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5738发布日期:2018-11-30 20:2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属于电路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孔是多层PCB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钻孔的费用通常占PCB制板费用的30%到40%。简单的说来,PCB上的每一个孔都可以称之为通孔。从作用上看,通孔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用作各层间的电气连接,这类孔成为导通孔;二是用作器件的固定或定位,这类孔称为非导通孔。电路板在开孔后,通孔周边及通孔内会残留碎屑,需要对通孔进行清洗,目前并无专门清洗通孔的装置,只是将整块电路板水洗,这样清洗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该清洗头通过转杆插入到通孔内,转杆来回旋转,通过海绵层对通孔内侧进行清洗,通孔周边则通过毛刷进行洗刷,清洗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其包括转动连接头、尖头和布液箱,所述转动连接头的下端通过转杆连接到所述尖头,所述布液箱套在所述转杆上,所述布液箱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上端连接清洗液进管,所述布液箱的下侧壁开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布液箱的下端连接毛刷,所述毛刷位于所述尖头的四周,所述尖头的外侧还连接一层海绵层。

所述毛刷位于所述海绵层的四周。

所述转动连接头连接到外部的控制装置。

外部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转动连接头进行180度来回旋转,进而通过所述转杆带动所述尖头、所述布液箱及所述毛刷进行180度来回旋转。

所述转杆和所述布液箱形成封闭的空腔结构。

所述布液箱内装有从所述清洗液进管流进的清洗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通过转杆插入到通孔内,转杆180度来回旋转,通过海绵层对通孔内侧进行清洗,通孔周边则通过毛刷进行洗刷,同时通入清洗液,清洗液从出液孔流出,清洗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的转杆底部设有尖头,便于插入到通孔内;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的转杆进行180度来回旋转,避免清洗液进管缠绕在转杆上,达到旋转清洗目的的同时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转动连接头,2为尖头,3为布液箱,4为转杆,5为清洗液进管,6为出液孔,7为毛刷,8为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电路板通孔残留清洗头,其包括转动连接头1、尖头2和布液箱3,转动连接头1的下端通过转杆4连接到尖头2,布液箱3套在转杆4上,布液箱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上端连接清洗液进管5,布液箱3的下侧壁开有多个出液孔6,布液箱3的下端连接毛刷7,毛刷7位于尖头2的四周,尖头2的外侧还连接一层海绵层8。

毛刷7位于海绵层8的四周。

转动连接头1连接到外部的控制装置。

外部的控制装置控制转动连接头1进行180度来回旋转,进而通过转杆4带动尖头2、布液箱3及毛刷7进行180度来回旋转。

转杆4和布液箱3形成封闭的空腔结构。

布液箱3内装有从清洗液进管5流进的清洗液。

使用时转杆4插入到待清洗的通孔内,转杆4进行180度来回旋转,通过海绵层8对通孔内侧进行清洗,通孔周边则通过毛刷7进行洗刷,同时通入清洗液,清洗液从出液孔6流出,清洗效果好;转杆进行180度来回旋转,避免清洗液进管缠绕在转杆上,达到旋转清洗目的的同时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