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铵碳化塔塔内结晶物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1654发布日期:2018-11-07 21:30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碳酸氢铵碳化塔塔内结晶物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氢铵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对碳酸氢铵碳化塔塔内的结晶物进行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碳酸氢铵,又名碳铵,呈粒状、板状或柱状结晶,是一种速效氮素肥。碳酸氢铵的主要生产过程可归纳为:以合成工段的氨与变换气中的CO2为原料,在碳化塔中逆流接触生成碳酸氢铵晶浆液,再经后续加工处理即制得碳酸氢铵固体产品。

碳化塔是生产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的主要设备。因生产需要,碳化塔的塔顶部装有挡流板,生产过程中碳酸氢铵结晶被气流带到挡流板、碳化塔的塔壁及水箱处,时间长了形成铵盐。一是铵盐堆积在塔顶与挡流板之间、塔壁与水箱连接处的环形通道处,堵塞气体出口通道,减少了塔内介质气液接触通道空间,导致碳化系统压差大、超压现象,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甚至会造成减量生产;二是水箱上的附着的铵盐严重影响水箱的换热效果;三是水箱上的铵盐结疤导致检修时水箱抽出难度加大。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利用停车检修的时机,将塔内加满液位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法费力、费时,不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酸氢铵碳化塔塔内结晶物清除装置,能及时地清理堆积在塔顶与挡流板之间、塔壁与水箱的环形通道处的铵盐,而不影响碳化塔的正常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碳酸氢铵碳化塔塔内结晶物清除装置,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碳化塔顶壁与位于碳化塔内顶部的挡流板之间,所述喷淋装置与氨水管线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呈环形管状结构,所述环形管状结构上设置有三排喷淋孔,其中第一排喷淋孔位于所述环形管状结构的顶端,为垂直喷淋孔;第二排喷淋孔位于所述环形管状结构的外端部,为水平喷淋孔;第三排喷淋孔位于所述第一排喷淋孔与所述第二排喷淋孔之间,为45°喷淋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孔的孔径为直径4mm。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管状结构包括两个对接的半环形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氨水管线上设置有串接的两个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氨水管线上并联有备用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碳酸氢铵碳化塔塔内结晶物清除装置在碳化塔顶壁与挡流板之间设置了环形管状结构的喷淋装置,与氨水管线连通的喷淋装置上设置有三排喷淋孔,分别为垂直喷淋孔、水平喷淋孔以及45°喷淋孔,水平喷淋孔水平喷向塔壁,垂直喷淋孔垂直喷向塔顶,45°喷淋孔喷向塔顶部周围塔壁,可以360°无死角地溶解清除挡流板上方、塔壁及水箱上附着的铵盐,从而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

喷淋装置采用环形管状结构,可以确保能大面积地冲刷堆积的铵盐,确保清理彻底。

环形管状结构采用两个对接的半环形管状结构形式,便于在碳化塔内的顶部进行安装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喷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半环形管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

图中:1-浓氨水泵,2-氨水管线,31-调节阀,32-备用阀,4-塔体,41- 气体出口,5-喷淋装置,6-支撑脚,7-挡流板,8-水箱,51-半环形管状结构, 521-水平喷淋孔,522-45°喷淋孔,523-垂直喷淋孔,53-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所示,在碳化塔的塔体4内的顶部设有挡流板7,塔体4的顶端设有气体出口41,本实用新型的碳酸氢铵碳化塔塔内结晶物清除装置包括:设置在碳化塔顶壁与挡流板7之间的喷淋装置5,喷淋装置5通过支撑脚6固定在离气体出口41约30cm的挡流板7上,支撑脚6为不锈钢材质的支撑脚,支撑脚6设置3~4个,喷淋装置5与氨水管线2连通,该氨水管线2上设置有两个串接的调节阀31,在氨水管线2上还设置有用于备用的支路,在支路上设置有备用阀32,以便于在调节阀31出现故障时,开启备用阀32确保氨水管线 2的畅通,从而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在喷淋装置5的下方还设置有插入塔体4 内部的水箱8。

结合图2以及图3共同所示,本实施例中,喷淋装置5呈环形管状结构,环形管状结构上设置有三排喷淋孔,其中第一排喷淋孔位于环形管状结构的顶端,为垂直喷淋孔523;第二排喷淋孔位于环形管状结构的外端部,为水平喷淋孔521;第三排喷淋孔位于第一排喷淋孔与第二排喷淋孔之间,为45°喷淋孔522,喷淋孔皆为直径4mm的圆孔。水平喷淋孔521水平喷向塔壁,垂直喷淋孔 523垂直喷向塔顶,45°喷淋孔522喷向塔顶部周围塔壁,可以360°无死角地溶解清除挡流板7上方、塔壁及水箱8上附着的铵盐。由于该碳化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间断加入氨水,喷淋装置5喷淋的氨水溶解铵盐后参与了该碳化塔进行的碳化生产,因此可以连续开启后既清除铵盐又加氨水,也可以每8小时定期开启2至3次,氨水的加入量根据生产工艺适度控制,既达到了清除铵盐的目的,又促进了生产的良好进行。正常生产中,挡流板7上方、塔壁及水箱8上出现的铵盐及时溶解清除,不需紧急停车人工清除,消除了碳化塔压差大甚至超压隐患,保障了安全生产、运行平稳。并提高了水箱的换热效果。

该环形管状结构包括两个对接的半环形管状结构51,两个半环形管状结构 51经连接法兰53连接为一体。喷淋装置5采用该可拆卸结构,便于拆卸安装,方便维护。

工作原理:当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挡流板7的阻挡等原因,在其本体上以及碳化塔塔体4的塔壁上将富集大量的碳酸氢铵,堵塞气体出口。当碳化塔内部的铵盐需要清除时,打开调节阀31,浓氨水泵1送来的氨水通过氨水管线 2流入喷淋装置5,三排喷射孔将浓氨水喷向塔顶及塔顶部周围塔壁,自由落下喷洒在挡流板7及塔壁和水箱8的环形通道内,可将富集的铵盐冲刷、融化、清理掉,采用这种铵盐清理装置,可以在不停止碳化塔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清除铵盐,并且可以根据堵塞情况结合生产工艺来控制氨水清除量和清除时间,不会影响碳化工序的生产工艺和正常生产。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命名的技术特征(如第一排喷淋孔、第二排喷淋孔、第三排喷淋孔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各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顺序及工作顺序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顶部”、“上方”、“水平”、“垂直”等描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