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净化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742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循环水净化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系统,特别是一种循环水净化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循环水进行养殖的方案,在水循环过程中,多采用沉淀、溢流,并配合曝气的水净化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这种净化方式的净化效果较差,水体内的有机物仍超标,致使的养殖水产品的抗病能力较差。水产品质量不高。
[0003]对于一些高水质要求的养殖水产品,例如大鲵,现有技术中,很难采用水循环的方式进行养殖。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102669040A有记载采用山泉水和地下水循环的方案,但是高品质的山泉水和地下水通常产量较小,难以满足养殖产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水净化养殖系统,能够使净化后的水达到养殖要求。进一步的,水质能够达到养殖高水质要求水产品的标准。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水净化养殖系统,养殖区通过管路与梯级塘连接,梯级塘与净化调温系统连接,净化调温系统通过栗和管路与养殖区连接。
[0007]所述的净化调温系统中,沉淀池与过滤井连接,在沉淀池与过滤井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溢流槽,过滤井与调温井连接,过滤井除与调温井连接的部分为过滤壁之外,其余部分为阻水壁,调温井的上沿高于过滤井的上沿,调温井的深度大于过滤井的深度。
[0008]在沉淀池中种植有挺水植物。
[0009]所述的过滤井与调温井同心布置,过滤井布置在调温井的外围。
[0010]所述的过滤壁为多弯折的形状。
[0011]所述的梯级塘为从高到低依次连接的塘,上级塘的水通过溢流进入到下级塘,在位于高处的部分塘种植有挺水植物,在位于低处的部分塘种植有浮水植物。
[0012]还设有混种塘,混种塘内同时种植有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
[0013]还设有混栽塘,混栽塘内同时种植有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0014]所述的养殖区中,养殖区顶部设有储水箱,储水箱的进口与净化调温系统连接,储水箱通过供水管路与养殖池的进水口连接,在养殖池的侧壁还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下方设有回水槽,回水槽与梯级塘的进口连接。
[0015]在储水箱与养殖区顶部之间还设有水箱顶,储水箱与水箱顶连接。
[0016]在供水管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水净化养殖系统,通过采用梯级塘湿地、净化调温系统和养殖区的组合,实现了养殖循环水的自然净化,净化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形成负担,且水质满足养殖高水质要求水产品的标准。例如能够用于养殖大鲵。净化调温系统中,设置的沉淀池、过滤井和调温井使养殖循环水经过过滤后进入较深的调温井中,使循环水冷却,达到养殖水产品的要求,也不用额外采用降温的设备,例如空调,降低了养殖成本。与现有技术中抽取地下水进行养殖的方案相比,也避免了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的隐患。设置的过滤壁,使循环水经过多层混凝土的过滤,模拟了底层对地下水的过滤机制,避免循环水污染地下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通过将过滤壁设置成多弯折的形状,增大了过滤壁的过滤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净化调温系统的效率。
[0018]在沉淀池种植的挺水植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共生的其他生物吸收、吞食、分解循环水中的有机物颗粒,进一步提高水质。设置的梯级塘,各级塘之间通过溢流连接,并采用不同水深,配合种植不同植物的结构,实现模拟自然环境下的人工湿地同时又提高有机颗粒的净化效率,并使养殖水面与湿地处理水面之间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且净化质量高,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净化后的水质,能够用于养殖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水产品,例如大鲵。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剖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养殖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沉淀池1,旱生美人蕉101,溢流槽2,过滤井3,调温井4,过滤壁5,阻水壁6,潜水栗7,梯级塘8,养殖区9,储水箱901,水箱顶902,供水管路903,流量调节阀904,截止阀905,养殖池906,进水口 907,溢流口 908,清渣口 909,回水槽910,保温层9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中,一种循环水净化养殖系统,养殖区9通过管路与梯级塘8连接,梯级塘8与净化调温系统连接,净化调温系统通过栗和管路与养殖区9连接。由此结构,养殖区排出的养殖循环水,经过梯级塘8模拟的自然人工湿地,高效率的净化,主要是去除循环水中的富营养有机物和排泄物。使水质得到初步净化,然后进入到净化调温系统,经过过滤和调温后,送入到养殖区9。经过处理后,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养殖所需的无机物,例如碳酸钙、钙、镁等物质有所增加。水温常年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
[0026]如图1、2中,所述的净化调温系统中,沉淀池1与过滤井3连接,在沉淀池1与过滤井3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溢流槽2,过滤井3与调温井4连接,过滤井3除与调温井4连接的部分为过滤壁5之外,其余部分为阻水壁6,调温井4的上沿高于过滤井3的上沿,调温井4的深度大于过滤井3的深度。本例中,沉淀池1的深度为0.6?1米,过滤井3的深度为3?5米,调温井4的深度为5米以上,本例中采用8米的深度。将经过净化的循环水引入调温井4,避免过度抽取地下水,同时,经过净化的循环水进入到调温井4中进行冷却,也避免污染地下水。
[0027]在沉淀池1中种植有挺水植物。本例中种植旱生美人蕉101,利于营造适合鸟类、昆虫、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形成人工湿地提高循环水净化效率。同时高大的旱生美人蕉101,树冠能够形成较大遮盖面积,有利于水体温度调节。
[0028]所述的过滤井3与调温井4同心布置,过滤井3布置在调温井4的外围。在本系统中,净化处理的瓶颈来自过滤的效率,因为调温井4的开挖成本较高,因此使过滤的效率受到限制,采用同心布置能够有效降低开挖成本。
[0029]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过滤壁5为多弯折的形状。由此结构,在不增加开挖工作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过滤壁5的有效过滤面积,从而提高过滤效率。图3中采用放射状的多弯折结构,采用其他的结构也是可行的,例如类似平行迷宫的结构,也可以增大有效过滤面积。
[0030]所述的过滤壁5从过滤井3至调温井4依次为粗料层、细料层和砂浆层。图中未示出,该结构模拟了地层的过滤结构。能够兼顾过滤效率和过滤的效果。
[0031]如图2中,在调温井4内设有潜水栗7。由此结构,用于将被调温的循环水抽取至养殖区9。不断抽取调温井4内的循环水,也降低了调温井4内的水位,有利于提高过滤的效率。
[0032]如图1中,所述的梯级塘8为从高到低依次连接的塘,上级塘的水通过溢流进入到下级塘,在位于高处的部分塘种植有挺水植物,在位于低处的部分塘种植有浮水植物。本例中采用8?16级塘的结构。由此结构,在高水质要求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效率,即养殖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