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0373发布日期:2018-08-21 17:2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可是如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成为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中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西部水少,沿海水多。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中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目前广泛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逐级进行,通常由多个处理单元组成,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操作繁琐、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运行稳定性差、能耗高、造价高昂、自动化水平低,且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周围环境。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一,所述箱体一上污水进口,所述箱体一内设置有离心过滤池,所述污水进口与所述离心过滤池通过引流导管连接,所述离心过滤池内壁上设置有过第一滤筛网,所述离心过滤池上设置有固定齿轮一,所述箱体一上设置有箱体二,所述箱体二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与所述齿轮二活动连接,所述离心过滤池底端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卡扣上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所述离心过滤池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离心过滤池底部活动挡板,所述离心过滤池下方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通过出料口与所述箱体一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槽一侧设置有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一蓄水池通过第一抽水泵与第二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二蓄水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层,所述生物填料层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筛网,所述第二蓄水池通过第二抽水泵与第三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三蓄水池内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下方设置有第三过滤筛网,所述第三蓄水池通过第三抽水泵与第四蓄水池连接,所述第四蓄水池顶部设置有紫外灯,所述第四蓄水池通过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箱体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上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固定在所述箱体一上。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挡板通过所述活动轴与所述离心过滤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一内壁上均设置有隔音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一内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一端固定在箱体一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蓄水池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先将需要处理的城市污水通过污水进口进入到离心过滤池中,通过电机的运作来带动离心过滤池的旋转,将废渣留在离心过滤池中,污水甩出进入第一蓄水池中,通过第一抽水泵将污水送到第二蓄水池,通过生物填料层和第二过滤筛网的过滤进入第二蓄水池底部,通过第二抽水泵将水抽送到第三蓄水池,通过活性炭层和第三过滤层的过滤后进入第三蓄水池的底部,再通过第三抽水泵将水转移到第四蓄水池,使用紫外灯对水进行消毒后,通过排水口将已经处理好的水排出。通过使用离心过滤池使得颗粒物与水分开,有利于后续对污水的过滤程序,工艺流程操作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造价低、自动化水平高,且能隔绝噪音避免影响周围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中的卡扣示意图。

图中:

1、箱体一;2、污水进口;3、离心过滤池;4、引流导管;5、第一过滤筛网;6、齿轮一;7、箱体二;8、电机;9、齿轮二;10、卡扣;11、卡口;12、活动挡板;13、收集槽;14、出料口;15、第一蓄水池;16、第一抽水泵;17、第二蓄水池;18、生物填料层;19、第二过滤筛网;20、第二抽水泵;21、第三蓄水池;22、活性炭层;23、第三过滤筛网;24、第三抽水泵;25、第四蓄水池;26、紫外灯;27、排水口;28、螺丝;29、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一1,所述箱体一1上污水进口2,所述箱体一1内设置有离心过滤池3,所述污水进口2与所述离心过滤池3通过引流导管4连接,所述离心过滤池3内壁上设置有过第一滤筛网5,所述离心过滤池3上设置有固定齿轮一6,所述箱体一1上设置有箱体二7,所述箱体二7内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上设置有齿轮二9,所述齿轮一6与所述齿轮二9活动连接,所述离心过滤池3底端设置有固定卡扣10,所述卡扣10上设置有卡口11,所述卡口11与所述所述离心过滤池3底端活动连接,所述离心过滤池3底部活动挡板12,所述离心过滤池3下方设置有收集槽13,所述收集槽13通过出料口14与所述箱体一1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槽13一侧设置有第一蓄水池15,所述第一蓄水池15通过第一抽水泵16与第二蓄水池17连接,所述第二蓄水池17内设置有生物填料层18,所述生物填料层18下方设置有第二过滤筛网19,所述第二蓄水池17通过第二抽水泵20与第三蓄水池21连接,所述第三蓄水池21内设置有活性炭层22,所述活性炭层22下方设置有第三过滤筛网23,所述第三蓄水池21通过第三抽水泵24与第四蓄水池25连接,所述第四蓄水池25顶部设置有紫外灯26,所述第四蓄水池25通过所述排水口27与所述箱体一1连接。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能够先将需要处理的城市污水通过污水进口2进入到离心过滤池3中,通过电机8的运作来带动离心过滤池3的旋转,将废渣留在离心过滤池3中,污水甩出进入第一蓄水池15中,通过第一抽水泵16将污水送到第二蓄水池17,通过生物填料层18和第二过滤筛网19的过滤进入第二蓄水池17底部,通过第二抽水泵21将水抽送到第三蓄水池21,通过活性炭层22和第三过滤层23的过滤后进入第三蓄水池21的底部,再通过第三抽水泵24将水转移到第四蓄水池25,使用紫外灯26对水进行消毒后,通过排水口27将已经处理好的水排出。通过使用离心过滤池3使得颗粒物与水分开,有利于后续对污水的过滤程序,工艺流程操作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造价低、自动化水平高,且能隔绝噪音避免影响周围环境。

在具体应用时,对于卡扣10来说,所述卡扣10上设置有螺丝28,所述螺丝28固定在所述箱体一1上,这样有利于卡扣10的固定;对于所述紫外灯26来说,所述紫外灯26为uv-40;对于所述电机8来说,所述电机8为y2-160m1-2;对于所述活动挡板12来说,所述活动挡板12上设置有活动轴29,所述活动挡板12通过所述活动轴29与所述离心过滤池3连接,这样有利于离心过滤池3中的废渣的排出;对于所述箱体一1来说,所述箱体一1内壁上均设置有隔音板,这样有利于降低污水处理装置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对于所述箱体一1来说,所述箱体一1内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一端固定在箱体一1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蓄水池15上,所述引流板可以有效的将污水引流到第一蓄水池15中。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将需要处理的城市污水通过污水进口2进入到离心过滤池3中,通过电机8的运作来带动离心过滤池3的旋转,将废渣留在离心过滤池3中,污水甩出进入第一蓄水池15中,通过第一抽水泵16将污水送到第二蓄水池17,通过生物填料层18和第二过滤筛网19的过滤进入第二蓄水池17底部,通过第二抽水泵21将水抽送到第三蓄水池21,通过活性炭层22和第三过滤层23的过滤后进入第三蓄水池21的底部,再通过第三抽水泵24将水转移到第四蓄水池25,使用紫外灯26对水进行消毒后,通过排水口27将已经处理好的水排出。通过使用离心过滤池3使得颗粒物与水分开,有利于后续对污水的过滤程序,工艺流程操作相对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造价低、自动化水平高,且能隔绝噪音避免影响周围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