及连接后置滤池的清水区6,所述前置滤池2包括连接进水渠的第一气水分配区22、前置滤料层21及出水区23,所述后置滤池3包括连接第一出水区23的进水口31、后置滤层32、第二气水分配区33,所述第一反冲洗系统4’的一端连接第一气水分配区22,所述第二反冲洗系统4的一端连接第二气水分配区33,所述前置滤池2及后置滤池3集成于所述基体内。

所述出水区23由均匀分布于滤池上方的不锈钢集水槽组成,所述清水出水区由水封井、出水堰及清水渠(未图示)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滤料层21包括依次排列的活性炭滤料层及砾石承托层。

进一步的,所述后置滤层32包括依次排列的石英砂滤料层及砾石承托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水分配区22包括第一气水分配槽221、第一滤板222和短柄滤头22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水分配区33包括第二气水分配槽331、第二滤板332和长柄滤头333,所述气水分配槽连接所述反冲洗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冲洗系统4包括反冲洗进气口41、反冲水管42、冲洗水排水渠42及连接清水区的清水出水口44。第二反冲洗系统4’的结构与反冲洗系统4相同,反冲洗进气口及41’及反冲洗排水阀门5’如图2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流滤池100还包括连接后置滤池3与冲洗水排水渠42的反冲洗排水阀门5,反冲洗时关闭反冲洗排水阀门5,反冲洗结束后打开反冲洗排水阀门5向排水冲洗水排水渠排水,最后进入废水回收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流滤池组合,包括至少两个复合流滤池100、连接各清水区6的出水总管7及综合管廊8。本实施例中选用四个复合流滤池100并联,复合流滤池组合平面布置图1所示,并联布置1#~4#共4格滤池(实际运用中滤池格数根据水量情况设计),每格滤池可独立运行,单格滤池轮流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时每格滤池中的前置活性炭滤池和后置砂滤池可同时进行反冲洗,并共用反冲洗泵房和鼓风机房,反冲洗泵房主要为后置砂滤池提供反冲洗用水(前置上向流活性炭滤池不需要反冲洗用水)、鼓风机房为前置活性炭滤池和后置砂滤池提供反冲洗用气。

进一步的,所述各复合流滤池100彼此并联,可根据水量进行自由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管廊包括清水出水管路系统、滤池反冲洗管路系统、检修通道,用于对管路进行管理、维护、维修等操作。

本发明的复合流滤池,将生物活性炭处理和砂滤集中布置于同一滤池中,采用串联结合的复合流型式,使该滤池池型同时具备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功能,能够解决传统的单一型式滤池可能出现的生物泄漏、出水浊度升高、产生溴酸盐等风险,提升和保障出厂水质,该组合滤池具有相比传统滤池净化功能更全、节省占地更多、水头损失更小、土建和设备投资更省、管理集中和运行方便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流滤池及其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进水渠、前置滤池、对前置滤池进行冲洗的第一反冲洗系统、与前置滤池串联的后置滤池、对后置滤池进行冲洗的第二反冲洗系统及连接后置滤池的清水出水区,所述前置滤池包括连接进水渠的第一气水分配区、前置滤料层及出水区,所述后置滤池包括连接第一出水区的进水口、后置滤层、第二气水分配区,所述第一反冲洗系统的一端连接第一气水分配区,所述第二反冲洗系统的一端连接第二气水分配区,所述前置滤池及后置滤池集成于所述基体内。

技术研发人员:杨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2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