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气冲洗两层斜管或板混凝沉淀净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9124发布日期:2018-09-29 04:0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气冲洗两层斜管或板混凝沉淀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同时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效率和净化技术急需不断提高。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淀池是通过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杂质和污泥的一种构筑物,即为一个使泥水分离的构筑物。

加装有斜管或板的沉淀池在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中已普遍存在,但沉淀池经过长时间运行后,沉淀池的底部会淤积大量污泥,不便清理;斜管或板表面也容易附着污泥及藻类,附着的污泥和藻类会引起斜管或板间隙的堵塞,斜管或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人工不便清理,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气冲洗两层斜管或板混凝沉淀净水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气冲洗两层斜管或板混凝沉淀净水系统,主体为一上部敞口的箱体,其特征是:该箱体包括混凝反应区和和沉淀区,混凝反应区与沉淀区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在隔板下部设有连通口将混凝反应区与沉淀区的下部连通,所述混凝反应区上端接有污水管,污水管位于混凝反应区内,污水管管体上接有药剂管,混凝反应区两侧壁上为若干个横挡板,横挡板的宽度小于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两侧壁上的横挡板为交错布置;

混凝反应区的一侧为沉淀区,沉淀区的底部是若干个并排排列的斗型污泥槽,相邻的斗型污泥槽的侧壁互相连接,每个斗型污泥槽的底部接有污泥排出管,每个污泥排出管互相连接形成污泥排出管路;

斗型污泥槽的上方是横向覆盖整个沉淀区的斜管或板区,斜管或板区分为两层,斜管或板区内部为密布的倾斜方向的吸附通道,上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下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截面面积;下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下端向远离隔板的连通口的方向倾斜;上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倾斜方向与下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倾斜方向相反;

斜管或板区的上部在沉淀区的水平面部位设有若干个水平均布的出水堰,每个出水堰的底部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穿出沉淀区的箱体壁板;斜管或板区和斗型污泥槽之间是一排穿孔空气冲洗管路,穿孔空气冲洗管路由若干根穿孔空气冲洗管组成,位于沉淀区内的穿孔空气冲洗管上设有一排冲洗孔,冲洗孔位于穿孔空气冲洗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污水管、污泥排出管、穿孔空气冲洗管、清水管和排污管上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下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混凝区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的上层斜管或板和下层斜管或板之间可以设有间距b,b≥200。

优选的,所述的混凝反应区污水水位的高度为h1,沉淀区的水位h2,排水管的水位高度为h3,h1>h2>h3。

优选的,所述的混凝区和沉淀区的主体是钢结构或土建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穿孔空气冲洗管上的冲洗孔可以设置为一排或两排。

优选的,所述穿孔空气冲洗管路可以设置为一排或多排。

优选的,所述的排水管伸出沉淀区的箱体的部分连接有水平的清水管和向下的排污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混凝区的侧壁上设有横挡板,注

入药剂的污水进入到混凝区后,在横挡板的的阻挡作用下,药剂和污水的混合物在下行的过程中左右翻转,相当于起到了了搅拌作用,这样药剂和污水能充分的发生化学反应,更利于凝絮的形成,提高水处理的质量;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斗型污泥槽,分离出的杂质和污泥沉淀入污泥槽内,污泥槽的上端设有斜管或板区,沉淀后的污水向上经过斜管或板区,在斜管或板的浅池效应作用下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小杂质,沉清后的清水从出水堰排出,斜管或板区和斗型污泥槽之间设有穿孔空气冲洗管路,通过穿孔空气冲洗管来吹掉吸附在斜管或板上污泥和杂质,穿孔空气冲洗管路去除斜管或板上杂质和污泥的同时可以关掉清水管上的阀门,打开排污管上的阀门来排掉夹杂有杂质的清水,排污管通过管路又回流到污水池,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各个管路可以自动化的进行污水沉淀,尤其是设置在沉淀区的穿孔空气冲洗管路可以方便有效的去除粘附在斜管或板上的杂质和污泥,节省了人工清洗费用;经过两层斜管或板澄清后的清水可以直接回用,节省了过滤泵及过滤设备,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两层斜管或板具有间距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下层斜管或板另一种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穿孔空气冲洗管路示意图;

图6为双排穿孔空气冲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单排穿孔空气冲洗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出水堰和排水管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反应区、2沉淀区、3药剂管、4污水管、5横挡板、6斗型污泥槽、7污泥排出管、8斜管或板区、9上层斜管或板、10下层斜管或板、11斜管或板、12出水堰、13排水管、14清水管、15排污管、16穿孔空气冲洗管、17冲洗孔、18阀门、19穿孔空气冲洗管路、20连通口、21吸附通道、2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7,一种带气冲洗两层斜管或板混凝沉淀净水系统,主体为一上部敞口的箱体,该箱体包括混凝反应区和和沉淀区,混凝反应区与沉淀区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在隔板下部设有连通口将混凝反应区与沉淀区的下部连通,所述混凝反应区上端接有污水管,污水管位于混凝反应区内,污水管管体上接有药剂管,混凝反应区两侧壁上为若干个横挡板,横挡板的宽度小于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两侧壁上的横挡板为交错布置,交错布置的横挡板能起到阻挡和翻转水流的作用。

混凝反应区的一侧为沉淀区,沉淀区的底部是若干个并排排列的斗型污泥槽,相邻的斗型污泥槽的侧壁互相连接,侧壁互相连接,保证了所有沉淀的污泥和杂质能全部进入到斗型污泥槽内,每个斗型污泥槽的底部接有污泥排出管,每个污泥排出管互相连接形成污泥排出管路,需要排放污泥时,通过污泥排出管将污泥排出。

斗型污泥槽的上方是横向覆盖整个沉淀区的斜管或板区,斜管或板区分为两层,斜管或板区内部为密布的倾斜方向的吸附通道,水流经过吸附通道时,将水流中残余的细小杂质吸附到斜板的表面或者斜管的内壁上,上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截面面积小于下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截面面积;下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下端向远离隔板的连通口的方向倾斜;上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倾斜方向与下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倾斜方向相反,上下层斜管或板互相向相反方向倾斜,增加了水的折流,能更充分的吸附清水中的杂质;

斜管或板区的上部在沉淀区的水平面部位设有若干个水平均布的出水堰,每个出水堰的底部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穿出沉淀区的箱体壁板;斜管或板区和斗型污泥槽之间是一排穿孔空气冲洗管路,穿孔空气冲洗管路由若干根穿孔空气冲洗管组成,位于沉淀区内的穿孔空气冲洗管上设有一排冲洗孔,冲洗孔位于穿孔空气冲洗管的上方,这种设置可以通过阀门随时对斜管板进行冲洗,方便快捷;

所述的污水管、污泥排出管、穿孔空气冲洗管、清水管和排污管上均设有阀门。

所述的下层斜管或板的吸附通道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混凝区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增大,靠近混凝区的水流流速大于混凝区另一侧的流速,这种设置可以均衡两端的水流流速。

所述的上层斜管或板和下层斜管或板之间可以设有间距b,b≥200。

所述的混凝反应区污水水位的高度为h1,沉淀区的水位h2,排水管的水位高度为h3,h1>h2>h3。

所述的混凝区和沉淀区的主体是钢结构或土建结构。

所述的穿孔空气冲洗管上的冲洗孔可以设置为一排或两排,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单排或者双排。

所述穿孔空气冲洗管路可以设置为一排或多排。

所述的排水管伸出沉淀区的箱体的部分连接有水平的清水管和向下的排污管,澄清的清水从清水管排出,需要冲洗斜管或板区时,可以打开排污管;

本净水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①污水和药剂从污水管进入到混凝反应区,药剂在混凝反应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凝絮,在横挡板的阻挡作用下,药剂和污水的混合物在下行的过程中左右翻转,相当于对其进行了搅拌作用,这样药剂和污水能充分的发生化学反应,更利于凝絮的形成,提高水处理的质量。

②完成反应后的污水通过下部的连通口进入到沉淀区,污水中的凝絮由于其内部污泥和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到斗型污泥槽,然后通过斗型污泥槽下端的污泥排出管将污泥和杂质排出,由于每个污泥排出管上均设有阀门,可以根据每个斗型污泥槽内污泥的多少,进行单个污泥槽的污泥排放或者多个污泥槽的协作排放。

③沉淀后的清水在水流的作用下流向沉淀区的上部的斜管或板区,斜管或板是倾斜设置,加强了对水流的阻挡和折流缓冲作用,清水经过吸附通道时,将澄清的水中的细小杂质沉淀在斜管或板上,进一步的澄清水中的细小杂质;由于靠近混凝反应区的水流流速较快,可以设置下层斜管或板的斜管或板从靠近混凝区一侧到下层斜管或板的另一侧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参见图4,这样能均衡经过斜管或板的水流流量,达到均匀的吸附效果;也可在两层斜管或板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参见图3,达到缓冲水流的效果。

④经过斜管或板区的清水继续上升流入到出水堰中,从排水管中排出。

⑤当斜管或板上淤积过多污泥和杂质后,可以通过穿孔空气冲洗管路对斜管或板进行冲洗,打开穿孔空气冲洗管上的阀门,气体从冲洗孔排出,冲洗掉附着在斜管或板上的污泥,冲洗的同时可以打开排污管上的阀门,将冲洗后的污水排出,回流到污水池;可以根据沉淀区的流量设置单排的穿孔空气冲洗管路或多排的冲洗管路,穿孔空气冲洗管上的冲洗孔也可设置为单排或双排,来达到最佳的冲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