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集成式一体化Biodopp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582发布日期:2019-01-02 21:39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小型集成式一体化Biodopp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集成式一体化Biodopp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社会在环保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尽管如此,现在还有许多小型的加工厂、小型零件表面处理厂、小型的化工厂、小型的养殖场、学校等单位的污水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特别是在三四线的小城市、偏远的农村情况更为严重。长此以往,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务必要想办法解决目前的现状。

污水处理行业里,目前使用较多污水处理工艺设备有SBR、氧化沟、A/O、以及现在的Biodopp工艺等,它们在每个工艺环节上需要相配套的设备,因此设备数量比较多,占地面积很大,施工周期比较长,因此这些处理工艺对于小型的加工厂、小型表面处理厂、小型化工厂、小型的养殖场、规模不大的学校并不适用。

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投入较大,能耗高、占地多,而且都要在本地施工才能完成,而且周期长,不适合小单位、小企业使用,而本设计方案集成污水处理设备的优点,在工厂加工完后,用货车一次性拉倒污水处理厂,占地空间极小,一次性只投入一整台设备,适合中小企业和单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型集成式一体化Biodopp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针对小型的加工厂、小型化工厂、小型的零件表面处理厂、小型养殖场、学校等单位而设计的,可以实现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投入资金少、施工周期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小型集成式一体化Biodopp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集装箱,污水处理集装箱包括B区的水筛初沉区、C区的加药搅拌区、D区的斜板沉淀区和iodopp深化处理系统区,水筛初沉区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水筛初沉区连接加药搅拌区,加药搅拌区连接斜板沉淀区,斜板沉淀区连接iodopp深化处理系统区。

进一步,水筛初沉区的上部设有初沉池进水口,水筛初沉区的下部设有初沉池出水口,水筛初沉区内设有水筛,水筛上设有水筛导流板和初沉池稳流板,水筛导流板位于水筛初沉区的上部,初沉池稳流板位于水筛初沉区的下部。水筛初沉区为水筛及初级沉淀,污水进入箱体的第一道处理,经过水筛后,0.2mm以上的大颗粒都会被排在箱体外;本水筛增加了一个水筛导流板和一个初沉池稳流板,水筛导流板引导水向下面流,以防干扰出口水,初沉池稳流板则是稳定下方水流,进一步使悬浮物沉淀,对净化水中的悬浮物起到很好的效果。

进一步,加药搅拌区内设有电机带动的曝气搅拌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是否要加药,搅拌方式可以用电机带动搅拌器搅拌,也可以用曝气的方式,以此来达到所需要的水质。

进一步,斜板沉淀区内设有沉淀斜板,沉淀斜板的下部设有斜板沉淀区进水口,沉淀斜板的上部设有斜板沉淀区出水槽。斜板沉淀是根据浅池沉淀原理而设计的一种高效且占地面积小的一种悬浮物的沉淀方法;另外,根据水质需要本斜板沉淀区可以设计为气浮区。两种方法都进一步降低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为后续的深化反应减轻反应负担。

进一步,iodopp深化处理系统区分隔成E区、F区、G区、H区和K区,E区为气提区,气提区内设有气体提升装置;F区为深化反应区,深化反应区内设有曝气管;G区为稳流区,G区的侧面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有出水槽;H区为速澄区,速澄区的下方设有斜管填料,速澄区的上方为蜂窝状填料;K区为出水稳流区,速澄区下方的污泥经过出水稳流区,由于负压作用进入到气提区,完成一个循环。

进一步,斜管填料的下部设有速澄区稳流板。

进一步,污水处理集装箱内设有A区的设备间,设备间内设有电控箱和鼓风机。

进一步,水筛初沉区、加药搅拌区、斜板沉淀区和iodopp深化处理系统区均设有排泥口。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小型集成式一体化Biodopp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针对小型的加工厂、小型化工厂、小型的零件表面处理厂、小型养殖场、学校等单位而设计的,可以实现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投入资金少、施工周期短。

污水处理设备在一个焊接式、集装箱式的箱体内完成所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步骤,不需要额外添加设备;该箱体集成水筛、初级沉淀、搅拌(或加药)、斜板沉底(或气浮)、Biodopp深化反应处理等工艺的优点。集成水筛初沉设备、搅拌加药设备、斜板沉淀设备、气浮设备、Biodopp生物处理技术于一体,此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减少投入成本,节省占地空间,降低耗能,提高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小型集成式一体化Biodopp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初沉池进水口;2-初沉池出水口;3-水筛;4-水筛导流板;5-初沉池稳流板;6-曝气搅拌器;7-沉淀斜板;8-斜板沉淀区进水口;9-斜板沉淀区出水槽;10-气体提升装置;11-曝气管;12-出水口;13-斜管填料;14-蜂窝状填料;15-速澄区稳流板;16-出水槽;17-排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小型集成式一体化Biodopp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集装箱,污水处理集装箱包括B区的水筛初沉区、C区的加药搅拌区、D区的斜板沉淀区和iodopp深化处理系统区,水筛初沉区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水筛初沉区连接加药搅拌区,加药搅拌区连接斜板沉淀区,斜板沉淀区连接iodopp深化处理系统区。

水筛初沉区的上部设有初沉池进水口1,水筛初沉区的下部设有初沉池出水口2,水筛初沉区内设有水筛3,水筛3上设有水筛导流板4和初沉池稳流板5,水筛导流板4位于水筛3初沉区的上部,初沉池稳流板5位于水筛3初沉区的下部。水筛3初沉区为水筛3及初级沉淀,污水进入箱体的第一道处理,经过水筛3后,0.2mm以上的大颗粒都会被排在箱体外;本水筛3增加了一个水筛导流板4和一个初沉池稳流板5,水筛导流板4引导水向下面流,以防干扰出口水,初沉池稳流板5则是稳定下方水流,进一步使悬浮物沉淀,对净化水中的悬浮物起到很好的效果。

加药搅拌区内设有电机带动的曝气搅拌器6。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是否要加药,搅拌方式可以用电机带动搅拌器搅拌,也可以用曝气的方式,以此来达到所需要的水质。

斜板沉淀区内设有沉淀斜板7,沉淀斜板7的下部设有斜板沉淀区进水口8,沉淀斜板7的上部设有斜板沉淀区出水槽9。斜板沉淀是根据浅池沉淀原理而设计的一种高效且占地面积小的一种悬浮物的沉淀方法;另外,根据水质需要本斜板沉淀区可以设计为气浮区。两种方法都进一步降低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为后续的深化反应减轻反应负担。

iodopp深化处理系统区分隔成E区、F区、G区、H区和K区,E区为气提区,气提区内设有气体提升装置10;F区为深化反应区,深化反应区内设有曝气管11;G区为稳流区,G区的侧面设有出水口12,出水口12连接有出水槽16;H区为速澄区,速澄区的下方设有斜管填料13,斜管填料13的下部设有速澄区稳流板15,速澄区的上方为蜂窝状填料14;K区为出水稳流区,速澄区下方的污泥经过出水稳流区,由于负压作用进入到气提区,完成一个循环。

污水处理集装箱内设有A区的设备间,设备间内设有电控箱和鼓风机(图中未画出)。

水筛3初沉区、加药搅拌区、斜板沉淀区和iodopp深化处理系统区均设有排泥口17。

本方案针对小型的加工厂、小型化工厂、小型的零件表面处理厂;小型养殖场、学校等单位而设计的,可以实现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投入资金少、施工周期短。

该设备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针对小型的加工厂、小型化工厂、小型的零件表面处理厂、小型养殖场、学校等单位而设计的,可以实现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投入资金少、施工周期短。

本设计方案把污水设备设计到一个箱体式容器内,不需要现场施工,只需要在工厂加工完后拉到现场调试即可。降低了投入成本,减小了占地面积,由于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会是处理效率大幅提高。污水处理设备在一个焊接式、集装箱式的箱体内完成所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步骤,不需要额外添加设备;该箱体集成水筛3、初级沉淀、搅拌(或加药)、斜板沉底(或气浮)、Biodopp深化反应处理等工艺的优点。集成水筛初沉设备、搅拌加药设备、斜板沉淀设备、气浮设备、Biodopp生物处理技术于一体,此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减少投入成本,节省占地空间,降低耗能,提高处理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