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紫外技术的再生水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0273发布日期:2019-02-12 22:4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紫外技术的再生水消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紫外技术的再生水消毒方法,属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国内现行再生水消毒处理工艺主要为臭氧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方法,其中臭氧消毒存在臭氧外泄,造成二次污染;二氧化氯消毒需要使用盐酸和氯酸钠,存在一定化学品泄漏等环境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紫外技术的再生水消毒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基于紫外技术的再生水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沉淀预处理:

使待处理的进入沉淀池,逐级进行一级沉淀、二级沉淀和三级沉淀,经过沉淀池的预处理后,达到除油除泥的目的;

2)紫外线消毒:

将经过沉淀预处理的再生水进入紫外线消毒池,逐级进行一级消毒、二级消毒和三级消毒,经过紫外灯消毒处理后,所述紫外灯采用波长为200~280nm的紫外灯,;

具体地,将经过沉淀预处理的再生水进入一级消毒池,在一级消毒池内设有波长为200~280nm的紫外灯,消毒20min,然后进入二级消毒池,在二级消毒池内设有波长为240nm-270nm的紫外灯,消毒10min,最后进入三级消毒池,在三级消毒池内设有波长为250nm-260nm的紫外灯,消毒5min,达到死大部分的粪大肠菌群;

3)活水处理:

经紫外线消毒处理的再生水进入曝气池进行增氧,所述曝气池内设有机械叶轮曝气装置,在曝气池增氧后的再生水经菌落检测达标后排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级沉淀池为曝气沉砂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级沉淀池为混凝沉淀池,所述的絮凝剂为聚铝盐和复合型聚铝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级沉淀池为过滤沉淀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紫外灯采用浸没式紫外灯。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核心原件为紫外灯,易于维护,使用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

2、本发明的设备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较二氧化氯工艺低20-30%;

3、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较臭氧处理和二氧化氯处理方法减少20-40%;

4、本发明再生水消毒效果好,以粪大肠菌群数等特征污染物浓度计,经该发明装置消毒处理后,粪大肠菌群数去除率大于90%,长期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再生水消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一种基于紫外技术的再生水消毒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紫外技术的再生水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沉淀预处理:

使待处理的进入沉淀池,逐级进行一级沉淀、二级沉淀和三级沉淀,经过沉淀池的预处理后,达到除油除泥的目的;

2)紫外线消毒:

将经过沉淀预处理的再生水进入紫外线消毒池,逐级进行一级消毒、二级消毒和三级消毒,经过紫外灯消毒处理后,所述紫外灯采用波长为200~280nm的紫外灯,;

具体地,将经过沉淀预处理的再生水进入一级消毒池,在一级消毒池内设有波长为200~280nm的紫外灯,消毒2min,然后进入二级消毒池,在二级消毒池内设有波长为240nm-270nm的紫外灯,消毒1min,最后进入三级消毒池,在三级消毒池内设有波长为250nm-260nm的紫外灯,消毒1min,达到死大部分的粪大肠菌群;

3)活水处理:

经紫外线消毒处理的再生水进入曝气池进行增氧,所述曝气池内设有机械叶轮曝气装置,在曝气池增氧后的再生水经菌落检测达标后排放。

所述一级沉淀池为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是一种长形渠道,沿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方向,距池底60-90cm处安设曝气装置,在其下部设集砂斗,池底有i=0.1-0.5的坡度,以保证砂粒滑入。

所述二级沉淀池为混凝沉淀池,所述的絮凝剂为聚铝盐和复合型聚铝盐。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而下沉。

所述三级沉淀池为过滤沉淀池,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干净。

所述紫外灯采用浸没式紫外灯。

本发明采用的紫外技术消毒原理:紫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原子中的电子从高能阶跃迁到低能阶时,会把多余能量以电磁波释放。电磁波的能量越强,则频率越高,波长越短。人类肉眼能看见的可见光的波长为400nm-700nm,对肉眼来说400nm的电磁波显示成蓝色、紫色,780nm的电磁波显示成橙色、红色。紫外线是指波长比400nm还短的波,因其光谱在紫色区之外,故名为紫外线(ultraviolet,简称uv)。紫外线通指是波长在100nm-400nm的电磁波,人的眼睛看不到紫外线。100nm-400nm波长的紫外线,按其对人体的影响及功能,分为uv-a、uv-b、uv-c和v-uv。uv-a是指波长在315nm-400nm的紫外线,uv-a能使人的皮肤产生黑色素,使皮肤变黑。uv-b是指波长在280nm-315nm的紫外线,uv-b能致癌,令皮肤起皱纹、老化。uv-c是指波长在200nm-280nm的紫外线,其中254nm波段的紫外线有杀菌、消毒效能.波长在240nm-270nm之间的uv-c,能直接破坏细胞、病毒的dna和rna,使微生物迅速死亡。波长在100nm-200nm之间的v-uv185nm能产生臭氧,而在空气中或溶解在水中的臭氧,能把微生物的细胞壁以氧化形式破坏,使微生物立刻死亡。

实施例1:

选择紫外线波长在240~280nm范围内的紫外灯,利用浸没式紫外灯充分照射再生水,将浸没式紫外灯完全浸没于再生水中,通过检测经紫外灯照射前后再生水中粪大肠菌群数,计算该方法对再生水的消毒效果。通过模拟实验,以粪大肠菌群数等特征污染物浓度计,经该发明装置消毒处理后,粪大肠菌群数去除率大于90%,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核心原件为紫外灯,易于维护,使用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的设备投资费用低,运行费用较二氧化氯工艺低20-30%;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较臭氧处理和二氧化氯处理方法减少20-40%;本发明再生水消毒效果好,以粪大肠菌群数等特征污染物浓度计,经该发明装置消毒处理后,粪大肠菌群数去除率大于90%,长期运行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