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7430发布日期:2019-01-28 13:4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湿式氧化法是在湿式氧化法基础上于八十年代中期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先进环保技术,具体的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经空气氧化,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氨分别氧化分解成co2、h2o及n2等无害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

现有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在进行催化反应的同时,对于催化剂的添加方面,效果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导致催化剂的添加过程灵活性不足,同时补给也不够及时,并且催化剂一般采用一次添加的方式,这就导致添加量不够明朗,反应未消耗完毕的催化剂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造成催化剂浪费严重。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210049u中公开的湿式催化氧化治理含盐酸有机废水的装置,该湿式催化氧化治理含盐酸有机废水的装置,虽然设有依次联通的废水储罐、加热塔、催化氧化塔、尾液罐,催化氧化反应腔中预置有不与盐酸进行化学反应的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腔可另连双氧水补给入口,能够同时回收盐酸和降解有机物质,处理成本较低,尾液中不产生新的污染成分,但是,该湿式催化氧化治理含盐酸有机废水的装置,并没有对催化剂进行回收,也没有能够使催化剂灵活、循环添加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和活动体,所述主体的上方内部贯穿设置有废水管,且废水管的下壁设置有敞口,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外侧下方均安置有气道管,且主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抽压管,所述抽压管的左右两侧均安置有电磁阀,所述抽压管的下表面贯穿设置有抽压口,所述活动体位于主体的内侧,且活动体的顶部安置有液压缸。

可选的,所述废水管沿主体的水平方向等距设置,且敞口与废水管之间相通,所述抽压口沿抽压管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且抽压口呈30°锥角向下结构,所述活动体的外壁等距设置有嵌轮,且嵌轮的底部轴端套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外端安置有传动电机,且传动电机通过传动皮带与嵌轮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可选的,所述活动体的中间竖向贯穿有架杆,且架杆的外壁套设有催化剂筒架,所述催化剂筒架的上表面焊接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上端与液压缸的底端连接端连接,所述催化剂筒架通过液压伸缩杆和液压缸与架杆构成升降结构。

可选的,所述催化剂筒架的左右两侧中间均固定设置有催化剂存蓄筒,且催化剂存蓄筒的下表面贯穿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与气道管相连,且抽气管的外侧安置有电磁阀,所述催化剂存蓄筒的上方中心贯穿设置有环口,且催化剂存蓄筒的中间一体化连接有中心管。

可选的,所述中心管的内部粘接固定有挤压气囊,且挤压气囊的中轴线与中心管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中心管的外侧一体化连接有电热圈,且电热圈的内部呈网格状结构,所述中心管的外壁贯穿设置有灌输管,且灌输管沿中心管的竖直方向向下以80度倾斜角度均匀设置,所述灌输管从电热圈的内部贯穿,且电热圈的内壁与灌输管的外壁面之间紧密贴合。

可选的,所述电热圈的外侧设置有渗透棉层,且中心管通过灌输管与渗透棉层相通,所述渗透棉层的外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焊接固定有引流毛刷,所述引流毛刷沿空腔的竖直方向向下呈75度倾斜角度均匀设置,且引流毛刷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催化剂存蓄筒的外壁等间距贯穿设置有斜锥口,且斜锥口呈75°向下倾斜设置,并且斜锥口的内部设置有分散盘。

可选的,所述分散盘的盘面边缘均匀设置有漏口,且漏口呈扇形结构,所述分散盘的盘面中段一体化连接有中间盘体,且中间盘体的内部呈环状等角度设置有通道,所述分散盘的中间固定设置有积液棉,且积液棉与漏口之间通过通道连通,并且通道与漏口之间位置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主体的下方内部一体化连接有内腔体,且内腔体的内壁一体化设置有卡凸圈,所述卡凸圈的内侧安置有漏筒,且漏筒的上端边缘外部结构与卡凸圈的内壁槽道结构之间尺寸相吻合,并且卡凸圈沿内腔体的竖直方向均匀设置。

可选的,所述内腔体的外壁与主体的内壁之间填充有中间棉垫层,且中间棉垫层的内部呈螺旋盘状贯穿设置有循流管道,并且循流管道与内腔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主体的内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加热台,且加热台的上表面焊接有加热板。

可选的,所述加热板关于加热台的对称中心线呈环状均匀设置,且加热板与加热台的上表面之间呈60度斜角,所述主体的上方内侧壁设置有环槽,且环槽与嵌轮之间尺寸相互配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通过均匀设置的废水管和与之对应的敞口,向主体中顺利且均匀添加工业废水,抽压管与气道管相通,通过气道管端部连接的气泵设备,在气压作用下,通过抽压口均匀抽取主体内部的气体,降低主体内部的气压,以达到反应要求压力,利用电磁阀,可以自由控制抽压管的通断,也能够自由控制抽气管的通断,抽气管与气道管连通,通过抽气管可以向挤压气囊中抽出或充入气流,继而使得挤压气囊在中心管中胀大或缩小,以将中心管中进入的催化剂间歇性挤压入各灌输管中。

2.该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通过嵌轮和环槽的设置,使活动体能够在主体中被卡住架起,嵌轮和环槽之间尺寸相互配合,环槽为嵌轮提供稳定的滑行轨道,同一竖直线上的嵌轮通过轴端套设的传动皮带与传动电机构成传动结构,受传动电机的控制完成旋转,从而在环槽中,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呈圆环状转动移动,从而使整个活动体在主体中灵活旋转,变换方向,继以达到灵活调节催化剂添加位置的目的,通过液压伸缩杆,使催化剂筒架与液压缸之间结构关联,利用液压缸的液压控制,使液压伸缩杆相应伸缩,从而带着催化剂筒架在架杆上上下升降,将催化剂筒架上升,则催化剂存蓄筒与废水脱离,催化剂存蓄筒内部的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利用,将催化剂筒架下降,则催化剂存蓄筒沉入废水,催化剂存蓄筒内部的催化剂溶于废水中,借以完成催化反应。

3.该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通过环口向催化剂存蓄筒中添加催化剂,灌输管将催化剂均匀分散到渗透棉层中,并浸润渗透棉层,电热圈以电热丝为主要结构,通电后会产生热量,并且该热量直接作用到催化剂上,在催化剂在灌输管中输送的过程中,便均匀受热,以得到一定的反应预热温度,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空腔中承接由渗透棉层缓慢外渗的催化剂液,利用斜向设置的引流毛刷,将催化剂液导向至斜锥口位置,并顺着斜锥口斜向下向外渗出,在渗出的过程中,接连经过三个分散盘,在分散盘中,首先催化剂液浸润积液棉后,由通道分散并引入到漏口中,由漏口向外均匀散出,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外渗的均匀度,催化剂在进行上述外渗的过程中,受到层层流速限制,有利于催化剂的有效加入,能够避免催化剂添加过快,导致催化剂浪费严重,也有助于后期对催化剂进行回收利用。

4.该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通过卡凸圈与漏筒之间的配合作用,使内腔体内部空间可以进行分层,漏筒为蜂窝状镂空的筒形结构,对液体具有流通性,在卡凸圈的内侧槽道结构中卡接合适数量的漏筒,利用漏筒的镂空结构,有助于对内腔体内部的废水进行分层限制,可以有效避免反应过程剧烈导致的内腔体内部液体波动剧烈,以提高反应效果,同时亦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5.该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通过螺旋设置的循流管道,回收反应余热,有利于热力循环,以及温度的循环利用,借助棉质的中间棉垫层,能够锁定温度,对反应过程进行保温,加热台上均匀布置的加热板通电后会产生热量,该热量集中作用到内腔体中,为内腔体中的反应过程提供热源供应,加热板的倾斜设置,有利于提高热量散发面积,以更好地将加热板上所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多的利用到内腔体中所进行的催化湿式氧化反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抽压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活动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催化剂存蓄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散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加热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废水管;3、敞口;4、气道管;5、抽压管;6、电磁阀;7、抽压口;8、活动体;9、嵌轮;10、传动皮带;11、传动电机;12、架杆;13、催化剂筒架;14、液压伸缩杆;15、液压缸;16、催化剂存蓄筒;17、抽气管;18、环口;19、中心管;20、挤压气囊;21、电热圈;22、灌输管;23、渗透棉层;24、空腔;25、引流毛刷;26、斜锥口;27、分散盘;28、漏口;29、中间盘体;30、通道;31、积液棉;32、内腔体;33、卡凸圈;34、漏筒;35、中间棉垫层;36、循流管道;37、加热台;38、加热板;39、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和活动体8,主体1的上方内部贯穿设置有废水管2,且废水管2的下壁设置有敞口3,主体1的左右两侧外侧下方均安置有气道管4,且主体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抽压管5,抽压管5的左右两侧均安置有电磁阀6,抽压管5的下表面贯穿设置有抽压口7,活动体8位于主体1的内侧,且活动体8的顶部安置有液压缸15,废水管2沿主体1的水平方向等距设置,且敞口3与废水管2之间相通,抽压口7沿抽压管5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且抽压口7呈30°锥角向下结构,活动体8的外壁等距设置有嵌轮9,且嵌轮9的底部轴端套设有传动皮带10,传动皮带10的外端安置有传动电机11,且传动电机11通过传动皮带10与嵌轮9之间构成转动结构,通过均匀设置的废水管2和与之对应的敞口3,向主体1中顺利且均匀添加工业废水,抽压管5与气道管4相通,通过气道管4端部连接的气泵设备,在气压作用下,通过抽压口7均匀抽取主体1内部的气体,降低主体1内部的气压,以达到反应要求压力;

活动体8的中间竖向贯穿有架杆12,且架杆12的外壁套设有催化剂筒架13,催化剂筒架13的上表面焊接有液压伸缩杆14,且液压伸缩杆14的上端与液压缸15的底端连接端连接,催化剂筒架13通过液压伸缩杆14和液压缸15与架杆12构成升降结构,同一竖直线上的嵌轮9通过轴端套设的传动皮带10与传动电机11构成传动结构,受传动电机11的控制完成旋转,从而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整个活动体8在主体1中灵活旋转,变换方向,以灵活调节催化剂的添加位置,利用液压缸15的液压控制,使液压伸缩杆14相应伸缩,从而带着催化剂筒架13在架杆12上上下升降,催化剂筒架13的左右两侧中间均固定设置有催化剂存蓄筒16,且催化剂存蓄筒16的下表面贯穿设置有抽气管17,抽气管17与气道管4相连,且抽气管17的外侧安置有电磁阀6,催化剂存蓄筒16的上方中心贯穿设置有环口18,且催化剂存蓄筒16的中间一体化连接有中心管19,利用电磁阀6,可以自由控制抽压管5的通断,也能够自由控制抽气管17的通断,抽气管17与气道管4连通,中心管19的内部粘接固定有挤压气囊20,且挤压气囊20的中轴线与中心管19的中轴线重合,中心管19的外侧一体化连接有电热圈21,且电热圈21的内部呈网格状结构,中心管19的外壁贯穿设置有灌输管22,且灌输管22沿中心管19的竖直方向向下以80度倾斜角度均匀设置,灌输管22从电热圈21的内部贯穿,且电热圈21的内壁与灌输管22的外壁面之间紧密贴合,通过抽气管17可以向挤压气囊20中抽出或充入气流,继而使得挤压气囊20在中心管19中胀大或缩小,以将中心管19中进入的催化剂间歇性挤压入各灌输管22中,通过环口18向催化剂存蓄筒16中添加催化剂,灌输管22将催化剂均匀分散,电热圈21以电热丝为主要结构,通电后会产生热量,并且该热量直接作用到催化剂上,在催化剂在灌输管22中输送的过程中,便均匀受热,以得到一定的反应预热温度,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

电热圈21的外侧设置有渗透棉层23,且中心管19通过灌输管22与渗透棉层23相通,渗透棉层23的外部设置有空腔24,且空腔24的内壁焊接固定有引流毛刷25,引流毛刷25沿空腔24的竖直方向向下呈75度倾斜角度均匀设置,且引流毛刷25之间相互平行,催化剂存蓄筒16的外壁等间距贯穿设置有斜锥口26,且斜锥口26呈75°向下倾斜设置,并且斜锥口26的内部设置有分散盘27,空腔24中承接由渗透棉层23缓慢外渗的催化剂液,利用斜向设置的引流毛刷25,将催化剂液导向至斜锥口26位置,并顺着斜锥口26斜向下向外渗出,分散盘27的盘面边缘均匀设置有漏口28,且漏口28呈扇形结构,分散盘27的盘面中段一体化连接有中间盘体29,且中间盘体29的内部呈环状等角度设置有通道30,分散盘27的中间固定设置有积液棉31,且积液棉31与漏口28之间通过通道30连通,并且通道30与漏口28之间位置一一对应,催化剂在渗出的过程中,接连经过三个分散盘27,在分散盘27中,首先催化剂液浸润积液棉31后,由通道30分散并引入到漏口28中,由漏口28向外均匀散出,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外渗的均匀度,催化剂在进行上述外渗的过程中,受到层层流速限制,有利于催化剂的有效加入,能够避免催化剂添加过快,导致催化剂浪费严重,也有助于后期对催化剂进行回收利用;

主体1的下方内部一体化连接有内腔体32,且内腔体32的内壁一体化设置有卡凸圈33,卡凸圈33的内侧安置有漏筒34,且漏筒34的上端边缘外部结构与卡凸圈33的内壁槽道结构之间尺寸相吻合,并且卡凸圈33沿内腔体32的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漏筒34为蜂窝状镂空的筒形结构,对液体具有流通性,在卡凸圈33的内侧槽道结构中卡接合适数量的漏筒34,利用漏筒34的镂空结构,有助于对内腔体32内部的废水进行分层限制,可以有效避免反应过程剧烈导致的内腔体32内部液体波动剧烈,以提高反应效果,同时亦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内腔体32的外壁与主体1的内壁之间填充有中间棉垫层35,且中间棉垫层35的内部呈螺旋盘状贯穿设置有循流管道36,并且循流管道36与内腔体32的内腔相连通,主体1的内底部中间固定设置有加热台37,且加热台37的上表面焊接有加热板38,通过螺旋设置的循流管道36,回收反应余热,有利于热力循环,以及温度的循环利用,借助棉质的中间棉垫层35,能够锁定温度,对反应过程进行保温,加热板38关于加热台37的对称中心线呈环状均匀设置,且加热板38与加热台37的上表面之间呈60度斜角,主体1的上方内侧壁设置有环槽39,且环槽39与嵌轮9之间尺寸相互配合,加热台37上均匀布置的加热板38通电后会产生热量,该热量集中作用到内腔体32中,为内腔体32中的反应过程提供热源供应,加热板38的倾斜设置,有利于提高热量散发面积,嵌轮9和环槽39之间尺寸相互配合,环槽39为嵌轮9提供稳定的滑行轨道。

综上,该工业废水用可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装置,使用时,将气道管4尾端连接型号为3hp的气泵,气道管4与抽压管5连通,同时气道管4又与抽气管17连通,在抽压管5和抽气管17上均设置有型号为j011t-16k的电磁阀6控制各自通断,在反应开始之前,完成反应准备工作,具体的为,首先利用环口18向中心管19中灌注催化剂,此时挤压气囊20处于收缩状态,受渗透棉层23的棉性阻挡作用,使得催化剂在中心管19中停留较长时间,即此时的催化剂存蓄筒16对催化剂进行短暂存储,不同口径的漏筒34安装在不同高度以及不同数量的卡凸圈33内侧,漏筒34之间采用层层套装的形式进行组合,通过废水管2向主体1中加注工业废水,废水通过敞口3向下填充至内腔体32内侧,并在内腔体32内侧沉积到一定深度后,停止工业废水的注入,为了反应的有效进行,需要接通加热台37上的连接电路,给各型号为ali-045的加热板38通电,使加热板38发热,并作用至内腔体32内部的工业废水中,为废水进行加热,同时开启抽压管5上的电磁阀6,启动气泵,利用泵压作用,在抽压管5中产生抽气作用,利用均匀设置的抽压口7逐渐抽取主体1中的空气,降低主体1中的气压至反应所需的气压大小,此时关闭抽压管5上的电磁阀6,开启抽气管17上的电磁阀6,此时再次启动气泵,向抽气管17中充入气体,使挤压气囊20膨胀,并间歇注气抽气,使得挤压气囊20在中心管19中胀大或缩小,以将中心管19中进入的催化剂间歇性挤压入各灌输管22中,此时催化剂受到压力作用,向外均匀挤出,给电热圈21通电,电热圈21内部的电热丝通电后产生热量,并直接作用到灌输管22上,对灌输管22中经过的催化剂进行直接加热,催化剂经过加热后,通过渗透棉层23向外渗出至空腔24中,沿着倾斜设置的引流毛刷25,流向各斜锥口26,并在斜锥口26中接连经过三个分散盘27,在分散盘27中首先催化剂液浸润积液棉31后,由积液棉31渗出,再经过通道30分散并引入到漏口28中,由漏口28向外均匀散出,启动型号为qf200-20的液压缸15,在液压作用下,使液压伸缩杆14相应伸缩,当液压伸缩杆14伸长时,催化剂筒架13沿着架杆12下降,并最终沉入到内腔体32内腔的废水中,此时配合上述催化剂的添加过程,使催化剂被缓速且均匀地添入到废水中,以完成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当液压伸缩杆14收缩时,催化剂筒架13沿着架杆12上升,催化剂存蓄筒16与废水分离,此时催化剂保留在催化剂存蓄筒16中,即停止了催化剂的加入,启动型号为y-160m1-2的传动电机11,通过传动皮带10带动嵌轮9旋转,由于嵌轮9卡配在环槽39中,因此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可以借助嵌轮9的旋转,使活动体8在主体1中进行圆环方向的转动移动,从而能够根据反应情况,灵活地调节催化剂的添加位置,结合液压缸15对催化剂筒架13的上升下降动作,灵活加料,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带有温度的反应气体产物,该类气体通过螺旋向的循流管道36,导出至内腔体32的外侧,对内腔体32内部的反应进行保温,在一次反应结束后,需要利用气泵将挤压气囊20中的气体抽出,使挤压气囊20处于收缩状态,此时催化剂保留在催化剂存蓄筒16中,受渗透棉层23的棉质阻隔作用,不会向外大范围的渗出,回收时,通过环口18将催化剂原路抽回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