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BR膜处理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801发布日期:2019-11-12 22:40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MBR膜处理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基于MBR膜处理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MBR膜处理技术作为目前水处理技术较为先进的处理工艺,已逐步应用于各种水体深度处理中,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但在某些专业水体处理中,由于市场推广、技术等原因前期并未得到很好的推广,但近几年随着该项技术的大力推广和技术条件不断成熟,也逐渐得到了较大的推广应用,亦得到了良好的市场评价。同时,由于医疗废水中致病源微生物的数量、种类、致病性等的特殊性,因此,消毒环节在医疗废水处理过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使用传统的含氯消毒方式,其使用时间已长达200余年的应用使污水中病原微生物产生了极强的耐药性,故已无法满足新环保法对废水处理的要求。

此外,医院污水含有各种病原体,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痢疾和其他流行病菌等,如果不经过消毒处理,任其排入城市地下道或环境水体,就会严重污染水源,传播疾病,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因此,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必须对出水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MBR膜处理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MBR膜处理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化粪池、格栅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MBR膜池、清水池以及消毒池,所述化粪池的输入口与进水管道相连接,化粪池的输出口通过格栅渠与调节池的输入口相连接,调节池的输出口与水解酸化池的输入口相连接,水解酸化池的输出口与好氧池的输入口相连接,好氧池的输出口与的MBR膜池输入口相连接,MBR膜池的输出口与的清水池输入口相连接,清水池的输出口与的消毒池输入口相连接,消毒池的输出口与出水管道相连接;所述MBR膜池的输出口还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水解酸化池的输入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MBR膜池的输出口还与污泥池的输入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泥池的输出口与化粪池的输入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MBR膜池与清水池之间设置有反冲洗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效果远好于各种沉淀池;出水水质好,可以直接回用;将二级处理与深度处理合并为一个工艺;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

(2)由于MBR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将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应器内;将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完全分开,使运行控制更加灵活;

(3)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耐冲击负荷;

(4)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污泥龄的条件下运行,产泥量少;

(5)由于采用膜法进行固液分离,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极大地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同时不必担心产生污泥膨胀的问题;

(6)由于污泥龄长,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菌的截留、生长和繁殖,系统硝化作用得以加强,通过运行方式的适当调整亦可具有脱氮和除磷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化粪池,4、格栅渠,5、调节池,6、水解酸化池,7、好氧池,8、MBR膜池,9、清水池,10、消毒池,11、污泥池,12、反冲洗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MBR膜处理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道1、出水管道2、化粪池3、格栅渠4、调节池5、水解酸化池6、好氧池7、MBR膜池8、清水池9以及消毒池10,所述化粪池3的输入口与进水管道1相连接,化粪池3的输出口通过格栅渠4与调节池5的输入口相连接,调节池5的输出口与水解酸化池6的输入口相连接,水解酸化池6的输出口与好氧池7的输入口相连接,好氧池7的输出口与的MBR膜池8输入口相连接,MBR膜池8的输出口与的清水池9输入口相连接,清水池9的输出口与的消毒池10输入口相连接,消毒池10的输出口与出水管道2相连接;所述MBR膜池8的输出口还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水解酸化池6的输入口相连接。

所述MBR膜池8的输出口还与污泥池11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污泥池11的输出口与化粪池3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MBR膜池8与清水池9之间设置有反冲洗过滤器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医疗污水首先进入化粪池3沉淀发酵,然后经格栅渠4拦截较大颗粒的漂浮物/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5;在调节池5内,调节污水的水质水量,再用提升泵将污水恒量、持续不断地提入水解酸化池6内;在水解酸化池6内,一方面,水解酸化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厌氧代谢活动,可将一些高分子有机污染物开环断链,改善其生化特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另一方面,反硝化细菌对自接触氧化池回流的硝化液进行反硝化反应,将污水中的NO2中的N元素或NO3中的N元素转化为N2,从而实现对氨氮的去除。

水解酸化池6出水自流进入好氧池7内,在好氧池7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好氧菌的新陈代谢作用下,被充分的分解去除,同时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将污水中的NH3中的N元素转化为NO2中的N元素或NO3中的N元素,部分硝化液回流至水解酸化池6进行反硝化反应;好氧池7出水在MBR膜池8中进行泥水分离,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6,以维持生物降解所必需的污泥浓度,另一部分污泥(剩余污泥)定期排入化粪池后外运处理。经MBR膜过滤的水,经过清水池短暂停留后进入消毒池,投放单过硫酸氢钾消毒粉进行消毒、达标后出水排放。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对污泥进行合理地处理、处置。由于MBR工艺污泥产量较小(只有传统处理工艺的1/20),采用以往处置方式成本较高,故将剩余污泥排入化粪池进行消化处理后定期外运处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