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3545发布日期:2018-09-18 23:1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

在大多数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都产生大量的氨氮,这就需要对氨氮进行一系列的净化等处理,以达到排放要求,而这是当前亟待进行解决。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其设计结构合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在一定的温度、pH值在碱性条件下,由塔顶进水,空气由下部进入,通过多级气液混合分离,使废水中的氨氮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回收段将吹脱出的氨用硫酸吸收,净化气体进吹脱塔,回收硫酸氨溶液可蒸发结晶回收利用。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由废水集液槽,及与废水集液槽相配合使用的换热组件,及与换热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混合加药组件,及与混合加药组件相配合使用的蒸氨吹脱组件,及与蒸氨吹脱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净化组件组成;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及两端分别与废水集液槽、换热器连接的第一换热导液管,及设置在第一换热导液管上的第一换热电磁阀、第一换热抽液泵,及设置在换热器上的出液口,及两端分别与出液口、集液箱连接的第二换热导液管,及设置在第二换热导液管上的第二换热电磁阀、第二换热抽液泵,及设置在集液箱内的集液箱导液管;所述混合加药组件,包括混合搅拌罐,及两端分别与集液箱导液管、混合搅拌罐连接的废水输液管,及设置在废水输液管上的第一电磁阀、第一抽液泵,及设置在混合搅拌罐一侧的第一加药罐,及两端分别与混合搅拌罐、第一加药罐连接的第一辅助导药管,及设置在第一辅助导药管上的第一辅助电磁阀、第一辅助抽液泵;所述蒸氨吹脱组件,包括蒸氨吹脱塔,及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搅拌罐、蒸氨吹脱塔的混合废液导液管,及设置在混合废液导液管上的第二电磁阀、第二抽液泵,及设置在蒸氨吹脱塔一侧的第一回收段,及设置在第一回收段下方的第一吹灰风机;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器,及两端分别与蒸氨吹脱塔、净化器连接的导气管,及设置在导气管上的输气风机、第三电磁阀,及设置在净化器一侧的第二回收段,及设置在第二回收段下方的第二吹灰风机。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混合搅拌罐另一侧的第二加药罐,及两端分别与混合搅拌罐、第二加药罐连接的第二辅助导药管,及设置在第二辅助导药管上的第二辅助电磁阀、第二辅助抽液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在一定的温度、pH值在碱性条件下,由塔顶进水,空气由下部进入,通过多级气液混合分离,使废水中的氨氮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回收段将吹脱出的氨用硫酸吸收,净化气体进吹脱塔,回收硫酸氨溶液可蒸发结晶回收利用,同时吹脱出的氨气进入高效回收塔,可回收30%的硫酸铵产品,尾气零排放净化后的尾气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废水集液槽、2-废水输液管、3-混合搅拌罐、 4-第一加药罐、5-蒸氨吹脱塔、6-净化器、7-第一电磁阀、8-第一抽液泵、9- 第一辅助导药管、10-第一辅助电磁阀、11-第一辅助抽液泵、12-第二辅助导药管、13-第二辅助电磁阀、14-第二辅助抽液泵、15-混合废液导液管、16-第二电磁阀、17-第二抽液泵、18-导气管、19-第三电磁阀、20-输气风机、21-第二加药罐、22-换热器、23-出液口、24-第二换热导液管、25-集液箱、26-集液箱导液管、27-第二换热抽液泵、28-第二换热电磁阀、29-第一换热导液管、30-第一换热电磁阀、31-第一换热抽液泵、32-第一回收段、33-第一吹灰风机、34-第二回收段、35-第二吹灰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由废水集液槽1,及与废水集液槽 1相配合使用的换热组件,及与换热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混合加药组件,及与混合加药组件相配合使用的蒸氨吹脱组件,及与蒸氨吹脱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净化组件组成;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22,及两端分别与废水集液槽1、换热器22连接的第一换热导液管29,及设置在第一换热导液管29上的第一换热电磁阀30、第一换热抽液泵31,及设置在换热器22上的出液口23,及两端分别与出液口23、集液箱25连接的第二换热导液管24,及设置在第二换热导液管24上的第二换热电磁阀28、第二换热抽液泵27,及设置在集液箱25内的集液箱导液管26;混合加药组件,包括混合搅拌罐3,及两端分别与集液箱导液管26、混合搅拌罐 3连接的废水输液管2,及设置在废水输液管2上的第一电磁阀7、第一抽液泵8,及设置在混合搅拌罐3一侧的第一加药罐4,及两端分别与混合搅拌罐3、第一加药罐4连接的第一辅助导药管9,及设置在第一辅助导药管9上的第一辅助电磁阀10、第一辅助抽液泵11;蒸氨吹脱组件,包括蒸氨吹脱塔5(采用河北三阳盛业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的蒸氨吹脱塔),及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搅拌罐3、蒸氨吹脱塔5的混合废液导液管15,及设置在混合废液导液管15上的第二电磁阀 16、第二抽液泵17,及设置在蒸氨吹脱塔5一侧的第一回收段32,及设置在第一回收段32下方的第一吹灰风机33;净化组件,包括净化器6,及两端分别与蒸氨吹脱塔5、净化器6连接的导气管18,及设置在导气管18上的输气风机20、第三电磁阀19,及设置在净化器6一侧的第二回收段34,及设置在第二回收段 34下方的第二吹灰风机35。

进一步优选的,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混合搅拌罐3另一侧的第二加药罐21,及两端分别与混合搅拌罐3、第二加药罐21连接的第二辅助导药管12,及设置在第二辅助导药管12上的第二辅助电磁阀13、第二辅助抽液泵 14。

本结构的高效内循环吹脱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及分别设置在混合搅拌罐3、蒸氨吹脱塔5、换热器22内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及设置在分别设置在混合搅拌罐3、蒸氨吹脱塔5、换热器22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温湿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控制组件由单片机、液晶显示屏、预警单元和数据收发单元组成,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温湿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预警单元、数据收发单元、第一电磁阀7、第一抽液泵8、第一辅助电磁阀10、第一辅助抽液泵11、第二辅助电磁阀13、第二辅助抽液泵14、第二电磁阀16、第二抽液泵17、输气风机20、第三电磁阀19、第一换热电磁阀30、第一换热抽液泵31、第二换热电磁阀28、第二换热抽液泵27、第一吹灰风机33、第二吹灰风机35分别与控制组件的单片机连接,实现智能化的生产作业,且实时检测保证作业安全。

本结构的混合搅拌罐3、净化器6、换热器22均为市面上传统采购产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