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4358发布日期:2018-09-15 00:4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是一种成分复杂多变的高浓度难处理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不仅会污染地表水和土壤,甚至会污染饮用水源、农作物、水生动物等,因此必须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多变,采用单一的生物处理方法很难达到要求,通常采用土地法、物化法、生物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处理,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处理工艺都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后处理的组合工艺,该工艺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中的bod、cod和氨氮,但是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高,会导致碳源不足,营养比例失调,抑制生化处理中微生物的活性,造成垃圾渗滤液处理中cod、总氮的去除率不高,同时该方法需要较大场地,不利于污水处理厂的扩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处理效率低,处理质量不稳定,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槽、黄药反应槽、反应槽a、反应槽b、反应槽c、污泥压滤机、磁泥分离机、过滤装置、消毒脱氮装置,所述ph调节槽、黄药反应槽、反应槽a、反应槽b、反应槽c依次连接,所述反应槽c下部依次连接污泥压滤机和磁泥分离机,所述反应槽c上部依次连接过滤装置和消毒脱氮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砂滤装置、超滤装置、ro水处理装置,砂滤装置一端与反应槽c上部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超滤装置、ro水处理装置、消毒脱氮装置。

所述消毒脱氮装置包括储液桶、反应槽d、收集槽,储液桶和反应槽d通过管道和循环泵a形成水路循环,反应槽d通过气泵与收集槽连接。

所述收集槽设有循环泵b,循环泵b进水端与收集槽下部连接,循环泵b出水端与收集槽上部连接,循环泵b还通过阀门与反应槽d连接。

所述磁泥分离机通过管道与反应槽a连接。

还包括浓液池,所述浓液池通过管道与磁泥分离机连接。

所述ph调节槽、黄药反应槽、反应槽b上分别设有烧碱投加装置、黄药投加装置、pam投加装置。

所述黄药投加装置内存有黄药。

所述反应槽d上设有次氯酸钠投加装置或次氯酸钠发生器。

所述砂滤装置设有多个砂滤罐,且砂滤罐相互并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黄药作为混凝剂,对垃圾渗滤液的脱色效果好,同时可以调节垃圾渗滤液的ph值,保证处理效果。

(2)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污水处理可建设在垃圾填埋场附近,节约运营成本。

(3)采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以增强絮凝的效果,形成高密度的絮体和加大絮体的密度,达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且磁粉回收率≥90﹪,可降低污水站的运营成本。

(4)在污水处理后端增加消毒脱氮装置,进一步降低污水的cod值、氨氮值、色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h调节槽,2-黄药反应槽,3-反应槽a,4-反应槽b,5-反应槽c,6-污泥压滤机,7-磁泥分离机,8-浓液池,9-砂滤装置,10-超滤装置,11-ro水处理装置,12-储液桶,13-反应槽d,14-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ph调节槽1、黄药反应槽2、反应槽a3、反应槽b4、反应槽c5、污泥压滤机6、磁泥分离机7、过滤装置、消毒脱氮装置12,所述ph调节槽1、黄药反应槽2、反应槽a3、反应槽b4、反应槽c5依次连接,所述反应槽c5下部依次连接污泥压滤机6和磁泥分离机7,所述反应槽c5上部依次连接过滤装置和消毒脱氮装置。

垃圾渗滤液通过管道进入ph调节槽1中,通过加入烧碱将ph调节槽1内的ph值调整为9.5-10.0,并通入压缩空气吹脱氨氮,然后送至黄药反应槽2,并通过黄药投加装置向黄药反应槽2内加入黄药,并进行搅拌,黄药的加入量根据垃圾渗滤液的ph值和cod值高低,按垃圾渗滤液重量的0.5%到2%进行调整,待黄药搅拌均匀后,垃圾渗滤液送至反应槽a3中,加入磁粉并加以搅拌,待磁粉分散均匀后,垃圾渗滤液送至反应槽b4中,加入pam并加以搅拌,然后送至反应槽c5进行沉淀分离,磁粉的离子极性和金属特性,作为絮体的核体,大大地强化了对水中悬浮污染物的絮凝结合能力,减少絮凝剂用量,在去除悬浮物,特别是对垃圾渗滤液中的磷、细菌、病毒、油、重金属等物质的效果比传统工艺好,由于磁粉的比重高,混有磁粉的絮体比重增大,絮体快速沉降,可以提高净化的速度。

沉淀分离后的下层沉淀物送至污泥压滤机6和磁泥分离机7,经过磁泥分离后,磁粉送至反应槽a3,使磁粉可以循环使用,已降低运营成本,而剩下浓液送至浓液池8进行收集,沉淀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通过管道送至过滤装置,经过砂滤装置9、超滤装置10、ro水处理装置11后,送至消毒脱氮装置进行脱氮,进一步降低污水的污染物浓度,使其各项指标满足gb16889-2008的排放要求。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砂滤装置9、超滤装置10、ro水处理装置11,砂滤装置9一端与反应槽c5上部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超滤装置10、ro水处理装置11、消毒脱氮装置,通过砂滤装置9的过滤成本较低,可先用砂滤装置9对水进行过滤,使水质中悬浮物的含量(ss)降到30mg/l,然后将送至超滤装置10、ro水处理装置11进一步进行过滤,使其满足排放标准。

所述消毒脱氮装置包括储液桶12、反应槽d13、收集槽14,储液桶12和反应槽d13通过管道和循环泵a形成水路循环,反应槽d13通过气泵与收集槽14连接,消毒脱氮装置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药剂,在污水排放前,再进行一次消毒,次氯酸钠可以有效的降低cod值、氨氮值、色度等,从ro水处理装置11流出的污水进入储液桶12,储液桶12和反应槽d13通过管道和循环泵a形成水路循环,储液桶12内的污水进入反应槽d13内,并加入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在循环过程中可以使次氯酸钠分散均匀,储液桶12内的污水经过消毒,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进行在线排放。次氯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光、热及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容易分解出氯气,为了防止氯气扩散到大气中,在反应槽d13上设有气泵,使反应槽d13内形成负压,并将氯气抽入收集槽14中,收集槽14内装有烧碱溶液,并通过循环泵b不断的从收集槽14上部喷入收集槽14内,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高,可以防止次氯酸钠再次分解,当次氯酸钠的浓度稳定后,通过循环泵b泵入反应槽d13内,进行回收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所述收集槽14设有循环泵b,循环泵b进水端与收集槽14下部连接,循环泵b出水端与收集槽14上部连接,循环泵b还通过阀门与反应槽d13连接,收集槽14内装有烧碱溶液,并通过循环泵b不断的从收集槽14上部喷入收集槽14内,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高,可以防止次氯酸钠再次分解,当次氯酸钠的浓度稳定后,通过循环泵b泵入反应槽d13内,进行回收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所述磁泥分离机7通过管道与反应槽a3连接。

还包括浓液池8,所述浓液池8通过管道与磁泥分离机7连接。

磁泥分离机7将磁泥分离后,磁粉送回反应槽a3中进行循环使用,分离后的浓液送至浓液池8进行收集。

所述ph调节槽1、黄药反应槽2、反应槽b4上分别设有烧碱投加装置、黄药投加装置、pam投加装置,烧碱投加装置根据ph调节槽1内的ph检测装置或者槽内的ph值后,进行自动添加,黄药投加装置、pam投加装置根据垃圾渗滤液的量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所述黄药投加装置内存有黄药,所述黄药的制备方法为将硫酸亚铁加入浓度为15%-25%的硫酸中,并通入压缩氧气,经过反应后,形成聚合硫酸铁和硫酸的混合物,黄药加入到垃圾渗滤液中后,硫酸可以降低垃圾渗滤液的ph值,便于聚合硫酸铁形成分散形成絮凝,提高处理效果,聚合硫酸铁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净化,相比其他药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反应速度快、脱色效果好、脱水性好的特点,在净化垃圾渗滤液的同时还可以降低ph值,使净化后的污水的ph值趋于中性,减少了后端调节ph的工序,节约设备及成本。

所述反应槽d13上设有次氯酸钠投加装置或次氯酸钠发生器,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可以根据反应槽d13内污水的cod值、氨氮值、色度等指标进行添加,次氯酸钠发生器使用氯化钠为生产原料,通过电解的方式生产次氯酸钠,可以降低企业购买氯酸钠的成本,同时还可以以收集槽14内的溶液为原料,生产次氯酸钠,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所述砂滤装置9设有多个砂滤罐,且砂滤罐相互并联,通过多个砂滤罐的并联,提高砂滤装置9的过滤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