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536发布日期:2018-10-19 21:2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中的反硝化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



背景技术:

从国内外污染治理的发展历程看,污水处理最初关注主要为COD消解,但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污水排放对氮、磷等的去除要求也在逐步严格起来。相比而言,磷可以利用化学沉淀方法脱除,而氮的降解则主要依靠生物处理法,这就要求污水处理工艺单元需加强考虑脱氮问题。

2002年以前我国城镇污水厂出水标准为二级排放标准,其中只有氨氮(NH3-N)指标要求,没有总氮指标要求,这种情况下,曝气生物处理过程可将NH3-N氧化为硝态氮,实现达标排放。

目前,对于污水中氮的去除国内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通常采用在常规二级处理后进行深度反硝化提标改造,本技术旨在重点突破农村等地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的深度反硝化提标技术,实施重点工程的提标改造,完成废水资源化利用程度。关于反硝化脱氮:利用反硝化细菌将水中硝酸盐氮还原成氨氮并进而将其去除的废水脱氮处理过程。反硝化细菌大量存在于污水中,反应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水中溶解氧应小于0.5mg/L。要求污水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质(可补充投加二次沉淀污泥、甲醇、醋酸等)。

传统的反硝化滤池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填料,污水连续经过反应器时,比表面积较大的填料因搅拌(好氧反应器为空气搅拌)在水中自由运动,并逐渐在其表面生长出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异氧和自养微生物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进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污染物、净化水的目的;因填料、水都是运动的,故气、水、固相之间的传质较好,填料上生物膜的活性较高,较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缓冲能力强。

但传统的生物填料如反硝化载体为粒状或块状结构,滤池长时间使用后,易形成沉积或堵塞滤池底部的布水管道,同时易造成滤池内反硝化载体的分布不均匀,使反硝化反应无法做到均匀化,影响反硝化效率与质量;传统的方式中,采用反洗工艺,及采用反洗泵将水反冲至滤池中清洗堵塞,但此做法设备相对复杂,同时需要人工定时操作,特别是对于农村污水处理因量不大且无人值守的情况,人力维护成本高,不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采用独特反硝化载体结构均匀堆积于待处理污水,既作为碳源又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最重要的是在不采用反洗设备的同时保证深度反硝化滤池不易形成淤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所述滤池本体包括污水进口、出水口、布水器、反硝化载体;所述污水进口与所述布水器连接;所述布水器上设有若干布水孔;所述布水孔上方置有若干所述反硝化载体;所述反硝化载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反硝化载体侧壁设有磨砂纹;反硝化细菌挂膜于所述反硝化载体侧壁上反应;滤池中水流通过所述反硝化载体中空结构;待处理污水从所述污水进口流至所述布水器布水后,经均匀堆积于待处理污水中的所述反硝化载体进行反硝化反应后从所述出水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载体由若干柱状体组成,柱状体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柱状体中间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反硝化载体由三个柱状体组成,三所述柱状体通过三角连接件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腔、第二腔;所述布水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底部;所述反硝化载体置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污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腔内进行反硝化反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腔连接所述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内还设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通过回流管连通至所述第一腔。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污水进口通过三通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进口的铅垂面上最低点高于所述出水口的铅垂面上最低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铅垂面上最低点高于所述出水口的铅垂面上最低点;所述污水进口的铅垂面上最低点高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铅垂面上最低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的底部还设有排污口;所述第二腔的底部还设有排污口。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泵的污泥回流比为3-10。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滤池本体包括污水进口、出水口、布水器、反硝化载体;污水进口与布水器连接;布水器上设有若干布水孔;布水孔上方置有若干反硝化载体;反硝化载体为中空结构;反硝化载体侧壁设有磨砂纹;反硝化细菌挂膜于反硝化载体侧壁上反应;滤池中水流通过反硝化载体中空结构;待处理污水从污水进口流至布水器布水后,经均匀堆积于待处理污水中的反硝化载体进行反硝化反应后从出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反硝化载体结构均匀堆积于待处理污水,既作为碳源又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最重要的是在不采用反洗设备的同时保证深度反硝化滤池不易形成淤堵。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免于人工维护或少人工维护,实用性强,便于农村污水处理推广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A-A;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反硝化载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滤池本体1、污水进口2、出水口3、回流管4、第一腔5、第二腔6、布水器7、回流泵8、第一连接管道9、反硝化载体10、通孔11、三角连接件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如图1-图3所示,包括滤池本体1;滤池本体1包括污水进口2、出水口3、布水器7、反硝化载体10;污水进口2与布水器7连接;布水器7上设有若干布水孔;布水孔上方置有若干反硝化载体10;反硝化载体10为中空结构;反硝化载体10侧壁设有磨砂纹;反硝化细菌挂膜于反硝化载体10侧壁上反应;滤池中水流通过反硝化载体10中空结构;滤池中反硝化载体10堆积均匀,水流可在载体中间通孔流动,无堵塞隐患;待处理污水从污水进口2流至布水器7布水后,经均匀堆积于待处理污水中的反硝化载体10进行反硝化反应后从出水口3排出。其中,反硝化载体10为由PBS可降解生物颗粒熔融后成型制成,表面磨砂结构,便于微生物附着,在农村生活污水管网中,因雨水与农药的综合作用,导致氮源过多,碳源相对较少,采用反硝化载体10即作为碳源,又作为供反硝化细菌附着的载体;一般的,反硝化载体10的中空结构的孔径为10mm-20mm,孔径过小容易形成堵塞,孔径过大容易降低材料比表面积,导致反硝化效率的降低;采用中空结构的反硝化载体10防止深度反硝化滤池底部形成淤堵,同时有效避免增加反洗设备,并保证反硝化效率,在无需人工维护或少人工维护的情况实现深度反硝化。更进一步地,增加内回流泵8,其中,污泥回流比为3-10,保持一定的水流冲击力,防止孔隙中污泥堆积较多而导致堵塞;水流增大后,反硝化所产生的氮气,可迅速从水体带走,无累计隐患,同时内回流具有一定的搅拌作用可提高脱氮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反硝化载体10由若干柱状体组成,柱状体之间相互连接,柱状体中间设有通孔11。如图4所示,反硝化载体10由三个柱状体组成,三柱状体通过三角连接件12相互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还包括第一腔5、第二腔6;布水器7安装于第一腔5底部;反硝化载体10置于第一腔5内;污水进口2连接第一腔5,第一腔5内进行反硝化反应;第一腔5与第二腔6通过第一连接管道9连通;第二腔6连接出水口3。其中,第一腔5用作反硝化反应腔;第二腔6用作回流进行二次深度反硝化,具体的,第二腔6内还设有回流泵8;回流泵8通过回流管4连通至第一腔5,如图3所示,回流管4与污水进口2通过三通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为防止污水倒灌,污水进口2的铅垂面上最低点高于出水口3的铅垂面上最低点。第一连接管道9的铅垂面上最低点高于出水口3的铅垂面上最低点;污水进口2的铅垂面上最低点高于第一连接管道9的铅垂面上最低点。

在一实施例中,为方便长时间使用后的清淤,第一腔5、第二腔6的底部还设有排污口。

特别地,反硝化载体侧壁设有磨砂纹,更利于微生物的挂膜,使膜形成时间更短,无需反洗,降低能耗、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缓释速率非常适合于分散式污水的脱氮处理需求,浓度从30-50mg/L减低至5mg/L以下,满足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最高要求,达到国家四类水标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反洗的深度反硝化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滤池本体包括污水进口、出水口、布水器、反硝化载体;污水进口与布水器连接;布水器上设有若干布水孔;布水孔上方置有若干反硝化载体;反硝化载体为中空结构;反硝化载体侧壁设有磨砂纹;反硝化细菌挂膜于反硝化载体侧壁上反应;滤池中水流通过反硝化载体中空结构;待处理污水从污水进口流至布水器布水后,经均匀堆积于待处理污水中的反硝化载体进行反硝化反应后从出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反硝化载体结构均匀堆积于待处理污水,既作为碳源又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最重要的是在不采用反洗设备的同时保证深度反硝化滤池不易形成淤堵。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免于人工维护或少人工维护,实用性强,便于农村污水处理推广应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