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振动膜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1356发布日期:2018-11-16 23:3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振动膜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产业迅速崛起,伴随而来的水污染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业界难题。与此同时,社会对于污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各种水污染处理技术中,膜工艺拥有占地面积小,为用户节省土地成本,处理出来的水质非常稳定,以及人工成本较低,仅仅是统法的1/10,三大优势占据着未来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舞台。目前国内外现有膜处理设备中,存在普遍的配件工装较多,工艺缺陷不断涌现的状况。

目前的工业污水中包含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生物污染严重,盐含量高。目前在我国已经应用的水的除盐工艺方法有化学除盐(即离子交换法》、顺分离技术、蒸馏法、正渗透法以及膜法和离子交换法结合的脱盐工艺等。其中离子交换法在处理高氧高盐高硬水时需消耗大量酸、碱于树脂再生过程中,且其排放液又会污染环境,故现在工程中腐法、蒸馏法的应用更加多见。目前国内外较成熟可然的方式是首先使用反渗透膜将盐含量浓缩至6-8万mg/L,然后进入后续的蒸发器进行蒸发结晶。由于反渗透膜本身固有的易结垢堵塞的性质,使得该工艺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腐使用寿命普遍较短、系统需频繁情洗维护,难以长时间稳定运行,产水效率也受到不良影响:为克服这些问题而开发的振动膜反渗透技术,又因其本身双向回转式的振动方式,使得设备材料等级要求极高,采购成本高昂,且能耗巨大。闪蒸技术因为不产生真正的沸腾,大大改善了蒸馏法的结垢现象,且一旦结垢发生,可以采取减少消水产重或增加热供给的方法来克服。但目前的多级闪蒸技术往往仍需要进水具有较商的温度,没有充分发挥闪蒸技术的优势,且闪蒸罐设计较粗放,实际蒸发表面积小,罐内气液相态复杂,部分区域随闪蒸过程温度迅速降低,均影响蒸发效果。正渗透法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由淡污水池、淡污水泵、过滤器、正渗透工业污水处理器、中水冷热交换器、中水罐、中水加热器、中水搅拌器、中水泵、中水真空风机,中水与浓污水冷热交换器、浓污水罐、浓污水加热器、浓污水搅拌器、浓污水泵、浓污水真空风机、浓污水沉淀池、浓污水多效闪蒸净化装置或者浓污水喷雾式多级闪蒸净化装置、二氧化碳储气罐、氨气储气罐和电脑控制仪组成。正渗透工业污水处理器结构如下:长方形泡沫塑料板盒外面包裹一层正渗透膜,然后用两个带外翻边的长方形泡沫塑料盖子把外面包裹着正渗透膜的长方形泡沫塑料板盒扣在中间,再用短螺丝穿过长方形泡沫塑料盖子外翻边上的孔将两个长方形泡沫塑料盖子固定在一起形成模块。但是由于废水成分复杂,往往难以去除全部污染物质。

由于污水中有害成分复杂,利用单一的处理单元难以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模式,所以将污水处理设备完善化成为了业界发展的课题。需要发展出一种产水量高、处理量大、处理污水领域广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制造了工业废水振动处理装置,应用于振动膜水处理工艺设备,占地面积适中,易于使用,产水量大,工业废水处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振动膜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温液储罐、预降温槽、洗液罐、中和处理槽、多个真空泵、管式膜过滤组件、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浓缩水池、振动膜过滤组件、清水池、管式膜过滤浓缩水出口;

进一步,工业废水输入管线与预降温槽相连,预降温槽具有液体喷淋管路,液体喷淋管路具有多个喷淋头,降温液储罐通过管线与预降温槽的液体喷淋管路相连,由于工业废水温度往往较高,过高的温度既会降低废水处理效率,也会伤害各个膜过滤组件,预降温槽通过喷淋降温液,如:水,将工业废水的温度降至合理范围内,降温后,工业废水的温度一般为50-70℃。

进一步,预降温槽具有出水口,通过管线与中和处理槽相连,洗液罐通过管线与中和处理槽相连,中和处理槽具有出水口,通过管线与管式膜过滤组件相连;

进一步,管式膜过滤组件的进水口位于组件底部,管式膜过滤组件的出水口位于组件顶部,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通过管线连接振动膜过滤组件的进水口,管式膜过滤组件具有管式膜过滤浓缩水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浓缩水池的进水口,振动膜过滤组件具有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清水池的进水口,振动膜过滤组件具有浓缩水口,通过管线连接浓缩水池的进水口;

进一步,预降温槽、中和处理槽、管式膜过滤组件的浓缩液出口、振动膜过滤组件的出水管线具有真空泵;

进一步,中和处理槽具有搅拌装置,实现洗液与废水的充分搅拌,便于反应完全。根据废水成分的不同,洗液罐中的洗液可以为酸性洗液或碱性洗液;

进一步,振动膜过滤组件包括壳体、过滤膜、连接装置,振动机构、振动电机,过滤膜通过连接装置与振动机构连接,振动电机固定在振动盘上,振动电机运转产生振动,振动振动盘,将振动传递到连接装置,产生共振;

进一步,浓缩水池连接外部闪蒸机构;闪蒸机构为本领域常见的闪蒸机构,包括闪蒸罐与换热设备,闪蒸罐与真空泵连接:闪蒸罐的进水口通过设有闪蒸进水阀的管道与浓水出水管道连通,连通点在反渗透浓水出水阀与浓缩水池之间:闪蒸罐的浓水出水口通过设有闪蒸浓水阀的管道与固液分离装置的入口连通,固液分离装置的液相出口通过管道与浓缩水池连通:闪蒸罐的气相出口通过设有冷凝装置的管道与结晶池连通;

进一步,振动电机为高频振动电机;

进一步,管式膜过滤组件包括承压外壳,所述承压外壳内设置有多根外压式膜管,所述承压外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压式膜管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外部设置有分离层,所述分离层采用多功能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透水膜。管式膜过滤组件的圆形筒体下部设置有预留口。在此不进行赘述,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可提供-0.09MPa至-0.098MPa之间的负压,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使得外压式膜管内部形成负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工业废水振动膜处理装置将预降温、中和反应、管式膜过滤组件与振动膜组件串联,形成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高效地实现了工业废水的过滤处理,通过降温系统,提高了过滤效率,也提高了装置寿命,通过管式膜过滤组件,形成了对污染物的强化过滤,振动膜过滤组件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与处理程度。

附图说明

图1工业废水振动膜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代表:1-降温液储罐,2-预降温槽,3-洗液罐,4-中和处理槽,5-真空泵,6-管式膜过滤组件,7-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8-浓缩水池,9-振动膜过滤组件,10-清水池,11-管式膜过滤浓缩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只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振动膜处理装置,包括:降温液储罐1、预降温槽2、洗液罐3、中和处理槽4、多个真空泵5、管式膜过滤组件6、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7、浓缩水池8、振动膜过滤组件9、清水池10、管式膜过滤浓缩水出口11,工业废水输入管线与预降温槽2相连,预降温槽2具有液体喷淋管路,液体喷淋管路具有多个喷淋头,降温液储罐1通过管线与预降温槽2的液体喷淋管路相连,预降温槽2具有出水口,通过管线与中和处理槽4相连,洗液罐3通过管线与中和处理槽4相连,中和处理槽4具有出水口,通过管线与管式膜过滤组件6相连,管式膜过滤组件6的进水口位于组件底部,管式膜过滤组件6的出水口位于组件顶部,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7,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7通过管线连接振动膜过滤组件9的进水口,管式膜过滤组件6具有管式膜过滤浓缩水出口11,通过管线连接浓缩水池8的进水口,振动膜过滤组件9具有出水口,通过管线连接清水池10的进水口,振动膜过滤组件9具有浓缩水口,通过管线连接浓缩水池8的进水口,预降温槽2、中和处理槽4、管式膜过滤组件6的浓缩液出口、振动膜过滤组件9的出水管线具有真空泵5。中和处理槽4具有搅拌装置。振动膜过滤组件9包括壳体、过滤膜、连接装置,振动机构、振动电机,过滤膜通过连接装置与振动机构连接,振动电机固定在振动盘上,振动电机运转产生振动,振动振动盘,将振动传递到连接装置,产生共振。浓缩水池8连接外部闪蒸机构。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7使得管式膜过滤组件6的膜管形成负压。

使用时,开启阀门,将工业废水引入预降温槽,工业废水流入预降温槽,与降温槽喷淋头喷淋出的降温液接触,进行预降温,温度降至50-70℃,降温后通过管路引入中和处理槽,与洗液进行接触,洗液罐中的洗液根据废水成分进行选择,可以为酸性洗液或碱性洗液,酸性洗液,为稀硫酸等,碱性洗液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等,除去工业废水中的简单及小分子杂质。之后,将反应后的工业废水通过管线引入管式膜过滤组件,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可提供-0.09MPa至-0.098MPa之间的负压,管式膜过滤负压设备使得外压式膜管内部形成负压,对废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后通过振动膜过滤组件,开启高频振动机构,进行振动,振动膜可以为常规膜,正渗透膜和反渗透膜皆可。过滤后将液体引入清水池,进行下一步利用,管式膜过滤组件和振动膜过滤组件的浓缩液进入浓缩液收集池,可以进行后续闪蒸步骤,过滤过程完成。振动膜过滤组件的运行压力为2-4MPa。当装置停运时,可以对膜组件进行清洗。

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的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且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产品各个部门和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可以以任意组合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因此,对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并非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以上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