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269发布日期:2019-04-20 06:1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却水循环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管道生产企业挤出机的冷却用水是循环使用的,循环过程中一是要对排出的冷却水进行净化、二是对排出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两个作业都需要电机带动净化装置、冷却塔工作,现有技术中冷却塔都是设置在厂房顶部,通过水泵将循环水抽到冷却塔冷却后再循环。

然而传统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挤出机的冷却用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极其影响工作效率和耗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包括净化机构、进水管、第一溢流管、活性炭吸附层、引流棒、过滤网、第一冷却机构、第二冷却机构、第二溢流管、循环机构、第三溢流管及控制机构;用于净化循环水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第一净化池及第二净化池,所述第二净化池设于所述第一净化池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净化池与所述第一净化池之间存在落差;用于向净化池内通入循环水的所述进水管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的顶面;用于将所述第一净化池内的水溢流到所述第二净化池内的所述第一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和所述第二净化池之间;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净化池和所述第二净化池中的循环水杂质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层铺设于所述第一净化池和所述第二净化池的内腔底部;用于将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第一溢流管内的流水引入所述第一净化池和所述第二净化池一防止水流滴落冲击产生震荡使杂质漂浮的所述引流棒的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第一溢流管的底部,且所述引流棒的底端接触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和所述第二净化池的池底所述铺设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用于冷却循环用水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净化池的底部,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冷却池及第二冷却池,所述第一冷却池设于所述第二净化池的底部,所述第二冷却池设于所述第一冷却池的底部;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净化池和所述第一冷却池的所述第三溢流管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二净化池和所述第一冷却池之间;用于冷却循环水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三溢流管和所述第二冷却池之间,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水管、冷却机及第二连接水管,所述第一连接水管的一端垂直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三溢流管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却机的顶端,所述冷却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冷却池的侧壁顶端,所述冷却机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水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池的内腔;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溢流管的水流流向的所述控制机构设于所述第三溢流管上,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及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三溢流管贯入所述第二净化池的内腔的一端,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三溢流管贯入所述第一冷却池的内腔中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水管的底部的一端,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冷却机之间均电性连接;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池和所述第二冷却池的所述第二溢流管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池和所述第二冷却池之间;用于实现水循环的所述循环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池,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出水管、u形管、第三连接水管及水泵,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池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底端连接于所述u形管的一端,所述u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水管,所述水泵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水管上;用于对循环水进行过滤的所述过滤网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三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及所述出水管的顶面上。

具体的,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的顶面一端,所述第一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的底面背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净化池的底面背离所述第一溢流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溢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池的底面背离所述第三溢流管的一端,所述出水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池背离所述第二溢流管的一端。

具体的,所述第二净化池至少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二净化池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一溢流管,三个所述第二净化池的内腔底部均铺设有所述活性炭吸附层。

具体的,所述引流棒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引流棒呈圆周形连接于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三溢流管及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底端。

具体的,所述过滤网呈圆锥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一冷却池和所述第二冷却池的内腔底部均铺设有所述活性炭吸附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本系统地下建水池,包括净化池和冷却池,其中净化池包括四级水池(一个第一净化池和三个第二净化池),各水池间有落差,通过净化池对塑料管道加工挤出机排出的水采用溢流的原理进行自然净化,净化的过程中还能够利用活性炭吸附层以及过滤网增加净化效果,同时在溢流自然净化过程中也做到了部分冷却的作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净化池的水流入冷却池,冷却池至少包括两级水池,如果通过净化池的水温已经达到一定温度(常温),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将净化池的水直接排到第一冷却池,经第一冷却池流到第二冷却池内,实现自然的冷却净化,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果净化池流出的水温较高,则利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将净化池的水排到冷却机中,并将冷却后的水直接排到第二冷却池中实现循环利用,以此达到冷却、净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溢流管和引流管的剖面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净化机构,11、第一净化池,12、第二净化池,2、进水管,3、第一溢流管,4、活性炭吸附层,5、引流棒,6、过滤网,7、第一冷却机构,71、第一冷却池,72、第二冷却池,8、第二冷却机构,81、第一连接水管,82、冷却机,83、第二连接水管,9、第二溢流管,9a、循环机构,91a、出水管,92a、u形管,93a、第三连接水管,94a、水泵,9b、第三溢流管,9c、控制机构,91c、温度传感器,92c、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包括净化机构1、进水管2、第一溢流管3、活性炭吸附层4、引流棒5、过滤网6、第一冷却机构7、第二冷却机构8、第二溢流管9、循环机构9a、第三溢流管9b及控制机构9c;所述净化机构1包括第一净化池11及第二净化池12,所述第二净化池12设于所述第一净化池11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净化池12与所述第一净化池11之间存在落差,所述第一净化池11及第二净化池12用于净化循环水;所述进水管2用于向净化池内通入循环水,所述进水管2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11的顶面;所述第一溢流管3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11和所述第二净化池12之间,所述第一溢流管3用于将所述第一净化池11内的水溢流到所述第二净化池12内;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铺设于所述第一净化池11和所述第二净化池12的内腔底部,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净化池11和所述第二净化池12中的循环水杂质;所述引流棒5的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第一溢流管3的底部,所述引流棒5用于将所述进水管2以及所述第一溢流管3内的流水引入所述第一净化池11和所述第二净化池12,且所述引流棒5防止水流滴落冲击产生震荡使杂质漂浮,且所述引流棒5的底端接触连接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具体的,所述第一冷却池71和所述第二冷却池72的内腔底部均铺设有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实现冷却池也能够达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用于冷却循环用水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7设于所述第二净化池12的底部,所述第一冷却机构7包括第一冷却池71及第二冷却池72,所述第一冷却池71设于所述第二净化池12的底部,所述第二冷却池72设于所述第一冷却池71的底部;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净化池12和所述第一冷却池71的所述第三溢流管9b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二净化池12和所述第一冷却池71之间;用于冷却循环水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8连接于所述第三溢流管9b和所述第二冷却池72之间,所述第二冷却机构8包括第一连接水管81、冷却机82及第二连接水管83,所述第一连接水管81的一端垂直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三溢流管9b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水管8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却机82的顶端,所述冷却机82安装于所述第一冷却池71的侧壁顶端,所述冷却机82的底端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水管83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水管83的另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池72的内腔;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溢流管9b的水流流向的所述控制机构9c设于所述第三溢流管9b上,所述控制机构9c包括温度传感器91c及电磁阀92c,所述温度传感器91c设于所述第三溢流管9b贯入所述第二净化池12的内腔的一端,所述电磁阀92c设于所述第三溢流管9b贯入所述第一冷却池71的内腔中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水管81的底部的一端,且所述温度传感器91c与所述电磁阀92c以及所述冷却机82之间均电性连接;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池71和所述第二冷却池72的所述第二溢流管9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一冷却池71和所述第二冷却池72之间;用于实现水循环的所述循环机构9a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池72,所述循环机构9a包括出水管91a、u形管92a、第三连接水管93a及水泵94a,所述出水管91a的顶端贯通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池72的底部,所述出水管91a的底端连接于所述u形管92a的一端,所述u形管92a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水管93a,所述水泵94a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水管93a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溢流管3、所述第三溢流管9b、所述第二溢流管9及所述出水管91a的顶面上分别设置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用于对循环水进行过滤。具体的,所述过滤网6呈圆锥形结构,防止过滤网6上沉积杂质造成堵塞。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进水管2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11的顶面一端,所述第一溢流管3连接于所述第一净化池11的底面背离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所述第三溢流管9b连接于所述第二净化池12的底面背离所述第一溢流管3的一端,所述第二溢流管9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池的底面背离所述第三溢流管9b的一端,所述出水管91a连接于所述第二冷却池72背离所述第二溢流管9的一端,增加循环水在池内的流程,起到对循环水的一定的冷却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第二净化池至少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二净化池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第一溢流管3,三个所述第二净化池的内腔底部均铺设有所述活性炭吸附层4,提高净化池的净化效果。

具体的,所述引流棒5设有多个,且多组多个所述引流棒5呈圆周形连接于所述进水管2、所述第一溢流管3、所述第三溢流管9b及所述第二引流管的底端,提高引流效果,防止流水产生震荡,造成池内的杂质悬浮。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节能循环水系统的工作流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塑料挤出机的冷却水在冷却之后经进水管2回流到第一净化池11,将第一净化池11和第二净化池12之间的第一溢流管3溢流到第二净化池12上,在溢流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循环水在池内的流程使杂质自然沉淀,达到自然净化的效果。同时在第一净化池11和第二净化池12的池底铺设有活性炭吸附层4,能够有效的吸附杂质,进一步提高循环水净化效果。同时在第一溢流管3的顶部设有过滤网6,能够有效过滤溢流循环水,防止杂质循环,进一步起到净化的作用。循环水经过一个第一净化池11以及三个第二净化池12的四级净化以及初步冷却之后,溢流至第三溢流管9b内。此时,温度传感器91c检测到第三溢流管9b内的水温,如果通过第三溢流管9b的水温已经达到一定温度常温,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91c控制电磁阀92c打开,将净化池的水直接排到第一冷却池71,经第一冷却池71内设置的第二溢流管9溢流到第二冷却池72内,同时第一冷却池71和第二冷却池72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4以及第二溢流管9的顶端设有过滤网6,实现自然的冷却净化,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果净化池流出的水温较高,则利用温度传感器91c控制电磁阀92c关闭,使第三溢流管9b的水经第一连接水管81排到冷却机82中,并将冷却后的水通过第二连接水管83直接排到第二冷却池72中实现循环利用,以此达到冷却、净化的目的。冷却净化之后的水经第二冷却池72内的出水管91a流至u形管92a暂存,然后打开水泵94a,将u形管92a内的积水经第三连接水管93a抽至挤出机上,用于挤出机的冷却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科精华的节能循环水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净化的节能循环水系统,本系统地下建水池,包括净化池和冷却池,其中净化池包括四级水池:一个第一净化池和三个第二净化池,各水池间有落差,通过净化池对塑料管道加工挤出机排出的水采用溢流的原理进行自然净化,净化的过程中还能够利用活性炭吸附层以及过滤网增加净化效果,同时在溢流自然净化过程中也做到了部分冷却的作用。且净化池的水流入冷却池,冷却池至少包括两级水池,如果通过净化池的水温已经达到一定温度(常温),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将净化池的水直接排到第一冷却池,经第一冷却池流到第二冷却池内,实现自然的冷却净化,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果净化池流出的水温较高,则利用温度传感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将净化池的水排到冷却机中,并将冷却后的水直接排到第二冷却池中实现循环利用,以此达到冷却、净化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