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7611发布日期:2019-02-10 22:2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环保、基础工程建设等领域,尤其适用于河流、湖泊疏浚清淤和交通、建设等工程高水分泥浆的现场脱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受作业场地和天气限制、设计简洁轻巧环保,使用方便快捷灵活,不消耗动力和能源,分离效果好,分离速度较快,各个组成部分模块化结构,组装、更换自如,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廉的泥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河流湖泊众多,面积广,河道淤泥的储备量十分巨大,除此之外还有交通、建设等工程和数量巨大的城市下水道淤泥。泥水分离是淤泥处理中必备的步骤,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排泥压地面积,加速泥浆固结时间,减少运量和降低成本。不管是填埋、焚烧、修复、农用、做建材等,泥水分离都是淤泥处理的第一步,为了达到更好的泥水分离效果,许多单位和部门相继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新型的泥水分离设备的研制,目前已有压滤脱水、离心脱水、干燥脱水、电脱水等设备。以上这些方法和设备的优点是处理速度相对较快,但无一例外的是处理设备的造价高昂,处理过程耗电耗能高、成本大,处理作业受场地限制(或需要对污泥进行二次转运),无法实行原位处理和随清淤作业设备进行跟进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简洁轻巧环保,使用方便快捷灵活,不消耗动力和能源,分离效果好,分离速度较快,各个组成部分模块化结构,组装、更换自如,不受作业场所限度使用成本低的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防雨模块;还包括位于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和防雨模块之间的支撑模块,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上的若干个引流模块,以及连接在支撑模块内壁上的渗滤模块;所述的防雨模块、支撑模块和承重渗滤模块之间形成泥水进料仓;所述的引流模块设置在泥水进料仓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承重渗滤模块包括与安装位置直接接触的承重框架,连接在承重框架上的第一格栅板,覆盖在第一格栅板上的挡泥透水渗滤层,以及放置在挡泥透水渗滤层上的第二格栅板;所述的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设置为网格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承重框架由两块尺寸相同的框架组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承重框架、第一格栅板和渗滤层平面投影后,面积相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渗滤层数量为两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格栅板的面积小于挡泥透水渗滤层,外缘部分形成了支撑模块的放置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模块与承重渗滤模块之间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模块为长方形管状结构,包括4块仓板,以及设置在仓板两端的用于固定仓板的连接部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引流模块数量为三个,垂直设置在第二格栅板上的凹槽内,将泥水进料仓分割为4个相互联通的小仓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模块上方连接有防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与传统结构及方法相比:设置有承重渗滤模块和支撑模块;所述的支撑模块上设置有渗滤模块;当泥水由泥水进料仓进入时,通过渗滤模块和承重渗滤模块对泥水进行分离,分离效果好;再结合引流模块,进一步提高了泥水分离的效果。由于整个装置从设计到使用均秉持模块化理念,因此可任意组装,安装拆卸极其方便,操作清洗方便简单,使用成本也十分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01.防雨模块、1.承重渗滤模块、2.支撑模块、3.引流模块、4. 渗滤模块、5.泥水进料腔、1-1.承重框架、1-2.第一格栅板、1-3.挡泥透水渗滤层、1-4.第二格栅板、1-5.凹槽、2-1.仓板、2-2.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

所谓原位:即哪里产生污泥即可在哪里进行脱水处理。这样既解决了清淤污泥无堆场(库容)的问题,又极大地缓解了污泥的运输压力。

所谓无动力:即整个处理过程该装置不需要电能和其它动力。

所谓模块化:即整个装置各部位均独立成型、自成体系、各具功能,使用时就像搭积木一样,按需要进行组合。

在附图中:

防雨型原位式无动力模块化泥水分离装置,包括防雨模块101;可保证本装置睛雨均可进行处理作业。所述的防雨模块101为防水帆布,平时不用时,折叠悬挂在支撑模块2侧面上,使用时展开,能够遮住整个装置;实际使用时,通过防雨模块101,防止工作时雨水落入泥水进料仓5内,影响泥水分离效果。还包括位于底部的承重渗滤模块1,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1和防雨模块101之间的支撑模块2,连接在承重渗滤模块1上的若干个引流模块3,以及连接在支撑模块2内壁上的渗滤模块4;所述的支撑模块2与承重渗滤模块1之间垂直设置;所述的防雨模块101、支撑模块2和承重渗滤模块1之间形成泥水进料仓5;所述的引流模块3设置在泥水进料仓5内。

本装置由泥水进料仓5进入泥水,通过承重渗滤模块1、渗滤模块4和引流模块3的作用,使得泥水分离。为了寻找低成本、高效的廉价处理方法,本实用新型通过扩大污泥中的渗水接触面,采用独特的抗压构件和特殊的渗透水材料,在泥水仓内构建了若干的行水通道和若干的有压差的渗透小空间,从而实现了高效廉价让泥水分离的目的。

本装置设计简洁轻巧环保,使用方便快捷灵活,不消耗动力和能源,分离效果好,分离速度较快,各个组成部分模块化结构,组装、更换自如,作业不受场地和天气限制,建设和运行成本均很低。

在图1中:所述的承重渗滤模块1包括与安装位置直接接触的承重框架 1-1,连接在承重框架1-1上的第一格栅板1-2,覆盖在第一格栅板1-2上的挡泥透水渗滤层1-3,以及放置在挡泥透水渗滤层1-3上的第二格栅板1-4;所述的第一格栅板1-2和第二格栅板1-4设置为3cm的网格结构,便于水流出;所述的第二格栅板1-4的面积小于挡泥透水渗滤层1-3,外缘部分形成了支撑模块2的放置空间;设置有多层格栅板与挡泥透水渗滤层1-3结合,使得承重渗滤模块1结构强度高,泥水分离效果好,而且安装拆卸方便。

在图1中:所述的支撑模块2为长方形管状结构,包括4块仓板2-1,以及设置在仓板2-1两端的用于固定仓板2-1的连接部件2-2;所述的仓板 2-1一侧端部配合在仓板2-1与第二格栅板1-4形成的间隙中,再结合另一侧端部的上部连接部件2-2,保证了仓板2-1组合的强度。

在图1中:所述的引流模块3数量为三个,垂直设置在第二格栅板1-4 上的凹槽1-5内,将泥水进料仓5分割为4个相互联通的小仓体,进一步扩大了渗水接触面,并利用独特的抗压构件在水仓内又构建了若干的行水通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承重渗滤模块1内各结构上的高度(厚度)在 3-30cm间,“长X宽”尺寸如下:所述的承重框架1-1由两块150cmX75cm 的金属结构框架组成,使用时拼合成尺寸150cmX150cm;所述的第一格栅板由两块150cmX75cm拼合成150cmX150cm;所述的挡泥透水渗滤层1-3 为150cmX150cm;所述的第二格栅板1-4的尺寸为120cmX120cm,设置在挡泥透水渗滤层1-3的上表面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二格栅板1-4上的凹槽1-5 的尺寸为90cmX6cm,便于引流模块3插入配合;所述的仓板2-1的尺寸为 200cmX120cm;所述的渗滤模块4尺寸为200cmX120cm;所述的引流模块 3为200cmX88cm,厚度为6cm。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场地情况和污泥的处理规模选择仓体长度、宽度的若干倍进行放大(高度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仓体仓板来实现),以满足不同场所和不同规模处理量的要求。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