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中的好氧生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374发布日期:2018-11-09 20:2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中的好氧生化系统。



背景技术:

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工艺中有好氧处理工艺,如好氧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式、推流式、氧化沟、SBR、ICEAS、CASS、DAT-IAT、UNITANK、MSBR、AB)和好氧生物膜法工艺(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BAF)。一般而言,好氧处理工艺都设有一个或多个好氧池,池内有好氧微生物。通过在好氧池内创造利于好氧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并使污水与好氧微生物充分接触,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为了有利于污水处理,好氧池内需要安装曝气、搅拌推流装置,其中,曝气装置维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以维持池体内好氧微生物的生长,搅拌推流装置可以使池体内好氧微生物、污泥与新鲜汇入的污水充分混合,并沿工艺要求的流向推进。

现有的好氧处理系统的不仅制造成本高,还存在曝气系统噪音大、易堵塞、处理效率低、耗能高的问题,而且,当曝气装置、搅拌推流部件发生故障时,需要停机并将池体放空后进行维修,维护保养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噪音小、处理效果好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中的好氧生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孵化管,生物孵化管包括管体,管体外设有管套,管套上设有若干透水孔,管套内填充有微生物材料,所述管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管和尾管,顶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负压射流段、喉管段和锥形扩散段,在负压射流段的顶部和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水口和进气口,尾管上设有多个与尾管贯通的射流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物材料为微生物菌剂、活性污泥或微生物凝胶团。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生物材料为微生物凝胶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物凝胶团是通过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将特选的微生物固定在天然高分子凝胶载体(琼脂、海藻酸钙等)和有机合成高分子凝胶载体(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ACAM等)上制备得到的,能够使微生物高度密集并保持生物活性,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快速、大量增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生物凝胶团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或市售的任何一种能够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微生物凝胶团。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套内设有远红外线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射流管设置为入水口大、出水口小的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射流管包括射流侧管和射流底管,射流侧管沿尾管侧部周向阵列排布,射流底管设在尾管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射流侧管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部分或全部射流侧管的出水口内设有前置切割器,前置切割器为多孔筛板或由细长薄片型金属丝缠绕而成的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部分或全部射流侧管的出水口向外连接有气液切割装置,气液切割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包括入水端和出水端,在入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筒体内间隔设置有多根切割杆,切割杆的外端固定在筒体上,切割杆的内端朝向筒体中心轴线设置,在切割杆的内端上设有切割头。

进一步地,该生物反应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尾管装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中的好氧生化系统,其特点是,包括以上任何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该系统还包括污水泵和好氧池,所述的好氧生物反应器设在好氧池内,所述污水泵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污水泵的进水管伸入好氧池内并靠近好氧池池底,污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负压射流段的进水口相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文丘里管的基础上结合尾管、生物孵化管构成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当污水混有污泥的泥水混合物以一定的速度流入负压射流段时,在进气口处产生局部真空,致使周围空气被吸入顶管内,随泥水混合物进入喉管段,在喉管段受到紊流掺混作用充分混合,污泥、污水与空气充分混合后流入扩散段,在扩散段中流速放缓,压力增强,形成强力喷射流,最终通过射流管喷出。本实用新型集合了曝气、生物增能、搅拌混流和推流功能,适用于污水好氧处理工艺段,使用方便,噪音小,处理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可以显著提高好氧处理的效率,同时,顶管、微生物孵化管和尾管通过螺栓连接,拆卸方便,易于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切割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切割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好氧生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参照图1-4,包括生物孵化管4,生物孵化管4包括管体42,管体42外设有管套41,管套41上设有若干透水孔411,管套41内填充有微生物材料,管体4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顶管5和尾管3,顶管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负压射流段51、喉管段53和锥形扩散段54,在负压射流段51的顶部和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水口511和进气口512,尾管3上设有多个与尾管3贯通的射流管。

实施例3,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微生物材料为微生物凝胶团43,微生物凝胶团43不仅可以提高微生物菌群密度,提升生物处理效率,还能够提高微生物菌群的抗冲击能力。

实施例4,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管套41内设有远红外线发生器(未画出);所述的远红外线发生器可以产生有益微生物生长的远红外光线,能够显著加快污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并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加快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分解速度,对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非常有效。

实施例5,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射流管设置为入水口大、出水口小的锥形结构,更有利于形成强喷射流,对好氧池9内的污泥和污水进行混流搅拌。

实施例6,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射流管包括射流侧管2和射流底管7,射流侧管2沿尾管3侧部周向阵列排布,射流底管7设在尾管3底部。

实施例7,实施例6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射流侧管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实施例8,实施例6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部分或全部射流侧管2的出水口内设有前置切割器(未画出),前置切割器为多孔筛板或由细长薄片型金属丝缠绕而成的滤网,有利于使生成的气泡更细小,分布更均匀。

实施例9,实施例6或8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中,所述的部分或全部射流侧管2的出水口向外连接有气液切割装置6,气液切割装置6包括筒体61,筒体61包括入水端64和出水端65,在入水端64和出水端65之间的筒体61内间隔设置有多根切割杆62,切割杆62的外端固定在筒体61上,切割杆62的内端朝向筒体61中心轴线设置,在切割杆62的内端上设有切割头63;所述的气液切割装置6与进入筒体61内的污水和气泡进行碰撞、切割,有利于产生更多、更细小的微米气泡,以增大氧传质效率。

实施例10,实施例1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中,该反应器还包括底座1,所述尾管3装在底座1上。

实施例11,一种污水处理中的好氧生化系统,包括实施例1-10任何一项所述的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该系统还包括污水泵8和好氧池9,所述的好氧生物反应器设在好氧池9内,所述污水泵8包括进水管82和出水管81,污水泵8的进水管82伸入好氧池9内并靠近好氧池9池底,污水泵8的出水管81与所述负压射流段51的进水口511相接,实现了污水在好氧池9、污水泵8、好氧生物反应器、好氧池9的循环,实现污水按工艺要求的方向流动,无须另外配置推流装置,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通过污水泵8将好氧池9内泥水混合物抽吸到所述顶管5,顶管5采用文丘里管结构。当污水混有污泥的泥水混合物通过负压射流段51时,在进气口512处产生负压,从而将周围空气从进气口512吸入,并随泥水混合物继续向下依次流经喉管段53、扩散段、生物孵化管4,最终通过尾管3上的射流口排出;在流经喉管段53时,受到紊流掺混作用使其中气体与污水、污泥充分混合,接着进入扩散段,流速放缓,压力增强,形成强力喷射流;混有微小气泡的泥水混合物从射流管喷出,对好氧池9内的污泥和污水进行混流搅拌,并在污水泵8的作用下不断循环流动,直至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水泵8的进水管82管口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好氧池9内部靠近池底,在平面方向上位于工艺流程中高效好氧生物反应器的下游位置,这样污水可以实现了工艺要求的流向。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生物孵化管4内填充适合不同污水处理需要的微生物凝胶团4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