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8794发布日期:2018-11-17 01:2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

环保节能设备已经被许多人使用,但是传统环保节能设备结构简单,只能对一个类型的物体进行处理,环保设备之间不能结合起来,这样对资源造成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包括废液处理仓、废气处理仓a和垃圾处理仓,所述废液处理仓边侧连接废气处理仓a,所述废气处理仓a边侧固定连接垃圾处理仓,且所述废液处理仓、废气处理仓a和垃圾处理仓上端均设置有进料口,且所述所述废液处理仓、废气处理仓a和垃圾处理仓下端均滑动连接推板;

所述废液处理仓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板,且所述过滤板下方设置有废液处理装置a,且所述废液处理仓边侧开设有投料口,所述废液过滤仓下方固定连接废液处理仓a、且所述废液处理仓a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废液处理仓a内部设置有水泵,且所述水泵出水口连接出水管,所述废液处理仓a外壁固定安装有配电箱,且所述废液处理仓a表面开设有出水口;

所述废气处理仓a内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过滤板a,且所述过滤板a下方设置有电晕线圈,所述电晕线圈正对面设置有除尘网,且所述除尘网与电晕线圈平行设置,所述除尘网正下方设置有集尘壳,所述废气处理仓a正下方固定连接废气处理仓,所述废气处理仓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且所述过滤装置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且废气处理仓表面开设有出气口;

所述垃圾处理仓内部设置有垃圾处理装置a,所述垃圾处理装置a下方设置有垃圾处理装置b,所述垃圾处理仓下方固定连接焚化仓,所述焚化仓表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尺寸对应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焚化仓,所述密封门下方开设有出液口a,且所述焚化仓边侧开设有投料孔和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正下方设置有鼓风机,且所述鼓风机出气口连接焚化仓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液处理装置a包括支撑板、搅拌轴、和电机,所述废液处理仓内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空隙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间部位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转动连接蜗杆,所述蜗杆一端固定连接电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部镶嵌有轴承,且所述搅拌轴上下两端连接支撑板表面轴承内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粉碎轮和电机c,所述垃圾处理仓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电机c,所述电机c轴部转动连接粉碎轮中间部位,且所述粉碎轮边缘处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刀刃。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处理装置b包括支撑板a、粉碎轴和电机a,所述垃圾处理仓内部对称设置有粉碎轴,所述粉碎轴上端固定安装有涡轮a,所述涡轮a连接蜗杆a,所述蜗杆a转动连接垃圾处理仓内壁,且所述蜗杆a一端固定连接电机a。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轴上端转动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固定连接垃圾处理仓内壁,所述粉碎轴下端转动连接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a固定连接垃圾处理仓内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挡板a和固定框,所述了提内壁安装有挡板a,所述挡板a下方设置有固定框,且所述固定框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除尘滤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a与固定框平行设置,且所述挡板a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通孔,且挡板a表面通孔均固定连接圆台形通风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上下两端表面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限位槽,且所述除尘滤袋上下两端均穿过限位槽,且所述除尘滤袋两端通过限位螺钉固定连接固定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气处理仓通过导气管连接废气处理仓,且所述导气管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且导气管一端滑动连接挡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一端表面设置有滑槽,且所述挡板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导气管,且所述焚化仓表面与挡板端面对应设置有凹槽,且焚化仓滑动连接挡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液处理仓、废气处理仓a和垃圾处理仓内壁均设置有滑轨,且三个所述推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废液处理仓、废气处理仓a和垃圾处理仓内壁,且所述废液处理仓、废气处理仓a和垃圾处理仓表面与推板端面尺寸对应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滤袋的材质为涤纶短纤维、pps纤维、pp聚丙烯、芳纶纤维、轶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且除尘滤袋表面涂有特氟龙涂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棒内部设置有电阻,且所述加热棒电阻与配电箱电性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和电机a的型号为y80m1-2,所述电机c的型号为y100l-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的出液口连接焚化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节能环保设备通过最少的能源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处理,本节能环保设备拥有处理固态垃圾、气体和液体的功能,用户将垃圾从进料口投入垃圾处理仓中,所述电机c带动粉碎轮转动,所述粉碎轮将垃圾进行粉碎,而所述电机a通过蜗杆a和涡轮带动粉碎轴转动,所述粉碎轴将垃圾再次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垃圾进入焚化仓内,所述焚化仓将垃圾进行焚化,所述鼓风机使垃圾焚化更充分,而所述通气孔和投料孔的设置可以使用户投入一些物体助燃,移动所述挡板,焚化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废气处理仓内,焚化的气体先通过过滤装置,所述挡板a将烟尘进行格挡,处尘滤袋将灰尘吸附在表面,而所述活性炭可以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最后经过出气口进行排出,所述用户可以打开密封门对焚烧的灰烬进行清除。

2、将废气通入废气处理仓a中,所述过滤板a将大的杂物进行阻隔,将电晕线圈和除尘网与电源连接形成静电除尘场,灰尘吸附在除尘网上之后灰尘进入废气处理仓进行处理。

3、当有被污染的液体时,将液体通过进料口进入废液处理仓内,所述过滤板将液体进行过滤,所述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液体,通过投料口箱废液处理仓内投入消毒剂,打开推板,液体进入废液处理仓a内,所述加热棒可以对液体进行消毒,而用户可以依据需求通过水泵将液体抽至焚化仓内进行焚化,本节能环保设备拥有处理固态垃圾、气体和液体的功能,并且使这些设备结合在一起,节能环保,适合社会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中固定框与除尘滤袋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废液处理仓、2-过滤板、3-投料口、4-支撑板、5-搅拌轴、6-电机、7-配电箱、8-推板、9-废液处理仓a、10-加热棒、11-出水口、12-出水管、13-水泵、14-出气口、15-活性炭吸附层、16-废气处理仓、17-过滤装置、18-出液口a、19-焚化仓、20-鼓风机、21-密封门、22-通气孔、23-投料孔、24-导气管、25-挡板、26-支撑板a、27-粉碎轴、28-电机a、29-粉碎轮、30-电机c、31-废气处理仓a、32-过滤板a、33-电晕线圈、34-除尘网、35-集尘壳、36-废液处理装置a、37-垃圾处理装置a、38-垃圾处理装置b、39-垃圾处理仓、40-进料口、101-壳体、102-挡板a、103-固定框、104-除尘滤袋、201-蜗轮、202-蜗杆、301-涡轮a、302-蜗杆a、303-限位板、401-限位螺钉、40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环保节能设备,包括废液处理仓1、废气处理仓a31和垃圾处理仓39,所述废液处理仓1边侧连接废气处理仓a31,所述废气处理仓a31边侧固定连接垃圾处理仓39,且所述废液处理仓1、废气处理仓a31和垃圾处理仓39上端均设置有进料口40,且所述所述废液处理仓1、废气处理仓a31和垃圾处理仓39下端均滑动连接推板8;

所述废液处理仓1内壁固定连接过滤板2,且所述过滤板2下方设置有废液处理装置a36,且所述废液处理仓1边侧开设有投料口3,所述废液过滤仓1下方固定连接废液处理仓a9、且所述废液处理仓a9内部设置有加热棒10,所述废液处理仓a9内部设置有水泵13,且所述水泵13出水口连接出水管12,所述废液处理仓a9外壁固定安装有配电箱7,且所述废液处理仓a9表面开设有出水口11;

所述废气处理仓a31内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过滤板a32,且所述过滤板a32下方设置有电晕线圈33,所述电晕线圈正对面设置有除尘网34,且所述除尘网34与电晕线圈33平行设置,所述除尘网34正下方设置有集尘壳35,所述废气处理仓a31正下方固定连接废气处理仓16,所述废气处理仓16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17,且所述过滤装置17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5,且废气处理仓16表面开设有出气口14;

所述垃圾处理仓39内部设置有垃圾处理装置a37,所述垃圾处理装置a37下方设置有垃圾处理装置b38,所述垃圾处理仓39下方固定连接焚化仓19,所述焚化仓19表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尺寸对应设置有密封门21,所述密封门2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焚化仓19,所述密封门21下方开设有出液口a18,且所述焚化仓19边侧开设有投料孔23和通气孔22,所述通气孔22正下方设置有鼓风机20,且所述鼓风机20出气口连接焚化仓19内壁。

所述废液处理装置a36包括支撑板4、搅拌轴5、和电机6,所述废液处理仓1内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两个支撑板4,且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的空隙设置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间部位设置有涡轮201,所述涡轮201转动连接蜗杆202,所述蜗杆202一端固定连接电机6。

所述支撑板4中间部位均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部镶嵌有轴承,且所述搅拌轴5上下两端连接支撑板4表面轴承内壁。

所述垃圾处理装置37包括粉碎轮29和电机c30,所述垃圾处理仓39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电机c30,所述电机c30轴部转动连接粉碎轮29中间部位,且所述粉碎轮29边缘处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刀刃。

所述垃圾处理装置b38包括支撑板a26、粉碎轴27和电机a28,所述垃圾处理仓39内部对称设置有粉碎轴27,所述粉碎轴27上端固定安装有涡轮a301,所述涡轮a301连接蜗杆a301,所述蜗杆a301转动连接垃圾处理仓39内壁,且所述蜗杆a301一端固定连接电机a28。

所述粉碎轴27上端转动连接限位板303,所述限位板303一端固定连接垃圾处理仓39内壁,所述粉碎轴27下端转动连接支撑板a26,所述支撑板a26固定连接垃圾处理仓39内壁。

所述过滤装置17包括壳体101、挡板a102和固定框103,所述了提101内壁安装有挡板a102,所述挡板a102下方设置有固定框103,且所述固定框103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除尘滤袋104。

所述挡板a102与固定框103平行设置,且所述挡板a102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通孔,且挡板a102表面通孔均固定连接圆台形通风管。

所述固定框103上下两端表面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限位槽402,且所述除尘滤袋104上下两端均穿过限位槽402,且所述除尘滤袋104两端通过限位螺钉固定连接固定框103。

所述废气处理仓16通过导气管24连接废气处理仓16,且所述导气管24内部设置有过滤网,且导气管24一端滑动连接挡板25。

所述挡板25一端表面设置有滑槽,且所述挡板25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导气管24,且所述焚化仓19表面与挡板25端面对应设置有凹槽,且焚化仓19滑动连接挡板25。

所述废液处理仓1、废气处理仓a31和垃圾处理仓39内壁均设置有滑轨,且三个所述推板8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废液处理仓1、废气处理仓a31和垃圾处理仓39内壁,且所述废液处理仓1、废气处理仓a31和垃圾处理仓39表面与推板8端面尺寸对应设置有通孔。

所述除尘滤袋104的材质为涤纶短纤维、pps纤维、pp聚丙烯、芳纶纤维、轶纶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且除尘滤袋104表面涂有特氟龙涂层。

所述加热棒10内部设置有电阻,且所述加热棒10电阻与配电箱7电性相连。

所述电机6和电机a28的型号为y80m1-2,所述电机c的型号为y100l-2。

所述出水管12的出液口连接焚化仓1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节能环保设备通过最少的能源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处理,本节能环保设备拥有处理固态垃圾、气体和液体的功能,用户将垃圾从进料口40投入垃圾处理仓39中,所述电机c30带动粉碎轮29转动,所述粉碎轮29将垃圾进行粉碎,而所述电机a29通过蜗杆a302和涡轮301带动粉碎轴27转动,所述粉碎轴27将垃圾再次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垃圾进入焚化仓19内,所述焚化仓19将垃圾进行焚化,所述鼓风机20使垃圾焚化更充分,而所述通气孔22和投料孔23的设置可以使用户投入一些物体助燃,移动所述挡板25,焚化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气管24进入废气处理仓16内,焚化的气体先通过过滤装置17,所述挡板a102将烟尘进行格挡,处尘滤袋104将灰尘吸附在表面,而所述活性炭15可以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最后经过出气口14进行排出,所述用户可以打开密封门21对焚烧的灰烬进行清除,将废气通入废气处理仓a31中,所述过滤板a32将大的杂物进行阻隔,将电晕线圈33和除尘网34与电源连接形成静电除尘场,灰尘吸附在除尘网34上之后灰尘进入废气处理仓16进行处理,当有被污染的液体时,将液体通过进料口进入废液处理仓1内,所述过滤板2将液体进行过滤,所述电机6带动搅拌轴5转动搅拌液体,通过投料口3箱废液处理仓1内投入消毒剂,打开推板8,液体进入废液处理仓a9内,所述加热棒10可以对液体进行消毒,而用户可以依据需求通过水泵13将液体抽至焚化仓19内进行焚化,本节能环保设备拥有处理固态垃圾、气体和液体的功能,并且使这些设备结合在一起,节能环保,适合社会广泛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