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水装置包括其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9070发布日期:2019-01-18 23:2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储水装置包括其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机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储水装置包括其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内置水箱净水机可以解决小流量反渗透净水机产水速率小、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是反渗透净水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

但是设置水箱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水箱内容易滋生微生物污染水质,导致水箱内的水质不稳定,这就需要经常对水箱进行清洗。现有的内置水箱净水机一般都是手动对水箱进行清洗的,即需要用户拆掉水箱进行清洗,清洗完再将水箱装回去。这就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一些动手能力不是很强的用户对水箱进行拆卸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使净水机的用户体验不好。

并且,现有的净水机水箱内的出水结构一般只是一个出水口,即只能实现普通出水的功能,功能单一,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不同出水模式的储水装置包括其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储水装置,包括储水部和出水结构,所述储水部内形成储水空间,所述出水结构用于向所述储水空间内注水,所述出水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水部和第二出水部,所述第一出水部和所述第二出水部均能够用于出水,所述第一出水部和所述第二出水部能够单独或同时出水,所述第一出水部和所述第二出水部的设置使得所述出水结构具有多种出水模式。

优选地,所述主体构造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第一端构造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与供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出水部设置在所述管状结构的侧壁上,所述管状结构的第二端设置有端部结构,所述第二出水部设置在所述端部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部为在所述管状结构的侧壁上形成的通孔,和/或,

所述第二出水部包括多个出口,

所述第一出水部的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出水部的出口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端部结构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与所述主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出口在所述端部结构的侧壁和底壁上分布。

优选地,所述出口包括在所述侧壁上分布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构造为圆形孔状结构,和,

在所述底壁上分布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构造为长形孔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出水结构具有第一出水模式和第二出水模式,

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所述第一出水部出水,或者,所述第一出水部和所述第二出水部的部分所述出口出水,

在所述第二出水模式时,所述第二出水部全部所述出口出水。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出水模式时,所述第二出水部流出的水能够流到所述储水部的内壁上,并对所述储水部的内壁进行冲洗。

优选地,所述出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储水部的上部,所述储水部的内壁上形成有导流面,所述第一出水部流出的水流到所述导流面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面构造为形成在所述储水部内壁上的斜面,所述斜面相对竖直的面倾斜设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流路、净化流路、取水流路和上述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用于储存净化流路净化处理的净化水,所述取水流路能够通过所述储水装置取水。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循环支路的出水端接入所述净化流路中。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制水模式和清洗模式,

在所述制水模式,原水流经所述原水流路、净化水流路流,再通过所述第一出水部流入到所述储水空间内,

在所述清洗模式,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通过所述循环支路以及所述净化流路流回到所述储水部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出水部流出,对所述储水部进行清洗。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包括上述储水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储水装置,设置有出水结构,且出水结构设置有第一出水部和第二出水部,使其具有多种不同的出水模式,从而使储水装置能够实现自清洗的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2示出出水结构的具体结构;

图3示出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储水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出水部的出水结构,并能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实现出水结构的不同的出水模式。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结构1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构造为内部形成有空腔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第一端构造为连接端12,所述连接端12用于使所述主体11与供水管路连接,并使所述主体11内部空腔与所述供水管路连通,所述管状结构的第二端设置有端部结构14,所述端部结构14包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优选构造为筒形结构,与所述主体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底壁为平面或曲面结构,优选地,所述主体11的轴向上的长度为1-5cm,所述端部结构14的轴向上的长度为1-5cm。所述主体11上设置有第一出水部13和第二出水部,所述第一出水部13和所述第二出水部用于出水,所述第一出水部13和所述第二出水部均能够与所述主体11内部的空腔连通。相对应地,所述出水结构1具有第一出水模式和第二出水模式,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所述第一出水部13出水,所述第二出水部不出水;在所述第二出水模式,所述第一出水部13不出水,所述第二出水部出水。优选地,可以在所述主体11上设置有能够关闭所述第一出水部13和所述第二出水部的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时打开所述第一出水部13、关闭所述第二出水部,在所述第二出水模式时,关闭所述第一出水部13、打开所述第二出水部,以实现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和所述第二出水模式之间的切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部13和所述第二出水部为常开式结构,即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和所述第二出水模式,所述第一出水部13和所述第二出水部均处于开启状态,而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主要以所述第一出水部13出水,在所述第二出水模式,所述第二出水部出水能够以喷射的方式出水。

具体地,所述主体11优选构造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第一端开口,并在开口端形成所述连接端12,所述管状结构的二端封闭,所述第一出水部13和所述第二出水部构造为形成在所述主体11的管壁上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部13形成在位于所述主体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管壁上的通孔,所述第一出水部13包括一个通孔,所述第一出水部13的孔径较大,使得,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时,所述第一出水部13的出水量能够满足所述供水量,即只通过所述第一出水部13就可以正常出水,不会造成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结构1内部的压力过大。所述第二出水部形成在所述端部结构14上,包括多个出口,如图1所示,所述出口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出口141,所述第一出口141构造为孔径较小的通孔,多个所述第一出口141分布在所述端部结构14的侧壁和底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出口141在所述端部结构14上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时,水不能够从所述第一出口141流出,或者,只能从部分所述第一出口141中以流出,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部13的孔径为所述第一出口141孔径的3-10倍。或者,所述第二出水部还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出口141和第二出口142,所述第二出口142构造为细长形孔,所述第一出口141分布在所述端部结构14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出口142分布在所述端部结构14的底壁上。在第二出水模式时,进入所述出水结构1内的水量大于所述第一出水模式时的水量,导致所述主体11内的压力增大,从而使水从所述第一出口141和/或第二出口142中以喷射的方式流出。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储水装置2包括储水部3和所述出水结构1,所述储水部3构造为箱体结构,所述出水结构1设置在所述储水部3的内壁上,所述出水结构1与所述储水部3外部的供水管路连接,通过所述出水结构1向所述储水部3内供水。优选地,所述出水结构1位于所述储水部3的上部,所述储水部3内部设置与导流面31,所述出水结构1的第一出水部13流出的水流到所述导流面31上,然后沿着所述导流面31流下,所述导流面31的设置,使得所述出水结构1的出水不会直接流到所述储水部3内的水中,不会发出滴水的声音,减小噪音。优选地,所述导流面31构造为在所述储水部3的内壁上内形成的斜面,所述斜面相对于竖直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出水部13朝向所述斜面,使所述第一出水部13的出水流道所述斜面上。优选地,还可以将所述储水部3内与所述第一出水部13相对的整个面均设置成斜面。进一步地,所述水箱2上在设置所述出水结构1的位置形成向所述储水部3外部凸出的结构,所述导流面31为连接所述凸出的结构与所述储水部3内壁之间的斜面。

在所述第一出水模式,所述第一出水部13起主要的出水作用,并且水流到所述导流面31上,然后沿着所述储水部3内壁流下。在所述第二出水模式,水能够从所述第二出水部以喷射的方式流出,由于所述第二出水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出口141和/或第二出口142,使得水朝向多个方向喷出并喷到所述储水部3的内壁上,通过所述第二出水部喷出的水流的流速较快,喷到所述储水部3的内壁上时起到对其进行冲洗的作用。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原水流路4、净化流路5、取水流路6和储水装置2,其中,原水流路4进原水,净化流路5用于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用户可以通过取水流路6进行取水,其中,储水装置2用于存储净化流路5净化处理的净化水,储水装置2从净化流路5取水的位置不限,可以是取净化流路5的终端水,也可以是取净化流路5的中段水,例如,当净化流路5上只设置一个过滤装置时,储水装置2用于存储经这一个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而当净化流路5上设置有两个过滤装置时,储水装置2可以是存储经其中一个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也可以是存储依次经两个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第一取水流路6能够通过储水装置2取水,例如,第一取水流路的出水端设置有龙头9,当龙头9打开时,用户可通过龙头9取储水装置2内的水,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储水装置2设置在净化流路5与第一取水流路6之间,净化流路5的出水端与储水装置2的上部的进水口连接,第一取水流路6的进水端与储水装置2的下部优选为底部的出水口连接。优选地,在所述取水流路6上设置有驱动装置8,当龙头9打开时,同步开启驱动装置8,通过驱动装置8驱动储水装置2内的水由龙头9流出,驱动装置8例如为抽水泵,优选地,抽水泵为叶片泵,可以有增压能力,也可以没有增压能力,相较于现有的隔膜泵,叶片泵的流量较大,可以达到10l/min,且噪声很小,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优选地,龙头9为电控龙头,从而方便实现对驱动装置8的同步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循环支路7,所述循环支路7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水装置2连通,所述循环支路7的出水端接入所述净化流路5中,并位于第一过滤装置51上游侧。循环支路7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71,通过第一控制开关71可以控制循环支路7的通断,当需要对储水装置2内水进行循环净化时,即水处理系统运行清洗模式时,可以将第一控制开关71开启,使得储水装置2内的水可以流向第一过滤装置51的上游侧,以通过第一过滤装置51对储水装置2内的水进行净化。此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51的排废阀52关闭,即所述第一过滤装置51没有水排出,经过所述第一过滤装置51的水全部流入到所述储水装置2内,由于没有水排出,导致水压增大,水通过所述出水结构1的第二出水部以喷射的方式流出,对所述出水部3的内壁进行冲洗。

当水处理系统运行制水模式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71,开启所述排废阀52,进行制水,由于此时有废水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51排出,所述净化水流路5内的水压较小,水主要通过所述出水结构1的第一出水部13流入到所述储水部3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包括所述储水装置2,所述净水设备制得的净水流入到所述储水装置2内。在制水模式时,所述净水设备内的净化系统内会有浓水排出,导致流入所述储水装置2内的水流较小,此时所述出水结构1以所述第一出水模式出水。当需要对所述储水部3进行清洗时,进入清洗模式,所述净水设备的净化系统的浓水排水阀关闭,不再有浓水排出,使得流入所述水箱结构内的水流增大,所述出水结构1以所述第二出水模式出水,对所述储水部3内壁进行冲洗。优选地,对所述储水部3进行清洗时,还可以适当的给供水管路增压,以使得流到所述出水结构1处的水流量更大,从而使对所述储水部3的冲洗效果更好。所述净水设备优选为净水机。

本发明提供的出水结构包括多个出水部,以实现多种不同的出水模式,使其具备多种更能。并且,出水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通过控制水流量改变出水模式,不需要通过其他控制结构进行控制。应用在水箱内时,可以实现对水箱进行冲洗的功能,有利于保持水箱内的清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