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9067发布日期:2019-01-25 17: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稳定塘(2)以及护坡本体(3),所述沉淀池(1)用于连通上游排水处;

所述护坡本体(3)围设于所述稳定塘(2)四周,以形成所述稳定塘(2)的岸坡;所述护坡本体(3)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的顶部与所述沉淀池(1)连通,所述流通通道的底部与所述稳定塘(2)连通;且所述流通通道内填充有缺氧净化填料(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本体(3)的内侧还设置有与所述稳定塘(2)连通的回流入口(31);所述护坡本体(3)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回流入口(31)相对应的回流出口(32),用于连通稳定塘排水管(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本体(3)包括形成多层管道的螺旋状管路,所述螺旋状管路环绕所述稳定塘(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管路的底层管道的下端口形成出水口(33),所述出水口(33)与所述稳定塘(2)相连通,且所述出水口(33)的水流方向相切于所述下端口的管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管路的顶层管道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通所述沉淀池(1)的进水口(34),所述进水口(34)沿管道的外周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通过沉淀池排水管(11)与所述进水口(34)连通,且所述进水口(34)处设置有景观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管路经过防渗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本体(3)形成的岸坡直径自上至下逐渐缩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塘(2)内设置有模块化植物(2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自循环稳定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净化填料(35)为火山岩、陶粒、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和/或,

所述稳定塘(2)的底部铺设有砾石和/或卵石。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